• 春秋亭藏砚集(全两册)现货
  • 春秋亭藏砚集(全两册)现货
  • 春秋亭藏砚集(全两册)现货
  • 春秋亭藏砚集(全两册)现货
  • 春秋亭藏砚集(全两册)现货
  • 春秋亭藏砚集(全两册)现货
  • 春秋亭藏砚集(全两册)现货
  • 春秋亭藏砚集(全两册)现货
  • 春秋亭藏砚集(全两册)现货
  • 春秋亭藏砚集(全两册)现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春秋亭藏砚集(全两册)现货

会心不远·春秋亭藏砚展,展出的九十九方铭文砚系嘉兴藏家“春秋亭主人”俞星伟从他的个人藏砚中精选而来,均为明清两代文人名家带铭刻用砚,材质比较丰富,内容十分精彩。并出版展览图录《春秋亭藏砚集》。

880 8.1折 1080 全新

库存8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俞星伟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ISBN9787550831438

出版时间2020-10

版次1

印刷时间2020-10

印次1

装帧精装

开本8开

页数672页

定价1080元

上书时间2020-11-14

杭州南山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砚,作为古代文人书斋的必备首器,承载了“著书立学、经世功名”的实际功用和心理期许,尤其是历代文人名家参与书写镌刻铭文内容的古砚,既蕴含了作者寄志寓兴的内容,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的间接见证。
此次展出的九十九方铭文砚系嘉兴藏家“春秋亭主人”俞星伟从他的个人藏砚中精选而来,均为明清两代文人名家带铭刻用砚,材质比较丰富,内容十分精彩。并出版展览图录《春秋亭藏砚集》。

由西泠印社出版的《春秋亭藏砚集》分上下两卷,一为《会心处》,一为《不远矣》,书中的九十九方铭文砚,是春秋亭主人历经十余年辗转所得的数百方砚台中铭心之选。
“无砚不文人”,宋代苏易简《砚谱》云:“谱言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收索,可与终身俱者,唯砚而已。”意思是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中,前三项都属于消耗品,唯有砚常置案头最为隽永,足耐人摩挲玩赏。宋唐庚《古砚铭序》:“砚与笔墨出处相近,独寿夭不相近也。笔之寿以日计,墨之寿以月记,砚之寿以世计。”于是砚台成了承载文人情怀的文房首器,他们奉砚为田,以笔代耕,染翰挥毫,百世相传。其中更有爱砚成癖,倾倒成痴者,赫赫有名的就有苏东坡、米芾等。历朝历代不仅藏砚玩砚者众,给砚台写铭作赋亦蔚为风尚。褚遂良“润以德,式以方”的砚铭几乎成了后人铭砚借鉴的永恒主题。

《苏东坡文集》有砚铭十五篇,砚诗十一首,未收录者尚难以探究,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当属“我生无田食破砚”,足见其爱砚之深。世人皆言,“文人砚发端于宋,兴于明清。明代陈继儒《妮古录》中谓:“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至清一代,爱砚之风更甚。乾隆皇帝好砚,其御用砚多亲题砚铭,还将内府所藏,编为《西清砚谱》,堪称砚台鉴藏著录中的《石渠宝笈》。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平生癖好收藏砚石,据说最多时达千余方,且又择其佳品镌刻铭跋,将题署的心爱之砚加以收集,著成《砚史》四卷。清人汪心农得一方好砚,专门为之筑庐,名“试砚斋”。书法家金农更有意思,有人劝他积钱购田致富,他却拒之,并曰:“予平昔无他嗜好,唯与砚为友”。他背着祖传的砚台,游食四方,笔耕墨耨,以卖字画所得之钱搜购名砚。当他攒得一百零二方佳砚时,自谓“百二砚田富翁”。他著有《冬心斋砚铭》一卷,为砚台作铭九十五首之多。
访砚、藏砚、赏砚已成为文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代沈石友蓄砚一百五十八方,这些砚铭均为吴昌硕篆,赵石刻,后汇编成《沈氏砚林》,他说“古人所谓性命可轻,至宝是保”。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被誉为“海内藏砚第一人”,所藏编为《归云楼砚谱》。其弟徐世章也有同好,自称“闲人以砚为忙事”:其著《藏砚手记》写道:“吾人收集古人之砚,不独以砚材之美,刻工之细,而在充分表现其人之心灵、意境、节操、哲理、情绪、诗意、形之于砚”。可见砚是文人用意最多,用情最深的铭心之物,砚因文人的介入,使之成为艺术品格与生活形态的象征,再细微的思绪,只要与砚交集,就会焕发出别样情趣来。

启功先生曾有一方特别喜爱的康熙古砚,砚铭曰:“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先生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坚净居”,自号“坚净翁”,可见砚品之“坚”“净”二字得到其高度认同。1978年,启功先生得到一方淄砚,喜之铭曰:“锋发墨,不伤笔,箧中砚,此第一。得宝年,六十七,一片石,几两屐。粗砚贫交,艰难所共,当欲黑时识其用。”后见砚的右侧有一裂纹,甚惜,逢肇庆端砚厂黄东荣厂长来访,愿以此砚换一端砚,先生婉拒,说您帮我粘粘就行。砚台粘好,先生又挥毫:“破砚重粘,依然全瓦,磨墨而书,吾神来也。”若以实用观之,砚距离我们今天的生活,已不可避免地渐行渐远。

然而千百年来,人们已将砚石之天然与文人之性灵逐渐融合成趣,不但使砚有别于其他文房用具的单纯工艺品属性,更让砚拥有了自己集书法,篆刻,绘画,雕塑,材质,诗文为一体的文化内涵。文心未泯,砚痴尚存。嘉禾春秋亭主人俞星伟兄致力集藏铭文砚有年,其自云:“唐以前砚多无铭,固以气韵胜矣。晚唐至北宋,砚制臻于鼎盛,南渡后便已气弱,不足道哉!余尝私谓:宋以前之艺术为神而作,故重于精神。宋以后之艺术为人而作,故悦于工艺。因说宋亡后并无艺术可言,充其量但存人文情趣而已。余取砚非不重古而爱明清,奈吾邦无此出土资源,余玩砚又晚,不欲步人后尘,乃特另辟蹊径、弃短扬长,专此明清铭文一项,自得怡乐尔。”一晃十余年,庚子秋,《春秋亭藏砚集》终于付梓发行,让众人暨《竹深处》个展之后又一次看到了这位年轻的资深收藏家独到的眼光。
是书填补了古铭文砚书籍的空白,他在《会心处》的序中写道,“昔人谓‘砚贵有铭’。诚然。其无铭者,质不过石,用无非器。”有了铭文,有了这块砚台前世今生的历代主人、藏家加诸其上的来历、故事、情感,一块砚台才真正焕发出一种超越了本身实体与现实空间的精神意趣。因此本书亦不满足于一般砚谱仅以图胜的常规做法,而是撰文将藏砚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像极了前人笔记,涉笔成趣,令人解颐。他曾说:“我讨厌人云亦云,前人的观点,我一定要自己领会一遍,有自己的见解很重要。”明人张岱说:“人无癖,不与可交,以其无深情也。”嘉兴自古物阜民丰,人文鼎盛,收藏界更是卧虎藏龙,名家辈出。远有项子京,李日华、张廷济,近有钱镜塘、钱君匋……地灵人杰,薪火不灭。如今欣逢盛世,古董艺术品收藏大热,然此道清浊交错,讳莫如深,新人往往不得其门而入。春秋亭主人作为享誉业内的行家早年就曾作私人古玩笔记《故泥斋杂缀》将鉴古心得,收藏故事嘉惠士林,洛阳纸贵。如今又以“砚”为线索,探寻其中蕴藏的文人心迹。 

此次出版的《春秋亭藏砚集》分上下两卷,一为《会心处》,一为《不远矣》,书中的九十九方铭文砚,是其历经十余年辗转所得的数百方砚台中铭心之选。阮元注《曾子十篇》砚、陈抱之唐经幢残石写经砚、“凌曙珍藏”校书砚、听云主人绿石写生砚、竹虚斋诗砚、钱叔盖铭“小梅花庵书画研”、玉遮山樵行箧砚、杜文澜著书砚、蒋元龙铭张松孙写金经百部之砚……光看这些砚名,就仿若古时情景浮现眼前……铭文砚精彩,作者的叙述同样引人入胜。即便只看文稿,也已令人神往那个砚中的世界。
在《春秋亭藏砚集》中,他从各个角度,从几十年的收藏经验出发讲述了自己如何收藏铭文砚的种种经历。即使此前一砚未藏过,一铭未读过,都能在此书中收获一个真正藏家的宝贵经验,甚至那些隐藏在砚中的高尚志趣,知己情谊,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注:本书为预售,发货时间预期为11月23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