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10大禁书 贞洁的厄运 亚玛街 一册品新包快递
  • 世界10大禁书 贞洁的厄运 亚玛街 一册品新包快递
  • 世界10大禁书 贞洁的厄运 亚玛街 一册品新包快递
  • 世界10大禁书 贞洁的厄运 亚玛街 一册品新包快递
  • 世界10大禁书 贞洁的厄运 亚玛街 一册品新包快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世界10大禁书 贞洁的厄运 亚玛街 一册品新包快递

40 九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 萨德,俄 亚历山大库普林 原著;赵丞 译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8713381

出版时间2003-09

印刷时间2003-09

装帧平装

页数590页

上书时间2016-04-0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萨德侯爵,全名当拿迪安·阿尔风斯·法兰高斯·迪·萨德 (Donatien Alphonse François,Marquis de Sade, 1740年6月2日出生于巴黎,1814年12月2日逝世于巴黎附近) 是一位法国贵族和一系列色情和哲学书籍的作者。 尤其由于他所描写的色情幻想和他所导致的社会丑闻而出名,成名作为《索多玛的一百二十天》(又译《放纵学校》),后被改编为电影《索多玛的120天》。
       萨德出生于一个古老的、败落的法国南部的贵族家庭。通过他的母亲得知他是法国王室的波旁王朝的一个远亲。萨德的母亲是孔代王妃的高级女侍,他本人即出生于孔代亲王在巴黎的宫殿里。在这里他也度过了他的幼年。他的童年部分是在巴黎,部分是在普罗旺斯度过的。从10岁到14岁他在巴黎的路易大帝学校(Collège Louis-le-Grand)上学,此后他进入了一个只有高级贵族才进得去的军官学校。15岁时他成为候补军官。16岁时他参加了七年战争并多次被提升。为了改进他的经济状况,萨德侯爵于1763年与瑞内·佩拉吉·德·孟特瑞尔(Renée Pélagie deMontreuil)结婚,孟特瑞尔出生于一个不十分高贵,但非常富有的贵族家庭。两人可能有三个孩子。1764年萨德的父亲死后,他继承了他父亲的与瑞士交界的三个省的荣誉总督的职务。萨德婚后所获得的财富使得他可以开始他丑闻昭著的生活,他的生活远远跳出了当时法国贵族的放荡主义所容许的范围。据闻他多次虐待非常年轻的妓女和他家里的男女佣人,后来与他的妻子一起虐待家里的佣人。
       1784年萨德越狱未遂后被关押到巴士底狱,他在这里被关押了五年半。这段时间里是萨德写作上最有成就的时间。他在巴士底狱内可以随便借书、买书和读书。由于他的作品从哲学和习俗上都非常与世俗格格不入,因此他多偷偷地写。为了节约纸张不被别人发现他写的字非常小。1801年拿破仑上台后萨德因为写了《于斯丁娜》和《于丽埃特》未经审判被关押。1803年他被称疯狂再次被关入疯人院。在那里人们对他不错。他可以写任何他想写的东西。他在这里写了他的自传式小说《香阁侯爵》(La Marquise de Gange,1813年印刷)、《萨克森王妃布伦瑞克的阿德莱德》(Adéla de de Brunswick, princesse de Saxe,1812年印刷)和《巴伐利亚的伊莎贝拉秘史》(Histoire secrète d'Isabelle de Bavière,1813年印刷)。
       1791年萨德发表了《喻美德的不幸》,这是他同年发表的《瑞斯丁娜》的一个早期的版本。在这本书里他描写了虽然所有不幸依然相信美德的瑞斯丁娜的生活。1796年他又补充了《于丽埃特》,于丽埃特是瑞斯丁娜的妹妹,是一个妓女和罪犯,她生活放荡不羁却很幸福。1797年两本书被重新加工后匿名发表。这个新版本共10卷,4000页,里面有上百铜板雕刻的插图,其名字是《新的瑞斯丁娜和于丽埃特的故事》(又名《贞洁的厄运》,即本书)。
       萨德作品中的色情部分写得非常细腻,非常有幻想力,但许多性行为也很难想象可以做得到。萨德尤其喜欢描写与暴力和疼痛相连的行为,即“萨德主义”的内涵。萨德的哲学立场是无神论的、唯物主义的和道德相对论的。他坚信不论多么不道德的行为在世界上肯定有什么地方会被自然容忍或甚至被赞成。可以想象的是萨德的文章始终受到检察和封禁的威胁。比如1963年德国将他的《闺房哲学》列入“威胁青少年的作品”中(但后来又取消了)。
       到19世纪中为止人们避免提起萨德。波德莱尔是第一个重新发现他的人,同时性学家开始使用他的书作为学术研究的内容。他的书被重新发表。20世纪里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尤其吉龙·阿波里奈尔,非常多地引用他的文章。马克斯·霍克海默和西奥多·阿多诺在他们的著作中也尖刻地对待了萨德的作品和哲学思想。波伏娃和其他存在主义作家则从存在主义和从历史观点上来看待萨德的极端自由主义哲学。由于他的作品中有大量性虐待情节,被认为是变态文学的创始者;后来的学者把主动的虐待症,也就是喜欢虐待别人,命名为萨德现象(Sadism),即施虐症。将同已形同被虐心理著称的奥地利作家马索克(Masoch)命名为马索克现象(Masochism),萨德现象(Sadism)与马索克现象(Masochism)合称为sadomasochism,简称为SM,中文即指性虐待症,李银河博士称之为虐恋。
       俄罗斯作家库普林,1870年8月26日出生在奔萨省纳罗夫恰特市,1938年8月25日卒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2岁丧父,在孤儿院长大。1890年毕业于亚历山大军事学院,在军队服役4年后退伍。从此主要以写作为生。因不理解十月革命,1919年携家流亡国外,大部分时间侨居巴黎。1937年病重回国。创作以小说为主。早期中短篇小说《莫洛赫》、《奥列霞》、《火转变》等,有的暴露工厂主对工人的血腥剥削,有的讴歌纯洁少女的爱情悲剧,有的反映军旅生活。1905年发表长篇小说《决斗》,以尖锐的冲突表现沙俄军队的野蛮和腐败,是其代表作。此后的作品,以短篇小说《石榴石手镯》和长篇小说《火坑》(又名《亚玛街》,即本书)较有名。前者写小职员的爱情悲剧,格调哀婉,富有诗意;后者以愤怒的笔触着力描写妓女的悲惨生活。流亡国外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士官生》取材于青年时代亲身经历的军校生活,有浓重的感伤情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