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域游历丛书(全十五册)
  • 西域游历丛书(全十五册)
  • 西域游历丛书(全十五册)
  • 西域游历丛书(全十五册)
  • 西域游历丛书(全十五册)
  • 西域游历丛书(全十五册)
  • 西域游历丛书(全十五册)
  • 西域游历丛书(全十五册)
  • 西域游历丛书(全十五册)
  • 西域游历丛书(全十五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域游历丛书(全十五册)

第七册有折痕破损第一册没有塑封

300 3.7折 813 八五品

库存2件

广东佛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奥雷尔·斯坦因 著;方晶、孙莉、肖小勇、刘文锁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其他

货号

上书时间2024-11-02

忠誉旧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英]奥雷尔·斯坦因 著;方晶、孙莉、肖小勇、刘文锁 译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6
  • 版次 1
  • ISBN 9787559827111
  • 定价 813.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1页
  • 字数 150千字
【内容简介】

1900―1901 年、1906―1908 年、1913―1916 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行探险考古,并先后出版了这三次探险考古报告:《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这三部著作是斯坦因的代表作,较全面地记述了我国新疆汉唐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以及敦煌石窟宝藏与千佛洞佛教艺术,揭开了该地区古代文明面貌和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的神秘面纱。西域游历丛书集斯坦因这三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古资料于一体,对上述考古报告进行整合修订,使大众能更便捷了解其中的经过和成果。

 


 

丛书共15册。第一册《从克什米尔到喀什噶尔》出自《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1900 年 5 月,斯坦因从克什米尔出发,穿越帕米尔前往喀什噶尔,探察古道,考察遗迹,对史料中的大勃律、小勃律、羯师、羯盘陀等做了故址与历史记载考证。

 


 

第二册《和田绿洲》出自《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和田绿洲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孕育了丰富多姿的文化宗教艺术,斯坦因发掘和收集到的各式各样文物,成了古代和田绿洲发展演进的历史标本。

 


 

第三册《尼雅遗址与安迪尔遗址》出自《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1901 年上半年,斯坦因首次发掘尼雅遗址与安迪尔遗址,获得了大量的衣文、汉文、婆罗米文文书,并结合出土文物释读这些文书蕴藏的历史秘密。

 


 

第四册《重返和田绿洲》出自《西域考古图记》:1906 年 8 月,斯坦因再次来到和田,寻找到了先前从未涉足的一系列古遗址,发掘和收集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于阗故址的神秘面纱被一一揭开。

 


 

第五册《踏勘尼雅遗址》出自《西域考古图记》:1906 年 10 月,斯坦因在尼雅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古代生活用品和办公用品,意外发掘到了衣文文书,证实了尼雅遗址就是精绝古国,探讨了精绝古国消亡的可能与原因。

 


 

第六册《路经楼兰》出自《西域考古图记》:1906 年 12 月,斯坦因来到楼兰遗址,逐一调查和编号楼兰遗址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木雕、陶片、纺织品、古钱币等各种器物,结合出土的大量文书和文献考证了楼兰的兴废。

 


 

第七册《从罗布沙漠到敦煌》出自《西域考古图记》:1907 年 2 月,斯坦因穿过罗布沙漠向东行,沿途考察了将塔里木盆地与疏勒河分隔开来的罗布荒漠自然地理状况以及汉代长城最西段遗迹,再现中国最早开通与中亚相连的楼兰道历史面貌。

 


 

第八册《发现藏经洞》出自《西域考古图记》:因地震发现莫高窟藏经洞后,其价值一直不为外界所知。1907 年 5 月,斯坦因利用各种手段,骗取了王道士的信任,骗走了藏经洞里 1 万多卷经书写本,500多幅绘画,230 多捆手稿。

 


 

第九册《穿越塔克拉玛干》出自《西域考古图记》:1908 年 9 月底,斯坦因带着他的助手以及满载文物的驼队,沿着玄奘曾经走过的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越雪山,结束了第二次中国西部探险回到英国伦敦。

 


 

第十册《再探喀什噶尔与和田古遗址》出自《亚洲腹地考古图记》:1913年7月31日,斯坦因从克什米尔起程,开启了第三次中亚探险旅程。与前两次不同,斯坦因此次探险的首要目标,是对尼雅遗址、瓦石峡遗址、米兰遗址等进行补充性考古发掘。

 


 

第十一册《重返楼兰》出自《亚洲腹地考古图记》:1914年2月,斯坦因再次来到楼兰,全面调查发掘楼兰古遗址、古墓葬。特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墓葬形制与随葬品,揭示了楼兰古代居民的生活状况与丝路文化交流多元传播的历史面貌。

 


 

第十二册《踏勘河西走廊古遗址》出自《亚洲腹地考古图记》:1914年4月,斯坦因对疏勒河以北的汉长城进行了详细考察。绵延深入罗布沙漠的汉代西部长城是连接河西走廊与西域的纽带,是汉代经营西域强大武备与深厚经济文化实力的见证。

 


 

第十三册《寻访天山古遗址》出自《亚洲腹地考古图记》:1914年10月,斯坦因探察高昌古国遗址,发掘吐峪沟遗址、木头沟遗址和阿斯塔那古墓葬。多彩的丝路文化,尤其是中原风格的随葬品反映了天山广大地区汉唐以来与中原文明的血脉关系。

 


 

第十四册《塔里木古遗址与古道》出自《亚洲腹地考古图记》:1915年3月,斯坦因调查和发掘营盘遗址。营盘是汉代屯兵驿站,扼守丝绸之路中道,保护商旅往来。在营盘遗址,斯坦因结合考古物证,证实了轮台是汉代西域都护的治所。

 


 

第十五册《中亚古道与古遗址》出自《亚洲腹地考古图记》:1915年9月,斯坦因再次来到喷赤河,考察瓦罕古遗址,经过舒格楠谷地、波斯―阿富汗边境,进入赫尔曼德盆地,重点发掘了科赫伊瓦贾遗址和扎黑丹遗址。1916年2月,斯坦因从锡斯坦取道印度回到伦敦,结束了第三次中亚探险考古工作。

 


【作者简介】

奥雷尔·斯坦因(1862―1943),英国人,原籍匈牙利,20世纪上半叶享誉世界的考古探险家和东方学者。在英国和印度政府的支持下,先后三次到中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行考古探险。根据其考古探险经过及成果,先后撰写出版了《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等。

 


 

巫新华,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内陆亚洲考古。主持翻译《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等。秦立彦,出版译著《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等。

 


【目录】


章  从克什米尔到帕米尔

节  吉尔吉特路和克什甘加河谷

第二节  唐代和吉尔吉特的历史关系

第三节  唐代对吉尔吉特和通向克什米尔道路的控制

第四节  吉尔吉特和罕萨的古遗迹

第二章  萨里库勒和到的道路

节  萨里库勒的地理位置和人种分布

第二节  唐代记载中的萨里库勒

第三节  萨里库勒的历史遗址

第四节  从萨里库勒到

第三章  关于的历史记载

节  的旧称

第二节  汉代的

第三节  唐代的新疆地区

第四节  唐代关于的记载

第四章  的古代遗迹及莎车和叶城绿洲

节  库尔干梯木和克孜勒德拜的佛塔

第二节  汗奥依附近的遗迹

第三节  叶尔羌(莎车)绿洲和城市

第四节  文献记载中的叶城

第五章  叶城至和田之路:古代地形和遗迹

节  沿着沙漠到和田

第二节  皮山绿洲

第三节  喀克夏勒的塔提

第四节  墨吉的古代遗存

第五节  从墨吉到和田绿洲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