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五品 泉州方音教程
  • 八五品 泉州方音教程
  • 八五品 泉州方音教程
  • 八五品 泉州方音教程
  • 八五品 泉州方音教程
  • 八五品 泉州方音教程
  • 八五品 泉州方音教程
  • 八五品 泉州方音教程
  • 八五品 泉州方音教程
  • 八五品 泉州方音教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八五品 泉州方音教程

25 7.1折 35 八五品

仅1件

福建泉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丽敏 著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D-1

上书时间2023-12-08

三三小站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无字迹画线笔迹,封面轻微油渍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丽敏 著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1526149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6页
  • 字数 300千字
  • 丛书 中国泉州南音系列教程
【内容简介】
编写《泉州方音教程》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我对泉州方音研究感兴趣,始于1992年参加“泉州方言研究分”第四届研术研讨会活动。之后,多次参加国际闽方言学术研讨会,聆听海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对方言的学术讨论,受益良多。在编写教材时,努力探索适合大学南音教学需要的泉州方言的教材结构形式和相关内容。本教材广泛地借鉴、引用古今关于方言研究的理论成果,参阅有关专家学者对朱州方言文化研究的学术论著,编纂成书。
本教材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泉州方言的形成、发展与传播;第二章分析泉州方音的声、韵、调;第三章比较泉州音与各地乡腔的差别;第四章专题说明泉州方言的文白异读;第五章阐释南音、南戏文本中所见方言俗字及其与古汉语的关系。全书整体结构合理,教学重点突出,适合南音专业学生使用。
【目录】
总序

前言
题词
注音、文白读符号及注释例证说明
泉州南音概述
第一章泉州方言概述
引言
第一节泉州方言的历史形成
一、泉州方言的渊源
二、泉州方言的构成
第二节泉州方言的传播
一、泉州方言的流布
二、泉州方言的分布

第二章泉州方言声、韵、调
第一节声母
第二节韵母
一、单韵母
二、复韵母
三、鼻音韵母
四、鼻化韵母
五、入声韵母
第三节声调
第四节叫字
一、语音规律
二、泉腔的叫字(咬字)
第五节方音例题
一、唐诗《锦瑟》
二、唐诗《枫桥夜泊》
三、诗白《陈三五娘·睇灯》
四、诗白《吕蒙正·打赶》
五、诗白《郭华·买胭脂》
六、南音《短滚·夫为功名》
七、南音《短滚·鱼沉雁杳》

第三章泉州音与各地乡腔的差异
第一节泉州音与厦门音的差异
一、单韵母的差异
二、朝韵的几种不同读法
三、声调和文白读的差异
四、词汇的差别
第二节泉州音在各县的大同小异
一、晋江腔的差异
二、惠安腔的差异
三、永春腔的差异

第四章文白异读
第一节泉州音的文白读
一、文读、白读
二、文白读形成的原因
三、文白读的数量
四、文白读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文白读的一般规律
一、文读音的运用
二、白读音的运用

第五章方言俗字与古汉语遗存
第一节南音、南戏、泉州方音
第二节方言词语和方言俗字
第三节古汉语留存与特殊音读
一、“照古音”的留存
二、古汉语词的留存
三、特殊音读
附录一:南音唱词、南戏戏文选读(练习)
南音唱词选读
一、《锦板·特来报》
二、《中滚十三腔·山险峻》
三、《中滚·把鼓乐》
四、《锦板·告大人》
五、《锦板·远望乡里》
六、《中滚·百鸟图》
南戏戏文选读
一、《荔镜记·花园游赏》
二、《吕蒙正·千金叹》片断
三、《吕蒙正·打赶》对自
四、《陈三·大闷》
五、《朱弁别公主》
附录二:相关论文
宋元南戏中的泉州学--《朱文走鬼》:多学科的总核
泉州传统戏曲的文化积淀
泉州明清戏曲方言考释百篇选
浅议梨园戏念白的文白读
初议声调的变读和“阳上”调在梨园戏的运用
词汇的主要特点
附录三:国际音标与泉州拼音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无字迹画线笔迹,封面轻微油渍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