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第二版)
  • 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第二版)
  • 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第二版)
  • 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第二版)
  • 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第二版)
  • 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第二版)
  • 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第二版)
  • 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第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第二版)

8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皮特、林韵然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B34

上书时间2024-04-26

洪威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皮特、林韵然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0
  • 版次 2
  • ISBN 9787509760130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0页
  • 字数 30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启用了“可信度”和“空制度”两个概念,指出要正确理解中国农村改革所取得的成功,其诀窍在于理解政府所采取的放手政策,及其所刻意坚持的制度模糊原则的意义,因为这两者促成了适合不同地方特性并具有可信度的制度的产生。
【作者简介】
何·皮特(PeterHo)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Delft,世界百强大学之一)首席教授,博土生导师,欧盟科学基金会(ERC)土地管理与空间规划项目主任,中欧农业与农村发展协会会长(ECARDC)。自2004年起分别担任格罗宁根大学终身教授、博导、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荷兰莱顿大学终身教授、博导、校长办公室中国委员会执行主席,2014年获得欧洲演化政治经济学KappPrize奖。
【目录】
对中国发展中制度性变革的重新审视:土地确权和产权稳定之迷(代前言)/Ⅰ
绪 论/1
第一章 农地产权制度的可信度,即“有意的制度模糊”之所以生效的原因/25
第二章 为什么农民没有权利——土地产权纠纷和习俗权/62
第三章 中国的草原管理:“空制度”的创建/95
第四章 争议地带——森林权、登记和社会矛盾/130
第五章 “四荒”拍卖政策/165
第六章 国有化和私有化之间——作为第三条道路的共有财产?/207
结 论 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学/243
附录一 两个村庄的土地权属界线认可书/259
附录二 国营林场和村庄之间的土地纠纷材料/262
附录三 乡村学校的土地权属界线认可书/265
附录四 某砖窑的土地权属界线认可书/268
附录五 “第二轮”土地承包(农民持有的副本)/271
附录六 “第二轮”土地承包(村民委员会持有的副本)/274
附录七 责任山承包合同/276
附录八 长城村拍卖宜林“四荒地”造林合同/277
附录九 官厅村“四荒地”拍卖合同书/279
附录十 将农村土地转让给一家企业的手写合同/280
附录十一 上垣村草原界线四至范围的手写协议书(不包括地图)/281
附录十二 某村庄的草原使用合同/283
附录十三 某农户的草原承包合同/288
中英文专有名词索引/290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