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乐教论/艺术审美教育书系
¥
45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祁海文 著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0-6
上书时间2021-11-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实物拍照无字迹划线,有污渍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祁海文 著
-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9
-
版次
1
-
ISBN
9787215055827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4页
-
字数
222千字
- 【内容简介】
-
以乐为最高境界的情感体验,但乐必须和仁,诚结合起来,也就是将真善美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这才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点。本书把伦理和审美合而为一,从道德情感中体验美的境界,这就是所谓“乐”。
本书题为《儒家乐教论》,但主要集中在先秦两汉儒家乐教思想,其理由在本书最后一节已有明确交待。本书可以说是作者此前出版的《礼乐教化——先秦美育思想研究》一书相关研究的延续和深化,因而两书有不少相近之处。这主要是因为两书的研究对象有很大的重合。先秦美育思想以儒家成就*,论述最多,而儒家美育思想又集中体现在先秦到西汉的乐教思想方面。而且,要真正说清儒家乐教思想,“先王乐教”、“制礼作乐”、礼乐关系的分合演进等都是无法绕过的问题,必须结合对儒家乐教思想的考察进行更为全面的梳理。这对于理清儒家乐教思想的传统渊源和思想文化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和把握儒家教学说的理论成就和基本特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前书着重梳理先秦礼乐教化美育观的形成、发展线索,本书则集中探索儒家乐教观念的起源与演进,以至成熟。
- 【目录】
-
第一章“乐教”释义
第一节 “广博易良,乐教也” ——“乐教”之本义
第二节 “德音之谓乐” ——“乐教”之广义
第三节 “六艺之中,乐为最崇” ——“乐教”之溯源
第二章 “先王乐教”传统的形成
第一节 “咸以宗教为主” ——关于“先王乐教”
第二节 “乐之所由来者尚矣” ——传说中的“先王之乐”
第三节 “劝之以《九歌》” ——夏代乐教
第四节 “恒舞于宫,是谓巫风” ——殷商乐教
第三章 四周礼乐文化的发展与乐教制度的形成
第一节“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政” ——关于周公“制礼作乐”
第二节 “旧文化废而新文化的发展”
第三节 “乃教之六艺” ——《周礼》与西周乐教制度(上)
第四节 “成均之法” ——《周礼》与西周乐教制度(下)
第四章 春秋乐教观念的演进
第一节 “是仪也,非礼也” ——春秋乐教观念的背景与思路
第二节 “政象教” ——乐教与政治
第三节 “乐以安德” ——乐教与道德
第四节 “乐从和” ——乐教与审美
第五章 早期儒家乐教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以《诗》、《书》、礼、乐教” ——儒家与乐教传统之关系
第二节 “文之以礼乐” ——孔子的乐教思想
第三节 “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 ——郭店楚简的乐教思想
第四节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孟子的乐教思想
第六章 儒家乐教思想的批判思潮
第一节 “道术将为天下裂” ——先秦诸子的“非乐”思潮
第二节 “不言之教”与“法天贵真” ——道家的乐教批判
第三节 “圣王不为乐”与为乐非也” ——墨家的乐教批判
第四节 “废先王之教”“用法之相忍” ——法家的乐教批判
第七章 荀子与儒家乐教思想的系统化
第一节 “隆礼义而杀《诗》、《书》” ——荀子乐教的基本倾向
第二节 “化性起伪”与“性伪合” ——荀子乐教的理论原则
第三节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荀子乐教的思想核心
第四节 “乐也者,治人之盛者也” ——儒家乐教思想的总结
第八章 《礼记·乐记》与儒家乐教思想的成熟(上)
第一节 “《乐记》非圣人书” ——《乐记》的作者及成书时代问题
第二节 “感于物而动”与“人为之节” ——乐教的必要性
第三节 “君子反情以和其志” ——乐教与人格修养
第九章 《礼记·乐记》与儒家乐教思想的成熟(下)
第四节 “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乐教的政治情结
第五节 “乐者,通伦理者也” ——乐教的伦理关怀
第六节 “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 ——乐教视野中的礼乐论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实物拍照无字迹划线,有污渍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