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业菌根研究技术
农林业菌根研究技术 b ax预售 介意者慎拍 拍下即表示认可 祝您购物愉快! 版次更新不同步 以实际收到书为准
¥
680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澳]M.布伦德里特(Brundrett M.);陈应龙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10-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澳]M.布伦德里特(Brundrett M.);陈应龙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6
-
版次
1
-
ISBN
9787030610218
-
定价
2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9页
-
字数
526千字
- 【内容简介】
-
《农林业菌根研究技术》通过大量菌根图片和流程图系统介绍了开展菌根研究的主要技术与方法,涉及实验室、苗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林等,旨在为从事菌根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和农林业生产技术人员提供帮助。《农林业菌根研究技术》共七章:**章系统介绍了菌根的概念及菌根共生体的识别;第二章介绍了外生菌根(ECM)真菌的采集、鉴定和分类;第三章介绍了球囊菌门真菌的研究方法;第四章介绍了菌根样品的处理及观测方法;第五章介绍了在实验室条件下ECM真菌的培养、菌剂生产与接种方法;第六章介绍了温室或苗圃菌根真菌接种方法及菌根苗的管理;第七章讨论了田间试验设计、试验管理、野外观测与数据分析等方法。
- 【目录】
-
目录
**章 概述 1
**节 菌根共生体 1
一、共生体类型 1
二、寄主植物 2
三、菌根真菌 3
四、菌根共生体的研究方法 4
第二节 菌根的结构和发育 5
一、根系 6
二、根系组织 7
三、根系细胞 8
第三节 外生菌根共生体 10
一、发育 14
二、菌根根系 15
三、真菌结构 15
第四节 球囊菌门真菌形成的丛枝菌根共生体 16
一、发育 20
二、菌根根系 20
三、真菌结构 21
第五节 根系结构对菌根形成的影响 21
第六节 菌根共生体的定义与鉴别 25
一、丛枝菌根共生体 25
二、外生菌根共生体 25
三、混合菌根共生体 26
四、兼性菌根和非菌根植物 27
五、建议 28
第七节 显微镜观察与图像技术 28
一、解剖显微镜 28
二、复合显微镜 30
三、图像技术 30
第二章 外生菌根真菌的研究方法 31
**节 概述 31
一、外生菌根真菌的分类 32
二、澳大利亚境内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 33
第二节 外生菌根真菌样品的采集、处理与描述 35
一、探寻和采集真菌标本 36
二、记录生境数据信息 39
三、描述新鲜真菌标本形态特征 41
四、拍摄真菌标本照片 41
五、制作真菌孢子印 42
六、风干与保存真菌标本 42
第三节 真菌宏观形态的描述 43
一、描述真菌的颜色 45
二、详细记录真菌主要形态特征 45
第四节 真菌子实体微观形态的描述 54
一、微观结构 56
二、微观结构的观察与测量 58
三、孢子大小与形状 60
四、孢子壁的结构和纹饰 64
五、真菌微观结构图示 64
六、汇编真菌的详细说明 66
七、术语汇编 71
第五节 作为种质资源的真菌标本的管理 73
一、标本馆 73
二、数据库 77
第六节 澳大利亚境内的外生菌根真菌 81
一、子囊菌 83
二、担子菌 86
三、腹菌 90
四、多孔菌 91
五、伞菌 95
六、有褶蘑菇 97
七、以白色孢子印为主的真菌 100
八、以棕色孢子印为主的真菌 102
九、以黑色孢子印为主的真菌 106
十、具孔蘑菇 109
十一、块菌状伞菌 110
第三章 球囊菌门真菌的研究方法 118
**节 概述 118
第二节 球囊菌门真菌的分类 120
一、基于孢子结构特征的分类 121
二、基于真菌侵染根系模式(菌根结构特征)的分类 126
第三节 从土壤中分离孢子的方法 129
一、湿筛与离心 130
二、孢子样品的处理 131
三、孢子萌发 133
四、孢子标本与玻片制作 133
第四节 球囊菌门真菌的分离与繁殖 135
一、土壤与养分补充 135
二、寄主植物 138
三、盆钵纯培养的初始准备 138
四、盆钵纯培养的养护 140
五、盆栽取样和质量控制 140
六、球囊菌门真菌的菌剂 143
第四章 菌根共生体观测方法 144
**节 菌根根系样品 144
一、根系的清洗与取样 145
二、菌根共生体的温室试验 145
三、根系样品的田间采集 147
四、其他根系研究方法 147
第二节 菌根根系的透明与染色 148
一、采用氢氧化钾进行根系透明 150
二、采用氯唑黑E 或台盼蓝进行根系染色 150
三、带有深色色素根系的处理方法 151
四、其他染色方法 151
五、样品的保存与玻片制作 151
第三节 菌根真菌根系侵染率的测定 152
一、根系和AM 真菌 152
二、外生菌根共生体的定量测定 155
三、外生菌根真菌的鉴别 157
第四节 土壤中菌根接种物的生物测定 157
第五节 新鲜菌根根系材料的切片 163
一、根系切片方法 163
二、根系切片的透明与染色 165
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165
第六节 高级染色与显微技术 166
一、不同方法的比较 166
二、电子显微技术 171
三、扫描电镜技术 171
四、光学显微镜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塑料切片技术 172
第七节 菌根组织学信息的价值 173
第五章 菌根真菌的纯培养与菌剂生产 176
**节 概述 176
一、无菌操作 178
二、培养基 181
三、培养基添加剂 183
第二节 真菌分离与无菌繁殖 185
一、从子实体分离 185
二、从菌根根系分离 187
三、孢子萌发 187
四、培养物中菌根真菌与污染微生物的鉴别 188
第三节 纯培养菌株的保存与维护 190
一、菌株的转移培养 190
二、纯培养菌株的保存 191
第四节 外生菌根共生体的合成 192
一、种子表面消毒方法 193
二、无菌条件下的菌根合成 193
第五节 菌剂规模化生产 195
一、菌剂类型 197
二、孢子菌剂 198
三、菌丝体菌剂 201
四、菌剂的保藏 201
第六章 菌根植物的经营管理技术 204
**节 菌根真菌接种效益评估 204
一、土壤与立地条件 206
二、植物根系 208
三、真菌菌株的特性 211
第二节 温室中的菌根植物 213
一、温室试验 213
二、筛选优势真菌菌株 217
第三节 苗圃菌根育苗 220
一、育苗基质的组成 220
二、育苗基质的灭菌处理 224
三、育苗容器 226
四、病虫害防治 227
第四节 菌根植物的矿物营养 227
一、养分需求 227
二、桉树容器苗的肥料管理 230
三、桉树试验的田间肥料管理 233
四、苗圃养分失调的识别 234
五、基质、土壤、水分及肥料的分析 237
第五节 菌根形成的评价方法 238
第七章 田间试验:规划、设计、测量与数据分析 241
**节 概述 241
一、田间试验的过程 241
二、田间试验的规划 241
三、试验处理的基础 243
第二节 试验设计 246
一、试验处理的确定 246
二、试验设计的选择 247
三、重复与随机 248
四、试验设计与小区布置实例 248
五、尽量减少无关变量的影响 249
第三节 试验步骤 252
一、场地选择 253
二、现场准备和布置试验 254
三、试验管理 259
四、观察和测量 259
第四节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64
参考文献 270
Cont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
1.1 Mycorrhizal associations 1
1.1.1 Association types 1
1.1.2 Host plants 2
1.1.3 Mycorrhizal fungi 3
1.1.4 Working with mycorrhizal associations 4
1.2 The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mycorrhizal roots 5
1.2.1 Root systems 6
1.2.2 Root tissues 7
1.2.3 Root cells 8
1.3 Ectomycorrhizal associations 10
1.3.1 Development 14
1.3.2 Mycorrhizal roots 15
1.3.3 Fungal structures 15
1.4 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l associations produced by Glomeromycota fungi16
1.4.1 Development 20
1.4.2 Mycorrhizal roots 20
1.4.3 Fungal structures 21
1.5 The influence of root structure on mycorrhizal formation 21
1.6 Identifying and defining mycorrhizal associations 25
1.6.1 AM associations 25
1.6.2 ECM associations 25
1.6.3 Dual associations 26
1.6.4 Facultative associations and non-mycorrhizal plants 27
1.6.5 Recommendations 28
1.7 Working with microscopes and photographing techniques 28
1.7.1 Dissecting microscopes 28
1.7.2 Compound microscopes 30
1.7.3 Photography 30
CHAPTER 2 WORKING WITH ECTOMYCORRHIZAL FUNGI 31
2.1 Introduction 31
2.1.1 Fungal taxonomy 32
2.1.2 The biodiversity of Australian fungi 33
2.2 Collecting, processing and describing ECM fungi 35
2.2.1 Finding and collecting fungi 36
2.2.2 Recording habitat data 39
2.2.3 Describing fresh specimens 41
2.2.4 Photographing specimens 41
2.2.5 Making spore prints 42
2.2.6 Preserving fungal specimens by air drying 42
2.3 Describing the macroscopic morphology of fungi 43
2.3.1 Describing colours of fungi 45
2.3.2 Recording details of the ma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fungi 45
2.4 Microscopic morphology of fungal fruit bodies 54
2.4.1 Microscopic structures 56
2.4.2 Observing and measuring microscopic structures 58
2.4.3 Spore size and shape 60
2.4.4 Spore wall structure and ornamentation 64
2.4.5 Illustration of microscopic str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