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体教育哲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主体教育哲学

正版好书

41.34 5.3折 78 全新

库存14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建军 著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15-11

上书时间2024-12-07

梓月书屋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冯建军 著
  •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
  • 版次 1
  • ISBN 9787570333981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6页
  • 字数 258千字
【内容简介】
主体性是现代性的重要表征之一,解放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追求。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推动社会发展是其重要使命。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为依据,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提出以个人主体性为起点,经过主体间性、他者性,走向公共性,实现类主体。依此,本书在概述这一逻辑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主体性教育、主体间性教育、他者性教育、公共性教育、类主体教育及其之间的递进关系。我国的主体教育研究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本书既反映了我国主体教育研究走过的路,又代表了我国主体教育研究的方向,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冯建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河南大学教育学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骋教授。兼任“马工程”《教育学原理》教材首席专家、国家教材委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长,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目录】
第一章 主体教育概略

第一节 人的主体地位的发现与教育理论的发展

一、古希腊哲学中主客体认识的混沌状态及分化在意识上的最初萌芽

二、欧洲中世纪上帝的绝对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的丧失

三、近代哲学对人的探讨:自然主体与精神主体之争

四、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主体观

第二节 主体的历史生成与教育的三种形态

一、主体的历史生成

二、工具性教育

三、个人主体教育

四、类主体教育

第二章 主体性教育

第一节 走向主体性的教育哲学观

一、主体性教育:21世纪教育的新走向、新发展

二、从工具论到主体论:教育哲学观的变革

第二节 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

一、人的道德主体性内涵及其表现

二、主体道德教育

三、主体道德教育的时代条件

第三节 公民主体性及其教育

一、公民的主体性

二、主体性公民品格

三、主体性公民品格培育

第三章 主体间性教育

第一节 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一、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困境

二、主体间性的内涵

三、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意义

第二节 主体间性及其教育

一、个人主体性的“黄昏”与主体间性的出现

二、主体间性教育:当代教育变革的路向

第三节 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

一、现代教育中交往的缺失

二、走向交往式教育

第四节 公民主体间性品格及其培育

一、公民主体间性

二、主体间性公民品格

三、主体间性公民品格培育

第四章 他者性教育

第一节 同一性的困境与他者的差异性

一、同一性与他者的消失

二、他者:绝对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他者性教育:面对他者的回应

一、教育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灌输

二、教育不是“输入与输出”的制造

三、教育不是主体间对称的交往活动

四、教育是对他者负责任的回应

第三节 他者性教育:与他者共存

一、教育的理性共同体与他者的消失

二、教育的他者性共生体:与他者共存

三、他者性教育的限度

第四节 他者性:超越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

一、从主体性到外在主体间性

二、从外在主体间性到内在主体间性

三、从主体间性到他者性

第五节 他者性视野中的公民品格及其培育

一、“为他者”的责任主体

二、他者性视野中的公民品格

三、他者性视野中的公民品格培育

第五章 公共性教育

第一节 共生主体的公共性教育

一、公共性:共生体的主体间性

二、他者性承认:走向共生主体的公共性

三、公共性中的主体间关系:共在、共生、共育

第二节 公共人及其培育:公共领域的视角

一、公共人:公共领域的行动主体

二、公共人:时代发展和当前中国社会的迫切需要

三、开启公共人的培育

第三节 道德教育如何引导公共品格建构

一、“孤立人”与公共冷漠

二、培育“公共人”: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

三、道德教育:引导公共品格的建构

第六章 类主体教育

第一节 类主体的凸现

一、群体主体—个人主体—类主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

二、类主体:时代的呼唤

第二节 类主体及其特征

一、何谓类主体

二、主体间性是类主体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个人主体教育的反思与类主体教育的建构

一、从个人主义到共同体主义:教育目的观的转变

二、从对象化活动到交往活动:教育实践观的转变

三、从片面到完整:教育内容和课程观的转换

第四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道德教育何为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内涵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人的发展的新要求

三、道德教育:唤醒人的“类伦理”觉悟

结语

主体教育研究四十年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