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江苏乡村建设运动研究
¥
41
九品
仅1件
作者朱考金
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92
上书时间2020-11-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考金
-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2
-
版次
1
-
ISBN
9787802235939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中国近现代农业史丛书”之一,全书共分8个章节,主要对民国时期的江苏乡村建设运动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民国时期江苏乡村建设运动的背景、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之民众教育实验区、县政改革之江宁自治实验县、金陵神学院之淳化实验区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作者简介】
-
朱考金,祖籍浙江省仙居县,民盟成员。1992年考入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于1996年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同年到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工作。2001~2004年在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8年南京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供职于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长期从事流动
- 【目录】
-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民国时期江苏乡村建设运动的背景
第一节 民国时期江苏乡村社会的危机
一、土地兼并严重
二、赋税沉重
三、高利贷的重压
四、农民生活困苦
五、兵匪之患不断
六、天灾不断
七、农村人口素质低下
八、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
第二节 全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
一、从乡村教育到乡村建设
二、实(试)验区的建立
三、从实(试)验区到县政建设实验区
第三节 江苏乡村建设运动概况
一、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建立的无锡民众教育实验区
二、中华职业教育社办理的乡村改进实验区
三、国民政府主持的江宁自治实验县
四、淳化镇乡村教会实验区
五、武进农村改进区
六、江苏民教机关的乡村实验区
七、其他实(试)验区及其工作
第二章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之民众教育实验区
第一节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与民众教育思想
一、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发展概况
二、民众教育思想
三、无锡民众教育实验区及实验设施的建立
第二节 黄巷民众教育实验区
一、黄巷民众教育实验区实验工作
二、谢巷信用合作社
三、高长岸实验民众教育馆乡村实验
第三节 惠北民众教育实验区
一、惠北社会经济概况
二、惠北实验区工作概况
三、惠北实验区的工作成效
第四节 北夏普及民众教育实验区
一、北夏实验区社会经济概况
二、北夏民众教育实验区实验内容
三、青年学园
第三章 中华职业教育社之乡村改进试验区
第一节 中华职业教育社与职业教育思想
一、中华职业教育社及其乡村改进
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第二节 昆山徐公桥乡村改进试验区
一、徐公桥社会经济概况
二、徐公桥乡村试验区建立始末
三、徐公桥乡村试验区的工作
第三节 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与漕河泾农学团
一、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的试验工作
二、漕河泾农学团
第四章 县政改革之江宁自治实验县
第一节 自治实验县设立的缘起
一、《县政改革案》的通过
二、县政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江宁自治实验县概况
第三节 县政改革工作
一、改革地方自治
二、加强户籍管理
三、改善社会公共事业
四、强化社会治安
第五章 金陵神学院之淳化实验区
第一节 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
一、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的缘起
二、基督教乡村建设理念的发展
三、金陵神学院、毕范宇与乡村教会实验
第二节 金陵神学院淳化实验区的建立
一、淳化镇社会经济概况
二、淳化实验区的设立
第三节 金陵神学院淳化实验区的工作
一、教会工作
二、实习处的社会服务工作
第六章 民众教育机关之乡村实验区
第一节 江苏民众教育机关及其乡村改进工作
一、江苏民众教育机关概况
二、民教机关的乡村实验工作
第二节 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乡村实验区
一、创办乡村实验区的动机
二、西善桥实验区
三、下蜀自治实验区
第三节 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乡村实验工作
一、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的建立及其施教纲领
二、民众教育实施区
三、教导部
四、生计部
五、研究辅导部
第七章 武进农村改进委员会之农村改进实验区
第一节 武进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节 武进农村改进委员会及其实验工作
一、武进农村改进委员会的成立
二、农村改进委员会实验工作的实施
第三节 农村改进实验区的实验工作
一、南夏墅农改区
二、卜弋桥农改区
三、奔牛农改区
四、湖塘桥农改区
第八章 民国时期江苏乡村建设运动分析
第一节 江苏乡村建设运动的性质与特点
一、民国江苏乡村建设运动的社会改良I生质
二、民国时期江苏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
第二节 江苏乡村建设运动的模式
一、民众教育——教育普及化模式
二、乡村职业教育——农民富裕化模式
三、基督教乡村本色化——乡村建设与教会建设的二位
一体模式
四、县政改革——政教养卫合一化模式
第三节 江苏乡村建设运动对乡村现代化的影响
一、乡村民主化
二、农业科学化
三、农民现代化
四、乡村经济合作化
五、乡村生活方式现代化
第四节 江苏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局限性
一、没有看到中国乡村社会的危机是帝国主义与封建
势力双重压迫的结果-
二、倡导的新式教育不能满足乡村需要
三、地方自治不符合传统乡村的特点
第五节 乡村建设运动对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借鉴
一、探索、奉献、实干的精神
二、全面改造的同时,要强化深层次的制度建设
三、试验性的操作启示
四、以农民为主的多重力量介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关于《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文库》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