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读名著学语文)
  • 母亲(读名著学语文)
  • 母亲(读名著学语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母亲(读名著学语文)

5 3.1折 16 九品

仅1件

江苏扬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高尔基 著;王嘉琪 编;于大卫;樊彤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b3-5-6-29

上书时间2022-06-23

屹源书社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苏]高尔基 著;王嘉琪 编;于大卫;樊彤
  •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 2010-04
  • 版次 1
  • ISBN 9787500126164
  • 定价 1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巴威尔是一个普通工人,他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小组,读革命禁书,并成了小组的领导人。工厂主借口改善工人生活条件,要从工人工钱里按每一卢布扣除一个戈比,用做沼地排水费。巴威尔带领工人同工厂主进行了经济斗争,但由于缺乏经验,不善于向群众说明真理,罢工失败了,巴威尔也被捕入狱。

  出狱后,巴威尔的觉悟得到了提高,开始重视发动群众,把工人的经济斗争转化到政治斗争上来。在组织“五一”游行时,群众的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高唱革命歌曲,紧密地团结在巴威尔的周围。

  后来巴威尔再次被捕,在接受法庭审判的时候,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向群众宣传了革命真理,揭露了沙皇专制和资本主义的罪恶,并指出伟大的社会主义必将胜利。

  母亲开始是一个逆来顺受的普通劳动妇女,但在儿子巴威尔的影响下,思想迅速地成熟。儿子第一次被捕后,她就巧妙地把传单送到工厂,母亲也因工厂再次出现的活跃气氛而备受鼓舞。“五一”游行时,她和儿子一起走上街头,自觉投身到革命活动中去。巴威尔再次被捕后,母亲遵照党的指示和革命知识分子生活在一起,常常装扮成商贩、修女等到处做革命宣传工作,走上了更加宽广的革命道路。母亲最后在车站被捕前,机智而又勇敢地向群众散发最后的传单,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斗争到最后一刻。

  《母亲》展示了沙俄统治末期俄国社会的真实历史画卷。在小说开篇,作家生动勾画了沙皇统治下的工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情况,当时工人们还没有觉悟,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接着作家描写巴威尔等人的变化,他们渴望真理,渴望摆脱受压迫的命运,他们为了追求新生活不怕牺牲。作家深刻地揭示了工人革命发生的必然性,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精神。

  《母亲》告诉人们,马克思主义和工农运动相结合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由之路。在作品中反复突出的“真理”、“理性”就是马克思主义。作品通过巴威尔父子两代人的不同命运揭示了这一真理。巴威尔的父亲精神苦闷,经常酗酒、打架、揍老婆,他在悲愤绝望中死去;而巴威尔接受马克思主义,团结、教育工人群众,一起进行了摧毁旧世界的斗争,成为坚定的革命者。而曾经怯懦、在痛苦生活中逆来顺受的尼洛夫娜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则更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

  《母亲》这部作品中,既有对残酷现实的愤怒和批判,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浪漫主义感受。《母亲》广泛地描写了革命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小说对亲情、爱情和友情的描写,展示了革命者崇高的精神世界,这是作者理想主义的表现。这种浪漫主义精神,并不完全是作家主观情怀的抒发,也深深植根于现实的土壤,蕴涵着历史必然性的因素。无论是揭示老一代工人的悲惨命运,还是再现新一代工人的觉醒,高尔基都力求在现实的发展进程中把握现实。这种独特的现实画面,反映了高尔基高超的艺术才能和深刻的哲学思想。
【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又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马克西姆·高尔基是他的笔名。高尔基幼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里,从小就体昧到人情冷暖。他的早期文学创作反映了人民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揭示私有者和市侩的卑鄙灵魂,反映底层
【目录】
名师快速导读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地位与影响

  故事概要

  艺术特色

  典型人物形象

一、儿子的转变

二、革命者的集会

三、巴威尔入狱

四、母亲的进步

五、“五一”游行

六、“基督复活”

七、投身革命

八、渴望分享真理

九、戏剧性的越狱

十、叶戈尔的葬礼

十一、革命仍在继续

十二、雷宾被捕

十三、宣传真理

十四、不同的斗争方式

十五、审判来临

十六、“公正”的裁决

十七、坦然对敌

十八、坚定地走下去

十九、母亲被捕

必备知识要点

阅读自我测试

参考答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