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宗族制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近代宗族制度

36 九品

仅1件

广西桂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维荣 著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8架l一3

上书时间2024-04-1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程维荣 著
  •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4
  • 版次 1
  • ISBN 9787807305439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8页
  • 字数 26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所说的中国近代,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的中国100多年的时期。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统一自主的封建专制国家。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开始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在近代不同历史阶段均开展了反对列强侵略、捍卫国家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从两次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从中日甲午战争到义和团运动,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传统。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抗日战争,作为规模空前的全民族抗战,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中国社会的经济形势,过去几千年都处在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状态。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对中国实行商品输出,大量工业品潮水般涌来,冲击着中国的自然经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国年均洋纱进口量增长20倍。洋纱价格指数,若以1873年为100,则1883年为43.96,1893年为34.44。而国外对中国棉花需求的增加,导致华棉大量出口,棉花价格上场。原来自植自织的农户,不得不从市场上购买生活所需的洋纱,更不要说其他居民洋纱消费的急剧增长了。这状况,使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遭到破坏,而且遭受破坏的区域逐步从沿海向内地扩展。与此同时,外国的煤油、火柴、铁器等工业品也大量输入中国,使中国原来的手工业迅速走向衰落。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近代宗族制度的渊源与社会环境

 第一节 “立嫡以长”、“立子以贵”的历代宗法原则

 第二节  “昭左穆右”、“亲尽则祧”的历代宗祠规范

 第三节  “当色相娶”、“伦序相应”的历代婚姻家庭制度

 第四节  风雨飘摇的晚清社会环境

第二章  近代宗族结构、宗祠与祭祖制度

 第一节  “持匕鬯”的宗子与“统族众”的族长

 第二节  “绵亘街衢”、“务求宏阔”——祠堂的建造与规模

 第三节  “设茅行灌”、“跪拜整肃”的祭祖仪式

第三章  近代族产制度/55

 第一节  供祭助学、养老恤嫠——族产的功用

 第二节  分产提留、派银捐田——族产的积聚

 第三节  “轮年分办”、“清算悬单”——族产的管理

 第四节  招佃收租、存放生息——族产的经营

第四章  近代宗族与婚姻家庭制度

 第一节  “曲叙门阀”、“倩媒通意”的婚姻要件

 第二节  “寸铢尺帛之出入,必咨禀于家长”的长幼关系

 第三节  “抚孤事姑”、“动以身殉”——宗族对妇女的压迫

第五章  近代宗祧、世袭与财产继承制度

 第一节  “生择”“死应”、“择贤”“择爱”的立继与立嗣制度

 第二节  兼祧、立异、招赘与归宗现象

 第三节  “不建储贰”、袭爵荫叙的政治身份世袭制度

 第四节  “世守其业”、“累及后裔”的社会身份传承制度

 第五节  “食指千计,一堂同炊”的宗族聚居形式

 第六节  “图产争继之讼遍天下”以及财产继承规范

第六章  近代族谱与族规

 第一节  “别世系之源流”、“志人生之始卒”的族谱功用与内容

 第二节  “开局祠庭”、“遵欧参苏”的族谱编纂与收藏

 第三节  “维人心”、“固族谊”的族规修订与内容

 第四节  “量情议罚”、“呈官究治”的族规执行方式

第七章  近代宗族教育与械斗问题

 第一节  “家必有塾”、“膏火延师”——族学的嬗递 

 第二节  土客争雄、肆行焚劫——宗族械斗的惨烈

第八章  近代少数民族宗族制度

 第一节  祖先崇拜——宗族感情的纽带

 第二节  土司世袭——宗族结构的绵延

 第三节  诸子分割——财产转移的形式

第九章  晚清至民国宗族社会的变化

 第一节  西风东渐、西学流播对宗族的影响

 第二节  从乡间私塾到各类学堂——近代教育的勃兴

 第三节  “恢复江山劳素手”——妇女社会角色的凸显

 第四节  “去亲戚坟墓如敝屣”——宗族观念的转向

 第五节  “新者自诩开通,旧者自重礼教”——婚姻家庭形式的裂变

 第六节  “诅咒”与“改造”——五四时期对宗族的批判

第十章  清末民初涉及宗族的立法

 第一节  “求最适于中国民情之法则”——清末民律的精神

 第二节  重人权,革良贱,废世袭——南京临时政府的相关立法

 第三节  “欲存旧制,适成恶法;改弦更张,又滋纠纷”的北洋立法困境

 第四节  家政统于家长,立嗣由亲及疏——北洋民法中的宗族因素

第十一章  国民党时期宗族制度的延续与变革

 第一节  “关系党纲国情民俗至为重大”的民法的制定

 第二节  以平等自主为原则、礼义廉耻为基准的婚制改良

 第三节  妻随夫住、夫管妻产、子随父姓——亲属法中的家庭等级

 第四节  “宗祧继承无须规定”——继承法的近代化

第十二章 革命根据地宗族制度的瓦解

 第一节 砸碎千年礼教枷锁,实现妇女政治权利

 第二节  废除强迫包办买卖陋习,塑造新型婚姻家庭关系

 第三节  改革旧式嗣子与不平等的财产继承制度

 第四节  铲除以“族长豪绅垄断”为特征的宗族经济基础

 第五节  “以阶级斗争代替过去的两姓斗争”——宗族的剧烈分化

附录  近代宗族制度在现当代的影响及其反思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