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高峰:桂林文化城的鲁迅研究精华探索
  • 历史的高峰:桂林文化城的鲁迅研究精华探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的高峰:桂林文化城的鲁迅研究精华探索

10 5.6折 18 八五品

仅1件

广西桂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泰隆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架2

上书时间2020-07-1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泰隆 著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8-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3327478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4页
  • 字数 32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文学批评理论、方法与术语,有西方的,有中国古代的,《历史的高峰:桂林文化城的鲁迅研究精华探索》根据各种具体需要都进行试用。例如“趣”与“味”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是属于不同的审美范畴,《历史的高峰:桂林文化城的鲁迅研究精华探索》就以这种理论为武器剖析出鲁迅杂文既多趣又多味;就“趣”而言至少包括有理趣、奇趣、情趣、形趣、语趣等等,就“味”而言至少有新味、熟味、辣味、笑味、回味等等,自我感觉这比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分析鲁迅杂文趣味性所获得的认识广博得多。研究鲁迅旧体诗的艺术性,我比较侧重地借鉴了古代诗话,从而对前人关于鲁迅旧体诗“是最传统的又是最独创的”这个正确论断作出了有一定说服力的说明。但是我全书运用得更多的是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就研究方法而言,包括了历史的和美学的方法及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哲学、阐释学等等。任何人都无法脱离政治,特别像直面人生、干预社会现实的鲁迅和鲁迅著作,自然便与革命的政治结了不解之缘。我们的鲁迅研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也就必然要联系当今的社会人生,因此我的研究中也有些政治学研究方法的色彩,像评邵荃麟的《阿Q的死》的意义便是这样。
【作者简介】
刘泰隆,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武平人,1927年,195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班。曾任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历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广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等职。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著述颇丰,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论著多种,其中《论鲁迅思想发展的一贯性》、《鲁迅研究概要》(主要执笔)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朱自清作品欣赏》、《赵树理短篇小说欣赏》(二人合作)获全国第一届优秀教育图书评比一等奖,《中国现代文学史》(多人合作)获国家教委颁发的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目录】
前言桂林文化城——鲁迅研究的历史高峰
第一章鲁迅研究的历史概况.
第一节鲁迅研究的草创时期(1913-1927)
第二节鲁迅研究的迂回发展时期(1928-1936年鲁迅逝世前)
第三节鲁迅研究的开拓时期(1936-1949)
第四节鲁迅研究的丰收时期(1949-1965)
第五节鲁迅研究的挫折时期(1966-1976)
第六节鲁迅研究的复兴时期(1976-1986)
第七节鲁迅研究的革新时期(1986-)

第二章桂林文化城的鲁迅研究论著概况
第一节桂林文化城鲁迅研究论著的历史贡献
第二节桂林文化城鲁迅研究论著的宝贵经验启示

第三章桂林文化城对鲁迅总体的最高认识
第一节毛泽东的鲁迅论发表前桂林文化城对鲁迅总体的最高认识
第二节毛泽东的鲁迅论发表后桂林文化城对鲁迅总体的最高认识
第三节我们今天对鲁迅总体和对毛泽东及桂林文化城的鲁迅论的认识

第四章桂林文化城的《阿Q正传》研究
第一节桂林文化城研究《阿Q正传》的重要论著
第二节阿Q是什么典型——兼论五十多年来阿Q典型论的发展
第三节阿Q性格及其主要特征
第四节关于精神胜利法问题
第五节鲁迅为什么要把阿Q写成农民?
……
第五章桂林文化城的鲁迅杂文研究
第六章桂林文化的鲁迅旧体诗研究
附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