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宣统元年 娄东唐氏石印本《陆文慎公墨迹》一册全 光绪朝礼部尚书、袁世凯亲家陆宝忠墨迹
  • 清宣统元年 娄东唐氏石印本《陆文慎公墨迹》一册全 光绪朝礼部尚书、袁世凯亲家陆宝忠墨迹
  • 清宣统元年 娄东唐氏石印本《陆文慎公墨迹》一册全 光绪朝礼部尚书、袁世凯亲家陆宝忠墨迹
  • 清宣统元年 娄东唐氏石印本《陆文慎公墨迹》一册全 光绪朝礼部尚书、袁世凯亲家陆宝忠墨迹
  • 清宣统元年 娄东唐氏石印本《陆文慎公墨迹》一册全 光绪朝礼部尚书、袁世凯亲家陆宝忠墨迹
  • 清宣统元年 娄东唐氏石印本《陆文慎公墨迹》一册全 光绪朝礼部尚书、袁世凯亲家陆宝忠墨迹
  • 清宣统元年 娄东唐氏石印本《陆文慎公墨迹》一册全 光绪朝礼部尚书、袁世凯亲家陆宝忠墨迹
  • 清宣统元年 娄东唐氏石印本《陆文慎公墨迹》一册全 光绪朝礼部尚书、袁世凯亲家陆宝忠墨迹
  • 清宣统元年 娄东唐氏石印本《陆文慎公墨迹》一册全 光绪朝礼部尚书、袁世凯亲家陆宝忠墨迹
  • 清宣统元年 娄东唐氏石印本《陆文慎公墨迹》一册全 光绪朝礼部尚书、袁世凯亲家陆宝忠墨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宣统元年 娄东唐氏石印本《陆文慎公墨迹》一册全 光绪朝礼部尚书、袁世凯亲家陆宝忠墨迹

1580 八品

仅1件

山东济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 陆宝忠

出版人娄东唐氏

年代宣统元年 (己酉1909)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石印

装帧线装

尺寸26.7 × 15.3 cm

册数1册

货号箱1

上书时间2023-07-17

圣贤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封面至第2叶天头虫蛀,轻微伤字。
卷末9叶至封底书口虫蛀,倒数第二页略有伤字,余诸叶虽虫蛀未伤字。
商品描述
封面有王清穆题签,
卷前有署检、牌记。
卷端钤印: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藏书(朱)。
卷后有己酉盛宣怀跋、宣统元年唐文治跋。

陆宝忠(1850-1908)字伯葵,原名尔诚,字易门,清末的教育家,光绪朝的礼部尚书。陆氏家族世代以耕读传家,但无人获得科名。直到其父陆夷棠(号憩云,又号约斋)于咸丰元年(1852)得中顺天乡试举人,其家族才得以改换门庭。陆宝忠自幼随父宦游京师。同治四年,纳粟为国子生,改名宝忠,改字伯葵。这样即可不用到原籍考秀才,而直接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同治五年,与廖夫人成婚。嘉定廖氏为江南世家,科举蝉联,人才辈出。陆、廖两家累代联姻。
光绪二年(1876年)26岁的陆宝忠科考中进士。先后授庶吉士、编修、湖南督学使,后历任少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兵部右侍郎、顺天学政。他疏请整顿教育,广设学堂,被朝廷采纳并付诸实施。三十一年,又疏请设立文部,管理自京师大学堂、译学馆以下的各省学堂。他主张加强职业教育,多设商、农、工、蚕、林学等科目,使青少年学有一技之长。三十二年,任礼部尚书。三十三年,御史赵启霖因谏被革职,他十分同情,疏请朝廷应广开言路,严禁党援,使更多的忠良能为国效力。
陆宝忠隶籍江南,少年得志,长期供职翰林院,自身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交游皆清华上选、文人墨客,彼此以砥砺品节相勉,基本属于清流一类人物。他和袁世凯还是亲家,儿子娶了袁世凯五姨太生的五女儿袁季祯,也是袁世凯得政笼络对象之一。他的人生有个污点,就是陆宝忠有吸食鸦片积习,朝命严饬戒断,他用了三年来戒烟,于光绪三十四年正月才陈明戒烟净尽。复职后不久病卒于北京,谥文慎,享年59岁。

王清穆(1860-1941),男,字希林,号丹揆、晚号农隐老人,江苏崇明(今上海崇明)人。先祖于乾隆中从南京随宦迁至本县,居城内。1883年(清光绪十四年)王清穆中举人。两年后得进士,在户部任职。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在译署兼职。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任外务部官员。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任商部左丞,次年奉命考察东南7省商务,支持华侨于广东筑新宁铁路。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王代理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监督。翌年回部,升右丞,因遭袁世凯妒忌贬直隶臬司(按察使),乃弃官回家。

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汉族,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人,死后归葬江阴。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
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
他热心公益,积极赈灾,创造性地用以工代赈方法疏浚了山东小清河。盛宣怀一生经历传奇,成就不凡,创办了许多开时代先河的事业,涉及轮船、电报、铁路、钢铁、银行、纺织、教育诸多领域,影响巨大,中外著名,垂及后世。

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号蔚芝,晚号茹经,清同治四年 (1865年) 十月十六日生于江苏太仓,民国元年(1912年) 定居无锡。著名教育家、工学先驱、国学大师。
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官至清农工商部左侍郎兼署理尚书。后退出政坛,潜心从事教育事业。曾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 及“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前身)监督(校长),创办私立无锡中学(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前身)及无锡国专(苏州大学前身)。
1954年4月在上海病逝,终年90岁。著作有《茹经堂文集》《十三经提纲》《国文经纬贯通大义》《茹经先生自订年谱》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封面至第2叶天头虫蛀,轻微伤字。
卷末9叶至封底书口虫蛀,倒数第二页略有伤字,余诸叶虽虫蛀未伤字。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