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教育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
¥
18
4.0折
¥
45
九品
仅1件
作者方建锋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23-3
上书时间2023-10-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方建锋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5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11967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9页
-
字数
224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紧扣“实质非理性”概念,对概念本身进行了解析和梳理,由此对现代教育内容、形式、理论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试图提出解决方案。全书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理性和合理性的概述,探讨现代社会追求合理性行为带来的非理性结果,偏重于哲学思辨。第二部分是现代教育中的非理性现象的梳理分析,对现代教育中存在的注重形式教育而忽视能力培养等弊病进行了批判。第三部分是如何走出困境的讨论。引用生活世界等理论,试图为走出困境找到理论上的出路。
- 【作者简介】
-
方建锋,教育学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为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规划、教育认证评估。先后承担了上海市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对民办教育机构实行营利非营利分类管理的制度架构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公立学校转制中小学未来发展走向的政策研究》、教育部《民办教育2020年、2030年分阶段战略规划研究》、《中国特色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基本制度安排》等十数项课题。
- 【目录】
-
序•教育的异化和学校的未来(杨东平)1
导言1
一、 教育困惑1
(一) 我们为什么如此依恋学校?1
(二) 学校教育培养出了什么样的学生?5
(三) 为什么对学校教育的种种改革不尽如人意?9
二、 已有研究10
(一) 反思性教学的启示10
(二) 麦当劳化社会的启示11
(三) 非学校化思想的启示12
三、 基本立场13
(一) 社会实践的立场13
(二) “个体人”的立场15
(三) 坚持理性的立场15
四、 研究框架16
第一章 合理性概述19
一、 世界祛除巫魅20
(一) 祛除巫魅的特征20
(二) 从“神义论”到“人义论”的后果21
二、 理性的力量23
(一) 祛除巫魅的手段:理性23
(二) 对理性的拓展认识26
三、 社会行动领域中的合理性27
(一) 合理性的内涵27
(二) 合理性与理性的关系28
(三) 对合理性的拓展认识29
(四) 理性与合理性对比联系33
四、 合理性行动的类型35
(一) 工具合理性行动与价值合理性行动36
(二) 形式合理性行动与实质合理性行动38
(三) 形式合理性中的实质非理性39
五、 合理性思想的拓展认识42
(一) “传统”与“现代”的对立?42
(二) 价值选择存而不论?44
(三) 理性始终是一种工具44
第二章 合理性的时代46
一、 形式合理性的时代47
(一) 在主观意识领域的体现47
(二) 在客观制度层面的体现51
二、 实质非理性的时代54
(一) “进步”观念中的实质非理性55
(二) “人”的实质非理性58
三、 对实质非理性的态度62
(一) 对理性的批判62
(二) 代表性的观点63
(三) 对实质非理性的态度65
第三章 现代教育内容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68
一、 现代教育内容的特征69
(一) 从培养上帝的奴仆转向培养人69
(二) 从人文教育走向实业教育70
(三) 以学科教学为形式,以全体学生为对象71
二、 现代教育内容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分析73
(一) 智育内容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73
(二) 德育内容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81
三、 逻辑的世界不等于世界的逻辑88
第四章 现代教育形式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91
一、 现代教育形式的特征92
(一) 微观领域中班级授课制盛行92
(二) 宏观领域内制度化教育形成94
二、 现代教育形式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分析96
(一) 共同价值体系的实质非理性96
(二) 价值制度化中的实质非理性99
(三) 价值量化中的实质非理性104
(四) 教育职能形式中的实质非理性106
三、 另一种视角的现代教育113
(一) 现代教育合法性的获得113
(二) 本质上是一种规训的体系117
(三) 教育的不平等121
(四) 体系化现代教育的负面后果122
第五章 现代教育理论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127
一、 教育理论的现状128
(一) 现代教育理论的取向128
(二)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32
二、 现代教育理论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分析134
(一) 追求普遍规律中的实质非理性134
(二) 追求技术操作中的实质非理性138
(三) 研究人员科层化中的实质非理性141
三、 自然科学的标准不适用于教育理论142
(一) 研究的取向不同142
(二) 与价值的关系不同143
(三) 知识的性质不同143
(四) 规律的性质不同144
第六章 走出实质非理性困境的尝试145
一、 教育内容的重建:寻找教育的意义基础146
(一) 生活世界对合理化世界的融解147
(二) 来源并超越于日常生活152
(三) 以生活世界为教育的意义基础153
二、 教育形式的重建:走向学习化的社会155
(一) 开放的教育155
(二) 互惠的教育159
(三) 重构师生角色161
(四) 再提家庭教育171
三、 教育理论的重建:改变教育研究的取向174
(一) 跨学科取向177
(二) 日常生活取向178
(三) 具体实践的取向180
结语:一部分人的自由183
主要参考文献195
跋20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