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
  • 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
  • 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

45 3.5折 128 九品

仅1件

江苏徐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益群、高殿荣 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3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82-4

上书时间2023-06-23

江南之路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益群、高殿荣 编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3
  • 版次 1
  • ISBN 9787122061966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979页
  • 字数 160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是在吸收、综合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并根据最新液压国家标准,融合了作者们多年来从事液压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具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查找方便等特点。
  手册共分六篇,内容涉及液压工程师常用的设计资料,液压介质的分类、代号、性质和选用,各种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典型产品、加工工艺、拆装方法及注意事项,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步骤及设计实例,液压系统的安装、冲洗、调试、常见故障及诊断排除,液压系统的检测和测试常用的传感器及测量装置的基本原理、使用特点以及各类液压元件的测试回路、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等。
  本手册可供从事液压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以及液压设备的制造、使用、维护、管理、监测与检测等工作的液压工程师使用,也可供工科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在项目设计、实践时使用。
【作者简介】
王益群,燕山大学原校长,长期从事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燕山大学液压教研室主任(1977)系主任(1988)、副校长(1992)、校长(1995~2003)、副教授(1982)、教授(1985)博导(1993~现在);

曾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主任(2002~2006)、荣誉主任(2006~现在);

浙江大学流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现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专家(2004~现在),机械工程学报等7家杂志编委;

主持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国家自然基金5项,国家重点攻关项目3项,主持完成企业横向课题20多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省部级一、二、三等奖7项;发表论文207篇,被三大检索收录84篇(次);

培养博士后4人,博士生22人,硕士生30多人。
【目录】
第1篇常用设计资料
第1章常用液压国家标准2
1常用液压术语2
1.1基本术语2
1.2液压泵的术语3
1.3液压马达和缸的术语3
1.4液压阀的术语4
1.5液压辅件及其他专业术语5
2液压图形符号7
2.1常用液压图形符号7
2.2液压图形符号绘制规则16
3常用液压标准18
3.1液压系统及元件公称压力系列18
3.2液压泵及马达公称排量系列19
3.3液压油口螺纹连接系列19
3.4液压系统硬管外径和软管内径系列19
3.5液压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系列19
3.6液压缸活塞行程系列20
3.7液压元件清洁度指标20
3.8液压阀油口、底板、控制装置和电磁铁的标识21
4常用液压公式22

第2章液压流体力学常用计算公式及资料23
1流体静力学23
1.1作用于静止流体上的力23
1.1.1质量力23
1.1.2表面力23
1.2流体静压力及其特性24
1.2.1压力24
1.2.2流体静压力的特性24
1.3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24
1.4压力的度量标准及测量24
1.5静止流体对固体壁面的作用力25
1.5.1静止流体对平面壁的总压力25
1.5.2静止流体对曲面壁的总压力26
2流体运动学基础27
2.1研究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28
2.1.1拉格朗日法28
2.1.2欧拉法28
2.2流体运动中的基本概念28
2.2.1定常流动与非定常流动28
2.2.2一维流动、二维流动、三维流动28
2.2.3迹线与流线28
2.2.4流管与流束28
2.2.5过流断面、流量和平均流速29
2.3连续性方程29
3流体动力学29
3.1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30
3.2实际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30
3.3系统中有流体机械的伯努利方程31
3.4恒定流动动量方程31
4流体在管路中的流动32
4.1管路中流体流动的两种状态32
4.1.1层流和紊流32
4.1.2基本概念32
4.2管道中的压力损失33
4.2.1沿程压力损失33
4.2.2局部压力损失34
4.2.3局部阻力系数34
4.3总能量损失37
5圆管紊流37
5.1紊流的速度结构、水力光滑管和水力粗糙管37
5.1.1紊流的速度结构37
5.1.2水力光滑管和水力粗糙管38
5.1.3流速分布38
5.1.4切应力38
5.2管路计算38
5.2.1水力短管与水力长管38
5.2.2串联管路39
5.2.3并联管路39
6孔口及管嘴出流40
6.1薄壁孔口和厚壁孔口40
6.2大孔口和小孔口40
6.3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40
7缝隙流动41
7.1壁面固定的平行缝隙中的流动41
7.2壁面移动的平行平板缝隙流动41
7.3环形缝隙中的流体流动42
7.4平行平板间的径向流动42
8液压冲击43

第3章液压基本回路44
1概述44
2液压源回路44
2.1定量泵—溢流阀液压源回路44
2.2变量泵—安全阀液压源回路45
2.3高低压双泵液压源回路45
2.4多泵并联供油液压源回路46
2.5闭式系统液压源回路46
2.6辅助泵供油液压源回路46
2.7辅助循环泵液压源回路47
3压力控制回路47
3.1调压回路47
3.2减压回路48
3.3增压回路48
3.4保压回路49
3.5卸荷回路50
3.6平衡回路51
3.7缓冲回路52
3.8卸压回路52
4速度控制回路52
4.1节流调速回路53
4.2容积式调速回路54
4.3容积节流调速回路55
4.4增速回路55
4.5减速回路56
4.6二次进给回路57
4.7比例阀连续调速回路58
5同步控制回路58
5.1机械同步回路58
5.2流量控制同步回路59
5.3容积控制同步回路59
6方向控制回路60
6.1换向回路60
6.2锁紧回路61
6.3顺序动作回路62
7液压马达回路63
7.1马达制动回路63
7.2马达浮动回路63

第2篇液压介质
第1章液压介质的分类与性质66
1液压介质的分组、命名与代号66
1.1液压介质的分组66
1.2液压介质的命名66
2液压介质的性质67
2.1密度67
2.2黏度及黏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67
2.2.1黏度67
2.2.2黏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67
2.3可压缩性与膨胀性67
2.3.1体积压缩系数67
2.3.2液压介质的体积模量68
2.3.3含气液压介质的体积模量68
2.3.4液压介质的热膨胀性68
2.4比热容68
2.5含气量、空气分离压、饱和蒸气压69
2.5.1含气量69
2.5.2空气分离压69
2.5.3饱和蒸气压69
2.5.4热导率69
2.5.5闪点69
2.5.6倾点70
2.5.7中和值70
2.5.8腐蚀70
3液压介质的性能要求及选择70
3.1液压介质的性能指标70
3.1.1黏性70
3.1.2润滑性70
3.1.3氧化安定性70
3.1.4剪切安定性71
3.1.5防锈性和耐腐蚀性71
3.1.6抗乳化性71
3.1.7抗泡沫性71
3.1.8对密封材料的相容性71
3.1.9其他要求71
3.2常用液压油品种简介71
3.2.1LHL液压油71
3.2.2LHM液压油71
3.2.3LHR液压油72
3.2.4LHG液压油72
3.2.5LHV液压油72
3.3液压介质的常用添加剂72
3.3.1增黏剂72
3.3.2降凝剂72
3.3.3抗磨剂72
3.3.4抗泡剂72
3.3.5乳化剂72
3.3.6抗氧剂73
3.3.7防锈剂73

第2章液压介质的选用与污染控制74
1液压介质的选用和更换74
1.1选用原则74
1.2品种选用74
1.2.1工作油温74
1.2.2工作压力75
1.2.3工作环境75
1.2.4液压泵类型75
1.2.5与材料的适应性75
1.3液压油(液)的更换75
2液压介质的污染控制76
2.1污染物种类及来源76
2.2油液污染的危害76
2.3油液的污染控制76
2.3.1油液污染度测定76
2.3.2油液的污染控制78
2.4液压介质的使用与维护79

第3篇液压产品
第1章液压泵82
1液压泵的分类82
2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计算公式82
2.1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82
2.2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83
3液压泵的技术性能和参数选择84
3.1液压泵的技术性能和应用范围84
3.2液压泵参数的选择84
4齿轮泵85
4.1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86
4.2齿轮泵的加工工艺及拆装方法、注意事项88
4.2.1齿轮的加工88
4.2.2泵体和泵盖的加工88
4.2.3齿轮泵的拆装方法与注意事项89
4.3齿轮泵产品89
4.3.1齿轮泵产品技术参数总览89
4.3.2CB型齿轮泵90
4.3.3CBB型齿轮泵91
4.3.4CBFE型齿轮泵94
4.3.5CBFF型齿轮泵97
4.3.6CBG型齿轮泵99
4.3.7P系列齿轮泵104
4.3.8NB型内啮合齿轮泵107
5叶片泵111
5.1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111
5.1.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111
5.1.2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112
5.2叶片泵的加工制造工艺及拆装方法、注意事项113
5.2.1叶片113
5.2.2转子113
5.2.3定子113
5.2.4配油盘113
5.2.5叶片泵的拆装方法与注意事项114
5.3叶片泵产品114
5.3.1叶片泵产品技术参数总览114
5.3.2YB1型叶片泵114
5.3.3YB型车辆用叶片泵117
5.3.4PV2R型低噪声叶片泵117
5.3.5PFE型柱销式叶片泵123
5.3.6YBX型限压式变量叶片泵129
5.3.7V4型变量叶片泵134
6柱塞泵137
6.1柱塞泵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137
6.1.1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137
6.1.2斜轴式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137
6.1.3径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138
6.2柱塞泵的加工制造工艺及拆装方法、注意事项138
6.2.1内、外球面的加工138
6.2.2主轴的加工139
6.2.3配油盘和缸体的加工139
6.2.4壳体的加工139
6.2.5柱塞泵的拆装方法与注意事项139
6.3柱塞泵产品140
6.3.1柱塞泵产品技术参数总览140
6.3.2CY141B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141
6.3.3A2F型斜轴式轴向柱塞泵142
6.3.4A7V型斜轴式变量柱塞泵149
6.3.5ZB型斜轴式轴向柱塞泵156
6.3.6JB※型径向变量柱塞泵158
6.3.7A10V型通轴式轴向柱塞泵159
6.3.8RK型径向柱塞泵164
6.3.9SB型手动泵164

第2章液压马达167
1液压马达的分类167
2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167
2.1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167
2.2液压马达的计算公式168
3液压马达产品技术参数概览168
4齿轮马达169
4.1CMG4型齿轮马达170
4.2CMK型齿轮马达171
4.3GM5型齿轮马达171
5叶片马达172
5.1YM型中压叶片马达172
5.2YM型中高压叶片马达173
5.3YM※型低速大扭矩叶片马达174
6轴向柱塞马达175
6.1ZM型轴向柱塞马达175
6.2ZM型斜轴式轴向柱塞马达176
6.3A6V型斜轴式变量柱塞马达176
7曲柄连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177
8静力平衡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179
8.11JM型静平衡径向柱塞马达179
8.22JM型变量静平衡径向柱塞马达180
9多作用内曲线马达181
10摆动液压马达182
10.1摆动液压马达的分类182
10.2摆动液压马达的常用计算公式183
10.3摆动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及特点183
10.4摆动液压马达产品介绍183
10.5摆动液压马达的选用原则183
11液压马达的选择184

第3章液压缸186
1液压缸的类型186
2液压缸的基本参数187
3液压缸的安装方式192
4液压缸的主要结构、材料及技术要求198
4.1缸体198
4.1.1缸体材料198
4.1.2对缸筒的要求198
4.2缸盖198
4.3缸体端部连接形式199
4.4活塞204
4.4.1活塞材料204
4.4.2活塞的尺寸和公差204
4.4.3活塞的密封205
4.5活塞杆206
4.5.1活塞杆材料206
4.5.2活塞杆的技术要求210
4.6活塞杆的导向、密封和防尘213
4.6.1导向套的材料213
4.6.2技术要求213
4.6.3活塞杆的密封213
4.6.4活塞杆的防尘213
4.7液压缸的缓冲装置217
4.8液压缸的排气装置218
5液压缸的设计计算218
5.1液压缸的设计计算218
5.2液压缸性能参数的计算219
5.2.1压力220
5.2.2流量220
5.2.3运动速度220
5.2.4速比221
5.2.5行程时间221
5.2.6推力和拉力221
5.2.7功和功率221
5.3液压缸主要几何参数的计算222
5.3.1液压缸内径D的计算222
5.3.2活塞杆直径d的计算222
5.3.3液压缸活塞行程S的计算222
5.3.4液压缸缸筒长度L1的确定222
5.3.5最小导向长度H的确定223
5.4液压缸结构参数的计算224
5.4.1液压缸缸筒壁厚δ的计算224
5.4.2端盖厚度h的计算224
5.4.3缸底厚度的计算226
5.4.4液压缸油口尺寸的确定226
5.5液压缸的连接计算227
5.5.1活塞杆连接螺纹的计算227
5.5.2活塞杆卡键连接强度的计算227
5.5.3缸盖内部连接强度的计算227
5.5.4缸盖外部连接强度的计算229
5.6活塞杆稳定性验算229
6液压缸标准系列230
6.1工程液压缸系列230
6.2冶金设备用标准液压缸系列240
6.2.1YHG1型冶金设备标准液压缸240
6.2.2ZQ型重型冶金设备液压缸250
6.2.3JB系列冶金设备液压缸255
6.2.4YG型液压缸259
6.2.5UY型液压缸266
6.3车辆用液压缸系列273
6.3.1DG型车辆液压缸273
6.3.2G※型液压缸276
6.4重载液压缸278
6.4.1CD/CG型液压缸278
6.4.2CG250、CG350等速重载液压缸291
6.5轻载拉杆式液压缸293
6.6带接近开关的拉杆式液压缸302
6.7伸缩式套筒液压缸303
6.8传感器内置式液压缸303
7液压缸的加工工艺与拆装方法、注意事项307
7.1活塞与活塞杆的加工307
7.1.1活塞的加工307
7.1.2活塞杆加工308
7.2缸体的加工308
7.2.1热轧管材的镗削加工工艺308
7.2.2冷拔管材珩磨工艺308
7.2.3国外现状308
7.3液压缸的拆装方法与注意事项309
7.3.1液压缸的拆卸309
7.3.2液压缸的安装310
8液压缸的选择指南312
8.1液压缸主要参数的选定312
8.2液压缸安装方式的选择313
8.3速度对选择液压缸的影响313
8.4行程对选择液压缸的影响314
8.5温度对选择液压缸的影响314
8.6工作环境对选择液压缸的影响315
8.7受力情况对选择液压缸的影响315
8.8选用液压缸时应注意密封件和工作油的影响316

第4章液压控制阀317
第5章液压辅件626
第6章液压站、油箱、管路及管件731

第4篇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第1章液压系统设计800
第2章典型设计及应用实例828

第5篇液压系统安装调试及故障处理
第1章液压系统的安装854
第2章液压系统的调试与维护864
第3章液压系统的故障处理872

第6篇检测与测试
第1章流体参数的测量894
第2章液压试验928
参考文献97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