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证据制度发展与适用
  • 刑事证据制度发展与适用
  • 刑事证据制度发展与适用
  • 刑事证据制度发展与适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刑事证据制度发展与适用

36 7.5折 48 九品

仅1件

江苏徐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樊崇义 著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0-9

上书时间2021-04-07

江南之路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樊崇义 著
  • 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5
  • 版次 1
  • ISBN 9787510904660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41页
【内容简介】
《刑事证据制度发展与适用》总结概括了我国刑事证据制度发展的最新成果,旨在引导司法实务部门正确理解和推广适用这些成果,同时可以为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完善刑事证据制度抛砖引玉。本书内容紧密结合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2010年“两个证据规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创新性,强调实用性。它从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新发展,“两个证据规定”的理解与适用,刑事诉讼法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意义,证人作证制度的进步,侦查讯问律师在场权的困惑,刑事证据概念和种类的新发展,刑事证明责任的确定,刑事证明标准的细化,刑事和解案件的证明标准,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初步形成,遏制刑讯逼供的机制,技术侦查、秘密侦查的法治化,电子数据的审查判断,专家证人制度的构建,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以及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证据的转化这十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最新发展成果,最后附上樊崇义教授主持的重大课题——“刑事证据规范化实证研究”的子课题之一——“言词证据采信规范化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以验证这些发展成果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作者简介】
樊崇义,1940年11月生,河南内乡县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留校从教至今。现任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该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有突出贡献政府津贴。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检察学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并兼该会侦查行为研究会会长,中国警察学会学术委员,北京市诉讼法学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曾任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任国家检察官学院、国家法官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纪委培训中心等院校兼职教授。樊崇义教授长期从事法学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中国司法制度”和“律师学”等课程。其科研成果丰硕,独著和合著作品2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多部著作获教育部、北京市科研奖。代表作有1991年出版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与评价》,2001年出版的《刑事诉讼法学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一等奖、教育部二等奖),2003年出版的《诉讼原理》被教育部指定为全国研究生专用教材,2004年出版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研究报告》(获北京市社科二等奖),2006年出版的《迈向理性刑事诉讼法学》(获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07年出版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理性思考》(获司法部第三届全国优秀教材科研成果二等奖),2009年出版的《侦查讯问程序改革实证研究》(获北京市社科一等奖)。其编著的《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学》教材被司法部、教育部命名为高等院校法学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十五”国家级教材。其主编的《诉讼法学文库》,已出版80余本,着力于发掘青年才俊和推介高水平的诉讼法学研究成果。在长期的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理论和实务研究中,樊崇义教授提出的许多学术成果和学术观点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在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他早在1996年就提出的证明标准上的“法律真实观”,在2000年提出的“诉讼认识论”和“刑事诉讼法律观的转型”,2002年提倡的“刑事诉讼人本主义”,还有他倡导的实证研究方法,即侦查讯问中的录音、录像和律师在场等三项制度等,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司法实务走向科学,走向民主均有指导作用。兰跃军(兰耀军),男,湖南东安人,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副教授。湘潭大学法学学士(199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硕士(2005年),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201O年)。主要研究兴趣是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和被害人学。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事被害人人权保障机制研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事侦讯与侦查程序”,出版专著《刑事讯问制度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先后在《现代法学》、《法律科学》、《法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篇。先后于2005年和2010年两次获得陈光中诉讼法学奖学金。
【目录】
第一章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新发展
一、证据概念和种类的发展和完善
二、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
四、证据适用规范中的程序法定

第二章"两个证据规定"理解与适用中的几个问题
一、从历史发展的高度认识"两个证据规定"
二、"两个证据规定"的程序价值
三、"两个证据规定"对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意义
四、被告方是否承担排除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
五、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阶段的非法证据问题
六、关于"非法证据"的科学界定问题

第三章刑事诉讼法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意义重大
第四章我国证人作证制度的进步与发展
第五章侦查讯问律师在场权的困惑
第六章刑事证据概念和种类的新发展
一、证据概念
二、证据种类

第七章刑事证明责任的确定
一、刑事证明责任的法理
二、刑事证明责任的性质
三、刑事证明责任的分类
四、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

第八章刑事证明标准的细化
一、刑事证明标准的哲理
二、刑事证明标准的性质
三、刑事证明标准的种类
四、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第九章刑事和解案件的证明标准
一、刑事和解案件的证明标准不同于一般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
二、刑事和解案件的证明标准--盖然性标准
三、刑事和解案件的证明方法--自由证明

第十章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法律明文规定的证据规则
二、法律体现出来的证据规则

第十一章遏制刑讯逼供的机制
一、一项权利--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权利
二、一条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三、一种方法--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

第十二章技术侦查、秘密侦查的法治化
一、技术侦查、秘密侦查的概念
二、技术侦查、秘密侦查的实体限制
三、技术侦查、秘密侦查的程序控制

第十三章电子数据的审查判断
一、电子数据的概念和特征
二、电子数据的种类和表现形式
三、电子数据的证据价值
四、电子数据的审查判断

第十四章专家证人制度的构建
一、专家证人制度概念和特征
二、域外专家证人制度的考察
三、专家证人制度优缺点评析
四、我国引进专家证人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五、我国构建刑事专家证人制度的意义
六、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刑事专家证人制度

第十五章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
一、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难的原因分析
二、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作用和意义
三、《刑事诉讼法》对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

第十六章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证据的转化
一、行政执法证据和刑事证据的比较
二、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证据转化的价值
三、各类行政执法证据转化的适用规则
附:言词证据采信规范化实证研究
一、被告人供述与辩解采信的规范化
二、被害人陈述采信的规范化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