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平戛然而止 通往1914年之路 (加)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9787559853233
  • 和平戛然而止 通往1914年之路 (加)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9787559853233
  • 和平戛然而止 通往1914年之路 (加)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9787559853233
  • 和平戛然而止 通往1914年之路 (加)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9787559853233
  • 和平戛然而止 通往1914年之路 (加)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978755985323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和平戛然而止 通往1914年之路 (加)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9787559853233

正版库存书,内页全新,个别书籍封面略有磨损

96.99 6.6折 148 全新

库存44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加)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53233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48元

货号1202761156

上书时间2024-04-10

智慧老头的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Margaret MacMillan),杰出史学家,历史研究及国际关系领域的领军人物,现为牛津大学教授。
麦克米伦的曾外祖是“一战”时英国名相劳合·乔治,她的多部作品也与其外祖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曾获塞缪尔·约翰逊奖、达夫·库珀奖、赫塞尔-蒂尔特曼奖等众多奖项。
著作《历史的运用与滥用》备受赞誉,获历史学教授罗新郑重推荐。"

目录
导论 战争还是和平?

第一章 1900年的欧洲

第二章 大不列颠与光荣孤立

第三章 “顽童为王,国家之祸!”

第四章 德国的“世界政策”

第五章 无畏战舰:英德海军竞赛

第六章 不般配的盟友:英法协约

第七章 熊与鲸

第八章 尼伯龙根的忠诚

第九章 希望、恐惧、观念与未言明的假设

第十章 和平之梦

第十一章 考虑战争

第十二章 制订计划

第十三章 危机上演

第十四章 波斯尼亚危机

第十五章 纷争不断的1911年

第十六章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第十七章 欧洲最后数月的和平

第十八章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第十九章 欧洲协调的终结

第二十章 欧洲和平的最后一周

尾声 战争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今天的世界酷似“一战”前的欧洲;举手投降并说大战是不可避免的,这很容易,但也很危险。欧洲是如何走到1914年夏天那个战争比和平更有可能的境地的?那些决策者行事时都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们没像之前那样把局势往回拉一下?或者,换句话说,为什么和平戛然而止?战争,当它最终到来之时,所有人都惊骇莫名;但“一战”绝不是稀里糊涂发生的。无论帝王君主、官员政客,还是普罗大众,人人都想利用战争,人人都在制造危机。各国政要复杂多变的性格和动机、日益兴起的民族主义、威胁日盛的军备竞赛,以及不断变化的联盟体系,终结了长久的和平,带来了一场改变欧洲和世界的战争。本书意在述说百余年前的欧洲是如何从太平盛世迅速堕入战争深渊,并力图找出那些缩小选择余地的关键转折点。

主编推荐
"《和平戛然而止》必成世纪经典。
——《经济学人》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zui好的书。
——奥尔布赖特(美国第64任国务卿)

※“一战”起源的近期新解释,追问“战争的责任”而非“战争的罪过” 
德皇威廉二世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吗?
同盟国应该为战争爆发负全责吗?
大战是缔结同盟、军备竞赛以及秘密外交等造成的?
基于近期新的开放档案和文献资料,《和平戛然而止》为“一战”起源给出了新的解释:
麦克米伦不谈论战争的“罪过”,她展示的是少数几个作出决策的领导人所处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以及他们的心理动机。没有人故意制造一场欧洲战争,但每个国家的领导人都负有战争的“责任”。
※精准共情,细腻推敲,走入大变局中权势人物的内心,一窥他们的纠结与渴望
在德国,有善变的德皇威廉二世和总参谋长小毛奇;
在奥匈帝国,弗朗茨·约瑟夫皇帝试图通过纯粹的努力,延缓帝国即将到来的混乱;
在俄罗斯,有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妻子;
在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首相阿斯奎斯,以及积极倡导与德国开展军备竞赛的海军上将费舍尔;
他们共同将欧洲大陆推向了陆地和海洋的对抗……
※重新发现希望之火,乱世中也曾有强劲的维系和平之力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他把自己的财富捐赠给了促进国与国相互谅解的事业;
作家和活动家祖特纳,她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女性;
还有彬彬有礼的世界主义者哈里·凯斯勒伯爵,他注意到许多早期的迹象,表明欧洲发生了一些激动人心的事情……
※20幅时政漫画,37张历史照片,立体呈现大战前欧洲的盛世与暗涌
公众舆论的影响力日盛,大众媒体煽风点火,
民族主义情绪日渐高涨,国与国的猜忌与疑虑日甚一日……
借助当时的讽刺漫画、实况照片,
亲临历史现场,感受大战前的气氛、情绪,感受历史的肌理与温度。
※《纽约时报书评》《经济学人》年度好书,牛津大学权威历史学家麦克米伦重磅新作"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