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影像技术学第4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医学影像技术学第4版

18.98 1.6折 118 八五品

库存4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余建明、李真林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

版次0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21

久品纸墨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余建明、李真林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1
  • 版次 01
  • ISBN 9787030551511
  • 定价 1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576页
  • 字数 110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本科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临床实用为目的,强调实用性,避免与临床脱节。全书分为九篇三十七章,第一篇为总论,第二篇为PACS技术与图像打印技术,第三篇为普通数字X线成像技术,第四篇为CT成像技术,第五篇为SDA成像技术,第六篇为MR成像技术,第七篇为超声成像技术,第八篇为核医学成像技术,第九篇为放射治疗技术。全面介绍了影像技术学科全系的基本知识内涵和基本的从业技能。本书以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学科体系的大影像学观为出发点,在重点叙述各种影像设备构造原理、检查技术方法和图像质量控制,注重影像技术各个亚专业之间的融合,拓宽了专业口径,淡化了学科意识。《BR》  本次改版,添加了CT和MR等影像技术亚学科许多新的理论和检查技术,增加了学生目前必须掌握的放射治疗学技术,删除了临床不用或少用的医学技术。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X线成像的物理基础 1
第一节 X线产生及其特性 1
第二节 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4
第二章 数字X线成像基础 7
第一节 数字图像的特征 7
第二节 数字图像的形成 9
第三节 数字图像的处理 10
第四节 数字图像显示技术 19
第五节 数字图像的评价 20
第六节 计算机辅助诊断 23
第三章 X线防护 25
第一节 X线对人体的危害 25
第二节 X线的防护要求 27
第三节 常用的辐射量及其单位 28
第四章 对比剂 30
第一节 X线对比剂 30
第二节 MR对比剂 33
第三节 超声对比剂 35
第五章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及应用评价 38
第一节 CR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38
第二节 DR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39
第三节 CT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40
第四节 DSA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42
第五节 MR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43
第六节 超声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44
第七节 核医学的发展及应用评价 46
第六章 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47
第一节 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特点 47
第二节 胸部 48
第三节 腹部 49
第四节 骨与关节 51
第五节 中枢系统与头颈部 52
第二篇 PACS技术与图像打印技术
第七章 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54
第一节 PACS的发展与组成 54
第二节 PACS的运行 64
第三节 国际标准和规范 71
第四节 PACS的临床应用 73
第五节 PACS的进展和应用评价 74
第八章 医学图像打印 77
第一节 概述 77
第二节 激光照片打印技术 78
第三节 热敏成像技术 82
第四节 喷墨打印成像技术 84
第五节 自主胶片打印技术 87
第三篇 普通数字X线成像技术
第九章 X线摄影检查技术 91
第一节 X线摄影的基础知识 91
第二节 X线摄影条件 96
第三节 普通X线设备 98
第四节 CR成像技术 101
第五节 DR成像技术 107
第六节 乳腺X线摄影 115
第七节 口腔X线摄影 120
第八节 普通数字X线图像质量控制 122
第十章 X线造影检查 129
第一节 消化道造影检查 129
第二节 其他部位造影检查 130
第十一章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132
第一节 头部X线摄影 132
第二节 脊柱与骨盆X线摄影 134
第三节 四肢X线摄影 142
第四节 胸腹部X线摄影 154
第四篇 CT成像技术
第十二章 CT构造与成像原理 158
第一节 CT的基本构造及附属设备 158
第二节 CT成像基础 162
第三节 单层螺旋CT的成像原理 163
第四节 多层螺旋CT的成像原理 164
第五节 CT技术的新进展 166
第十三章 CT扫描技术 167
第一节 CT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167
第二节 扫描方法 170
第十四章 CT质量控制 174
第一节 CT图像质量控制 174
第二节 CT性能指标及检测 178
第十五章 CT检查技术 180
第一节 扫描前准备 180
第二节 颅脑CT检查技术 180
第三节 鞍区CT检查技术 183
第四节 眼部CT检查技术 183
第五节 耳部CT检查技术 184
第六节 鼻与鼻窦CT检查技术 184
第七节 颌面部CT检查技术 185
第八节 咽喉部CT检查技术 186
第九节 颈部CT检查技术 187
第十节 胸部CT检查技术 188
第十一节 先天性心脏病CT扫描技术 191
第十二节 冠状动脉CT扫描技术 192
第十三节 肺静脉与左心房CT扫描技术 198
第十四节 腹部CT扫描技术 199
第十五节 盆腔CT扫描技术 203
第十六节 脊柱CT扫描技术 204
第十七节 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技术 205
第十八节 CT介入技术 209
第五篇 DSA成像技术
第十六章 DSA设备及成像原理 211
第一节 DSA设备的构造及其特性 211
第二节 DSA成像原理 215
第三节 DSA信号与图像采集 217
第四节 DSA成像方式与时间减影方式 218
第五节 DSA图像处理 220
第六节 DSA图像质量控制 220
第七节 DSA特殊成像技术 222
第十七章 介入放射学 226
第一节 介入放射学发展与应用评价 226
第二节 介入放射学的器械 227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相关技术 229
第四节 介入放射学并发症及处理 231
第十八章 DSA的临床检查技术 234
第一节 检查前准备 234
第二节 头颈部DSA技术与介入治疗 235
第三节 胸部DSA技术与介入治疗技术 245
第四节 心脏与冠状动脉DSA技术与介入治疗 248
第五节 腹部DSA技术与介入治疗 258
第六节 盆腔DSA技术与介入治疗 269
第七节 四肢DSA技术与介入治疗 270
第六篇 MR成像技术
第十九章 MR构造与成像原理 277
第一节 MR成像仪的构造及其特性 277
第二节 MR成像的物理学基础 281
第三节 MR图像重建原理 286
第二十章 MR成像的脉冲序列 290
第一节 脉冲序列的构成、表达与分类 290
第二节 脉冲序列的参数及其意义 291
第三节 图像对比度与加权 293
第四节 自旋回波序列 295
第五节 梯度回波脉冲序列 300
第六节 反转恢复和快速反转恢复序列 304
第七节 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306
第八节 基于螺旋桨技术的快速自旋回波及快速反转恢复序列 307
第九节 三维成像及其脉冲序列 309
第二十一章 MR特殊成像技术 311
第一节 MR血管成像 311
第二节 MR水成像 314
第三节 MR功能成像 317
第四节 磁敏感加权成像 321
第五节 MR波谱成像 322
第六节 MR饱和成像技术 324
第七节 预脉冲获得图像对比的序列设计 325
第八节 MR辅助成像技术 330
第九节 MR介入与分子影像学 331
第二十二章 MR图像质量控制 333
第一节 概述 333
第二节 MR成像参数间相互影响 333
第三节 MR成像伪影 334
第二十三章 MR临床检查技术 338
第一节 MR检查准备 338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MR扫描技术 339
第三节 脊柱与脊髓MR扫描技术 352
第四节 五官及颈部MR扫描技术 358
第五节 呼吸系统MR扫描技术 365
第六节 循环系统MR扫描技术 368
第七节 消化系统MR扫描技术 379
第八节 泌尿生殖系统MRI技术 383
第九节 四肢关节及软组织MR扫描技术 386
第十节 外周血管 392
第十一节 外周神经成像技术 393
第十二节 MR成像技术的新进展 396
第七篇 超声成像技术
第二十四章 超声设备与成像基础 398
第一节 超声设备的构造及其特性 398
第二节 超声成像物理基础 400
第三节 超声成像原理 403
第四节 超声图像质量控制 406
第五节 超声图像的命名 409
第二十五章 心脏超声检查技术 412
第一节 经胸壁常规超声心动图 412
第二节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 417
第三节 三维超声心动图 420
第四节 心脏声学造影 421
第五节 负荷超声心动图 423
第六节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425
第七节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426
第二十六章 胸腹部超声检查技术 427
第一节 胸壁与胸腔超声检查技术 427
第二节 肺部与纵隔的超声检查技术 427
第三节 肝脏 428
第四节 胆道系统超声检查技术 429
第五节 胰腺超声检查技术 431
第六节 脾脏超声检查技术 432
第七节 胃肠道超声检查 433
第八节 腹壁、腹腔、腹膜及腹膜后超声检查技术 435
第九节 泌尿系统、肾上腺超声检查技术 435
第十节 妇科超声检查技术 437
第十一节 产科超声检查技术 439
第二十七章 浅表器官及血管超声检查技术 443
第一节 眼部超声检查技术 443
第二节 涎腺超声检查技术 444
第三节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超声检查技术 444
第四节 乳腺超声检查技术 444
第五节 浅表淋巴结超声检查技术 445
第六节 阴囊超声检查技术 445
第七节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技术 446
第八节 腹部血管检查技术 448
第九节 肢体血管超声检查技术 449
第二十八章 介入超声 451
第一节 仪器设备 451
第二节 无菌原则 452
第三节 技术原则 452
第四节 常用介入超声操作技术 453
第八篇 核医学成像技术
第二十九章 核医学设备及显像原理 457
第一节 核医学主要设备的构造及其特性 457
第二节 核医学显像原理 465
第三节 核医学显像特点 468
第四节 成像参数选取原则 468
第三十章 核医学显像技术 471
第一节 核医学显像类型 471
第二节 核医学图像分析 472
第三十一章 常见的核医学显像方法 475
第一节 脑血流灌注显像 475
第二节 甲状腺静态显像 477
第三节 心肌灌注显像 479
第四节 胃肠道出血显像 484
第五节 异位胃黏膜显像 486
第六节 肝胆动态显像 487
第七节 肺灌注显像 488
第八节 肺通气显像 491
第九节 骨显像 493
第十节 骨髓显像 496
第十一节 肾动态显像 497
第十二节 18F-FDG肿瘤代谢显像 498
第三十二章 核医学图像质量控制 501
第一节 放射性示踪药物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501
第二节 核医学显像仪器的质量控制 502
第九篇 放射治疗技术
第三十三章 放射治疗设备 505
第一节 模拟定位设备 505
第二节 放射治疗设备 507
第三节 近距离放疗设备 516
第三十四章 模拟定位技术 518
第一节 体位固定技术 518
第二节 模拟定位技术 521
第三十五章 治疗计划设计 527
第一节 治疗计划系统 527
第二节 靶区体积定义 528
第三节 计划设计及评估中的剂量参数 529
第四节 外照射临床计划设计 531
第五节 近距离放疗计划设计 535
第六节 治疗计划优化设计和计划评估 537
第三十六章 放射治疗技术 539
第一节 固定源皮距照射技术 539
第二节 等中心照射技术 541
第三节 调强放射治疗技术 542
第四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