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发育、萌发和休眠的生理第三版
¥
123
9.6折
¥
12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莫蓓莘 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3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8-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莫蓓莘 译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8
-
版次
3
-
ISBN
9787030533333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6页
-
字数
43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种子:发育、萌发和休眠的生理(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补充了领域内**的研究进展,全面且系统地介绍了种子发育、萌发和休眠的生理。既含有比较基础的种子生物学知识,有助于领域内的初学者能较好地理解,也详细介绍了一些能体现目前种子生物学前沿水平的研究结果,使领域内的专家们受益。
- 【目录】
-
前言
第1章 种子的结构和组成 1
1.1 引言 1
1.2 种子的结构 2
1.2.1 胚 3
1.2.2 非胚性的贮藏组织 5
1.2.3 种皮 5
1.3 种子的贮藏物 6
1.3.1 糖类 8
1.3.2 油脂(中性脂肪) 12
1.3.3 蛋白质 14
1.3.4 植酸钙镁 20
1.3.5 其他组分 21
参考文献 23
第2章 种子的发育与成熟 25
2.1 受精 25
2.2 胚胎发生和贮藏组织的形成 26
2.2.1 胚胎组织 26
2.2.2 胚乳 29
2.2.3 种皮 31
2.3 种子发育的调节 33
2.3.1 植物激素 33
2.3.2 胚胎极性和模式 35
2.3.3 发育期间脱落酸的浓度及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 38
2.3 4 种子成熟的调控 41
2.3.5 胚乳发育的表观遗传调控 43
2.3 6 种皮发育及其与胚乳和胚的相互作用 44
2.3.7 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单性生殖 46
2.4 发育期间的萌发力 48
2.4.1 发育过程中的萌发力 48
2.4.2 早熟萌发:胎萌及穗发芽 51
2.4.3 收获前干燥对萌发力的影响 53
2.5 成熟干燥和萌发模式的转换 55
2.5.1 脱水耐受性的获得 55
2.5.2 与干燥相关的防护机制 56
2.5.3 复水期间的基因表达变化 61
2.6 晚熟和种子干燥 63
2.6.1 生理成熟与收获成熟 64
2.6.2 种子发育和种子晶质 66
2.6.3 成熟干燥和干燥种子的生物物理特性 68
参考文献 74
第3章 贮藏物的合成 77
3.1 谷类同化物和籽粒灌浆 77
3.1.1 贮藏物合成的营养来源 77
3.1.2 种子发育期的营养输入 79
3.1.3 影响种子产量和晶质的因素 83
3.2 贮藏组织中贮藏物的沉积 87
3.2.1 淀粉合成 89
3.2.2 非淀粉类多聚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93
3.2.3 三酷甘泊的合成 95
3.2.4 贮藏蛋白的合成 102
3.2.5 植酸钙镁的合成 111
3.2.6 非贮藏化合物成分的改良以提高营养价值 113
参考文献 115
第4章 萌发 118
4.1 种子萌发的定义和一般特征 118
4.2 萌发率的测定 119
4.3 吸胀作用 124
4.3.1 从土壤中吸水 124
4.3.2 阶段Ⅰ:吸胀作用和吸胀损伤 126
4.3.3 阶段Ⅱ:迟滞期 132
4.3.4 阶段Ⅲ:萌发的完成 132
4.3.5 吸胀动力学 133
4.4 呼吸作用:氧气消耗和线粒体形成 l34
4.4.1 途径和产物 l34
4.4.2 吸胀和萌发中的呼吸作用 l35
4.4.3 线粒体的形成和氧化磷酸化 l36
4.4.4 低氧条件下的呼吸作用 l38
4.5 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141
4.5.1 干燥种子和萌发中种子的转录组 141
4.5.2 处于萌发过程种子的蛋白质组 144
4.6 萌发的完成 146
4.6.1 胚的生长势与限制胚根伸出的外周组织 146
4.6.2 DNA合成和细胞分裂(细胞周期) 152
4.7 种子引发 154
参考文献 157
第5章 贮藏物的动员 161
5.1 幼苗的生长模式 161
5.2 贮藏物的动员 164
5.3 贮藏寡糖的分解代谢 165
5.4 淀粉分解代谢的途径 166
5.4.1 庶糖的合成 168
5.5 谷物中贮藏淀粉的动员 168
5.5.1 糊粉层中任淀粉酶及其他水解酶的合成和释放 169
5.5.2 淀粉分解及水解产物的利用 170
5.5.3 淀粉动员的激素调节 171
5.5.4 糊粉层及其他组织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177
5.6 双子叶植物中贮藏糖类的动员 178
5.6.1 无胚乳豆类的贮藏淀粉 178
5.6.2 有胚乳豆类的半纤维素的贮藏 179
5.6.3 其他含半纤维素的种子 181
5.7 贮藏三酰甘油的动员 182
5.7.1 油体中三酰甘油的动员 185
5.7.2 乙醛酸循环体的功能与形成 186
5.7.3 三酰甘油分解代谢产物的利用 190
5.8 贮藏蛋白的动员 191
5.8.1 萌发期间的蛋白质动员 191
5.8.2 谷物萌发后的蛋白质动员 192
5.8.3 双子叶植物萌发后的蛋白质动员 195
5.8.4 蛋白酶抑制物 199
5.8.5 双子叶植物幼苗对氨基酸的利用 199
5.9 植酸钙镁的动员 202
5.10 双子叶植物贮藏物动员的调控 203
5.10.1 具胚乳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贮藏物动员调控 204
5.10.2 无胚乳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贮藏物动员调控 206
参考文献 212
第6章 休眠和萌发调控 215
6.1 休眠的生物学意义 216
6.2 休眠的分类 217
6.3 休眠的机制 218
6.3.1 胚内部抑制萌发的因素 218
6.3.2 胚外周层对萌发的阻碍 221
6.4 胚发育不完全的原因 224
6.4.1 休眠种子的能量代谢 224
6.4.2 休眠的遗传调控 22币
6.5 启动休眠的环境因素 227
6.6 休眠的解除 230
6.6.1 激素信号的感知、传递及对休眠和萌发的作用 231
6.6.2 后熟作用 239
6.6.3 低温 241
6.6.4 温度对休眠的其他影响 243
6.6 5 光照 244
6.6.6 含有非渗透性种皮种子的休眠解除 250
6.6.7 利用化学物质解除休眠 252
参考文献 256
第7章 休眠和萌发的环境调控 260
7.1 种子传播和土壤种子库 260
7.1.1 土壤种子库 262
7.2 萌发的环境调控 263
7.2.1 水分 263
7.2.2 温度 270
7.2.3 光照 276
7 2.4 硝酸盐 280
7.2.5 氧气和其他气体 281
7.2.6 其他化学物质 283
7.3 次生休眠与季节变化 286
7.3.1 休眠循环 286
7.3.2 休眠循环的机制与模型 288
7.4 植物的生命周期、分布及来源对萌发的影响 290
7.4.1 植物的分布 290
7.4.2 季节性因素和开花时间的相互作用对休眠的影响 291
参考文献 293
第8章 寿命、储藏和劣变 295
8.1 古老种子 295
8.2 种子的储藏寿命 299
8.2.1 种子储藏期间生活力损失的模式 299
8.2.2 温度、含水量和种子寿命 303
8.2.3 储藏期间种子生活力的其他影响因素 306
8.3 种子储藏与保存 308
8.3.1 短期储藏 308
8.3.2 种质资源的长期保护:异地种子基因库 310
8.3.3 种质资源的长期保护:原产地种质多样性中心 312
8.4 种子劣变的机制和结果 313
8.4.1 储藏种子的劣变机制 314
8.4.2 储藏对萌发的影响 317
8.5 干燥种子的后熟机制 318
8.6 顽拗性种子 319
参考文献 322
索引 325
译后记 34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