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图书 理智与感简·奥斯汀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978755946768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图书 理智与感简·奥斯汀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9787559467683

正版图书保证质量 七天无理由退货让您购物无忧

21.1 4.4折 48 全新

库存26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简·奥斯汀(Jane Austen)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67683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R_11615242

上书时间2024-04-01

翰轩堂书社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商品描述

本书作者简·奥斯汀于1775年出生在英国汉普郡一个名叫斯蒂文森的村子里,父亲是一位乡村牧师。她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却在父亲的影响下大量涉猎各种书籍,获益良多。十四五岁开始写短剧、小品试笔,娱乐家人,二十一岁完成的小说已跻身英国文坛作品行列。 奥斯汀的小说均为爱故事,但她本人却终生未婚。她于1817年辞世,时年不足四十二岁。 简·奥斯汀在二十二岁前已完成两部小说,即《理智与感》《傲慢与偏见》,后修订,分别于1811年和1813年出版。第三部小说《诺桑觉寺》直到她去世后才发表。三十岁后她写了另外三部作品,1814年出版《曼斯菲尔德花园》,1816年出版《爱玛》,1818年出版《劝导》。 简·奥斯汀所写的都是英格兰乡村和地区中产阶级的生活,是自己所熟悉的那个很小的生活圈子,但她的观察细致入微,构思巧妙合理,人物刻画细腻生动。写作风格朴实无华,清新隽永,表面上琐碎的叙述读起来颇耐人寻味。 《理智与感》虽是简·奥斯汀的部小说,但写作已相当熟练。故事中的每一个节,作者的巧妙构思,表面的因果关系与隐藏在幕后的本质缘故均自然合理。主人公根据表面现象产生合合理的推测和判断,细心的读者虽然不时产生种种疑惑,但思绪会自然而然随着她的观察而发展,等到后结果出现时,与表面现象截然不同,造成了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如果反过来重读一遍,会发现导致必然结果的因素早已见于字里行间。 小说的节围绕着两位主人公的择偶活动展开,着力揭示出当时英国社会潮流中,以婚配作为子寻求济保障、提高济地位的恶门第而不顾子感和做人权利的丑陋时尚。小说中的主角均追求与男子思想感的平等交流与沟通,要求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权利,坚持独立观察、分析和选择男子的自由。在当时的英国,这几乎无异于反抗的。 如同书名里所体现的那样,故事集中表现了“理智”与“感”的矛盾冲突。以玛丽安为代表的人物是理智不足而感有余;以约翰·达什伍德夫妇为代表的人物是理智有余而感不足;而以威洛比为代表的人物在感上又是十分虚伪,表面上似乎很有感,实际上却冷漠无,自私透顶。作者在故事里对珍重感的人报以赞扬,尽管对这些人在理智上的欠缺也不时加以讽刺,然而对缺少感仅有理智或是在感上虚伪的人,却表现出了鄙夷的态度。作者终赞赏的是主人公埃莉诺,因为她既重感又有理智。这里表现了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理想,即人不能没有感,但感应受理智的制约。 在喜剧效果方面,《理智与感》了作者的幽默风格,即模仿加反讽的讽刺手法。故事中那些在感上和理智上的过分行为均遭到作者辛辣而巧妙的讽刺。这种笔法往往带有夸张成分,但深刻地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从而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以她细致而敏感的睿智、毫不妥协的态度、自信的道德意识、无所顾忌的胆略,在作品中以浪漫的手法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这无疑触痛了同时代那些与作品中嘲笑的人物不无类似之处的人们。作者在这部小说里造了这种写作风格,在她以后的小说作品里又始终保持下去。这种风格已成为简·奥斯汀作品的醒目标记。 章 达什伍德家族世代居住在索赛克斯郡。家族广有地产,是那个地方的富户。名为诺兰庄园,位于家族地产的中心位置。全家几代人都在这里过着体面的日子,周围的熟人对他们都有好感。以前的主人是个单身男人,他活到很大岁数,多年来一直与他姐姐为伴,由她操持家务。可她先他十年谢世了。她死后,家里变了样。为了弥姐姐的空缺,他把侄子一家接过来和他同住。侄子亨利·达什伍德先生不但是诺兰庄园的合法继承人,而且业主本人也愿意将产业遗赠给他。有了侄子、侄媳及其孩子们的陪伴,老先生的日子过得十分舒适,对他们的喜爱更是与日俱增。亨利·达什伍德夫妇始终对他悉心照料,这倒并非仅仅出于利益关系,夫妇俩本心地善良。老人被照顾得心满意足,得以安度晚年,欢蹦乱跳的孩子们更增添了他生活的乐趣。 亨利·达什伍德先生与前妻生有一子,与现任妻子共同养育了三个儿。儿子是个稳重可敬的年轻人,母亲亡故给他下大笔资财,他成年后又继承了母亲的一半遗产,因而济基础十分厚实。他不久后成了亲,财富又有增加。因此,父亲是否继兰庄园,对他来说远没有对他的妹妹们那般重要。若是父亲不能继承那笔财产的话,妹妹们的财产实在少得可怜。她们的母亲一无所有,父亲能支配的钱只有七千镑,因为前妻遗产的另一半也法定属于她的儿子,父亲只有权终身享受其利息。 老先生去世后,遗嘱宣读了。结果,那遗嘱像几乎所有遗嘱一样,让人喜忧参半。不能算他不公平不领,因为他并没有剥夺侄子的继承权,可他的条件使遗产的价值半数丧失了。达什伍德先生本希望遗产能使妻子和儿受益,而不是自己和儿子——那笔遗产留给了他的儿子和四岁的孙子,而他自己根本不能为自己亲爱的人和需要钱的人动用那笔财产,也不能出售地产上的珍贵林木。那笔遗产完整地留给了这个孩子。而这孩子只是偶尔随父母来诺兰庄园拜访,他跟其他两三岁的孩子相比没什么突出的地方,说话咬字不清,举止十分固执,鬼点子很多,吵闹得要命,但他却赢得了老先生的宠爱,远远超过了多年悉心服侍老人的侄媳和侄孙们。不过,老人对三个孩并非忘恩负义,他留给她们每人一千镑,算是表示对她们的慈爱。 达什伍德先生起初失望,但是他天乐观,觉得自己可以活,而且他也可以省吃俭用,从庞大家业的收益中省下很多钱存起来,很快能改善家境。但是这姗姗来迟的好运在他叔父去世后仅仅维持了十二个月,他便离开了人世。他的遗孀和儿们只剩下一万镑,这括之前得到的遗赠。 他病危后立即打发人把儿子叫来。达什伍德先生支撑着病体,使出力气,急切地嘱咐儿子照料继母和妹妹们。 约翰·达什伍德不像家里其他人那样伤心,不过他为这种时刻受到如此叮嘱深深打动了,他保证,会尽自己的努力让她们过得舒适。他父亲听了才觉得安心。约翰·达什伍德先生后来仔细思量着,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她们多少钱才算得体。 这年轻人的品质并不恶劣,只是心肠有点冷,也有点自私。不过的来讲,他还是挺受人尊敬的,他履行一般职责时还算体面。假如娶的是个比较厚道的人,他或许会更加受人尊敬,自己也会更加厚道。他结婚的时候还很年轻,而且对妻子十分爱怜。约翰·达什伍德太太却是他格特征的浓缩版——心胸更加狭隘,更加自私。 他向父亲做出保证时,心里想的是赠给每一位妹妹一千镑,让她们富有些。当时他觉得自己确实有这个能力。除了母亲那一半财产和目前的收入外,每年可望有四千镑项,他心里觉得热乎乎的,便觉得有能力出手大方一点。“不错,我要给她们三千镑。这样做既大方又体面!她们能过得舒适。三千镑!我拿出这么大一笔钱丝毫不费力气。”他这么考虑了整整,后来又想了许多天,并没有后悔。 他父亲的葬礼刚过,约翰·达什伍德太太事先没有通知婆母,带着孩子和仆人来了。自从达什伍德先生去世那一刻起,这房子属于她丈夫,因此谁也不能对她的光临说三道四。但是她的行为却显得粗鄙,在达什伍德夫人看来,更是如此。对于一个处在达什伍德夫人地位的人来说,即使她只有一般人的感,肯定也会感到不快,况且她还有着强烈的荣誉感,即便她颇为宽宏大度,但这种不敬行为不论是对谁,也不论来自那一方,都会让她厌恶不已。约翰·达什伍德太太在丈夫家族里从来没什么人缘,在此之前,她还没机会表现出真正的自己,而且只要她觉得合适,她丝毫不会在意别人的心。 达什伍德夫人很厌恶这种无礼行为,而且打心眼里鄙视她的儿媳,所以儿媳一到,她本打算永远离开这所宅子。不过她的大儿劝她先考虑一下这么离开是否恰当,她深深爱着自己的三个孩子,不愿让她们和自己的哥哥闹翻,才勉强决定留下来。 大儿名叫埃莉诺,年方十九,却具有惊人的洞察力和冷静的判断力,是母亲的参谋,母亲也对她言听计从。达什伍德夫人是个热心肠,往往不太谨慎,大儿的忠告常常能让她为了大家的利益打消某些念头。埃莉诺心肠极好,可爱,有着强烈的感,却懂得如何控制感。这门学问她母亲还得学她的一个妹妹决意学。 玛丽安的才能在许多方面都不亚于埃莉诺。她既敏感又聪明,可是对任何事都有些偏激,悲哀和喜悦都不加节制。她慷慨大方,和蔼可亲,讨人喜欢,几乎什么都好,是不够谨慎。她与母亲出奇的相似。 埃莉诺对妹妹过度感用事十分担忧,但达什伍德夫人却认为这是一种值得珍视的品质。此时,母二人处在痛苦中,而且互相交流,反使得悲恸更甚。起初,她们沉浸在不幸的悲恸中,后来特意揭伤疤,忆旧痛,一再导致新的悲哀。她们任凭自己受悲伤心的摆布,有机会回顾往事,一次比一次更觉得悲哀,而且丝毫不听别人的劝慰。埃莉诺也深感悲痛,却能振作起来。她能与哥哥商讨,在嫂子到来时出面接待,让她受到得体的照顾,还努力说服母亲像她一样振作起来,鼓励她像自己一样节制哀伤。 另一个妹妹玛格丽特是个愉快、心肠好的姑娘。可她虽然像玛丽安一样感丰富,却不具有她那样的理智。她刚十三岁,还看不出以后能否比得上两位姐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