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PLS-SEM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测评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基于PLS-SEM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测评研究

3-16

29 9.1折 32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镇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慧 著

出版社江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29

江大乐乐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慧 著
  • 出版社 江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4
  • 版次 1
  • ISBN 9787811303131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3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江大学人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基于PLS-SEM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测评研究》共分六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第1,2章):理论研究。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观发展的探讨,剖析高等教育的服务属性特征和顾客的特殊性,在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理论的基础上,分析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内涵与评价方法,深入探讨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内涵和学生满意度测评及其意义。第二部分(第3,4章):模型研究。借鉴国内外典型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研究成果,分析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构建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特性的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和学生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第三部分(第5章)对学生满意度概念模型进行预测试研究。通过对质量感知等变量进行探索性研究,对样本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和多重共线性等检验,以验证影响质量感知等因素的结构模式是否与概念模型中的定义相吻合。第四部分(第6章)以江苏省10所高等学校的学生满意度数据为基础,开展学生满意度测评模型的实证研究。依据学生满意度数据呈偏态分布的特点,采用基于PLS技术的结构方程模型,对学生满意度概念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计算学生满意度指数,并研究潜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潜变量与其显变量的关系。通过满意度重要性矩阵,分析影响学生满意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模型对各类学生的普遍适用性,最后利用均值结构模型分析学生个人基本属性对满意度模型的影响。第五部分(第7章):对策建议。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等学校应该从构建学生满意度测评的制度环境、重视高等教育学生感知服务质量、加强高等学校形象建设与有形展示、进一步改革教学和管理模式等方面人手,有效提高高等教育的学生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高等学校办学的竞争力。第六部分(第8章):结论与展望。
【作者简介】
刘慧,1970年生,江苏江阴人,管理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教育管理、管理科学与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江苏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江苏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主持或主要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新世纪教学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项目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课题重点项目2项及一般项目1项、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2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项、江苏大学教改重点项目2项及一般项目6项。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4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5主要创新点

第2章高等教育服务与学生满意度理论
2.1高等教育质量观及其发展
2.2高等教育服务的理论框架
2.3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理论
2.4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理论

第3章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构建
3.1典型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分析
3.2典型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启示
3.3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的确定
3.4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指数概念模型
3.5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指数测量模型的确定
3.6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指数测评指标体系

第4章研究方案设计与研究方法
4.1研究方案设计
4.2缺失数据处理
4.3正态性检验
4.4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4.5基于PLS方法的结构方程建模
4.6学生满意度指数的计算

第5章预测试研究
5.1样本收集及描述
5.2变量的探索性研究
5.3可靠性分析
5.4多重共线性与正态性检验

第6章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实证研究
6.1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2数据整理
6.3基于PLS建模技术的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模型检验
6.4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指数
6.5学生满意度模型中直接效用和间接效用分析
6.6满意度重要性矩阵分析
6.7模型对各类学生的普遍适用性分析
6.8个人基本属性对学生满意度模型的影响分析

第7章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7.1构建重视学生满意度测评的制度环境
7.2重视高等教育学生感知服务质量
7.3加强高等学校形象建设与有形展示
7.4进一步改革教学和管理模式

第8章结论与展望
8.1研究的主要结论
8.2研究的主要局限性
8.3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关于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