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学集(上下)
  • 问学集(上下)
  • 问学集(上下)
  • 问学集(上下)
  • 问学集(上下)
  • 问学集(上下)
  • 问学集(上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问学集(上下)

186 九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祖谟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4-07

装帧平装

货号j110

上书时间2024-04-02

念浩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祖谟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04-07
  • ISBN 9787101043518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内容简介】
这本文集共收文章四十四篇,包括有关汉语文字音韵训诂三方面的论文、札记和书籍的序跋。其中有一部分曾在一九五七年编为汉语音韵文集,这些文章,以在一九三四年至一九四九年之间所写的居多。有些是关于书籍或资料的考证和校订,有些是问题的探讨,有些是对前人著述的评论。大抵从考察和分析材料入手,进而论述材料所反映的语言现象,以供学者参考。
【作者简介】
周祖谟(1914~1995) 语言学家。字燕孙,北京人。1932年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后曾历任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辅仁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学季刊》《中国语文》《语言研究》编委,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他在语言文字领域成果最为丰硕的当属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问学集》(上下,中华书局,1966年)一书是他的代表作。其中收录了他自1934年至1962年间撰写的各种论文共44篇。对古音、等韵、《切韵》及以前的训诂书等都提出了不少创见,陈述了他对汉语发展史、汉语研究史及历史方言研究等诸多方面的独特观点,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可贵的研究线索。《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是其研究汉语音韵的又一部重要著作。该书旨在探讨自周秦音至《切韵》800年间韵部演变的过程。《唐五代韵书集存》(中华书局,1984年)一书是他几十年搜集、整理和考释唐五代韵书的成果,其中集印了唐五代写本和刻本韵书共30种,是总集唐五代韵书的一部大书。这对于研究古代文字的形体、音义,考察古人释字的方法等都很有价值。《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一书则列出了《广韵》206韵的各纽反切,用汉语拼音字母注出今音,成为普及汉语音韵学知识、帮助读者掌握运用《广韵》研读音韵或文学作品的工具。在古籍整理与校勘方面,他著有《广韵校本》(上下,商务印书馆,1937年)、《方言校笺》(科学出版社,1956年)、《洛阳伽蓝记校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尔雅校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年)、《释名校笺》等。在文字改革运动和汉语规范化方面,他积极提倡普及语文知识,撰写了不少论著阐述自己的观点。《汉语词汇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一书在汉语词汇通俗读物中影响比较大。他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在为祖国培养语言文字工作者方面做出了贡献。
【目录】
上册目次
汉字的产生和发展
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两汉韵部略说
古音有无上去二声辩
四声别义释例
审母古音考
禅母古音考
唐本毛诗意撰人考
骞公楚辞音之协韵说与楚音
论文选音残卷之作者及其方音
校译玄应一切经音义后记
吴域的古韵学
诗经韵字表
万象名义中之原本玉篇音系
颜氏家训音辞篇注补
切韵的性质和它的音系基础
切韵与吴音
王仁昫切韵著作年代释疑
关于唐代方言中四声读法之一些资料
读守温韵学残卷后记
宋人等韵图中[转]字的来源
邹汉勋五均论辩惑
插图
唐写本毛诗音残卷
敦煌写本楚辞音残卷
唐写本文选音残卷
敦煌写本玄应一切经音义残卷
下册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