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纪念碑 米沃什传:全两册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诗人贯穿20世纪历史,颠沛大西洋两岸的壮阔一生)
¥
298
¥
268
九品
库存3件
作者[波兰]安杰伊·弗劳瑙塞克 著;乌兰 李江颐 李佳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45108
出版时间2023-05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488页
字数1150千字
定价268元
上书时间2024-11-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文学纪念碑:米沃什传(全2册)(精装) 本书特色
弗劳瑙塞克展示了对诗人生活生动和可信的看法,并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或未知的领域。从弗劳瑙塞克的故事中我们见识了一个迷人、矛盾的米沃什,作者认识到他故事主人公的伟大,但也没有忘记他的弱点,没有掩饰自己的怀疑。这正是这本书的优点。 ——斯塔拉,波兰文学评论家 《米沃什传》有助于读者了解诗人一生中遭遇的苦难,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生活中遭遇的,以及它们对诗人写作全部作品的作用和影响。当我们开始审视我们自己的苦难时,他的诗歌和他的人生经历将给予我们关于二十世纪生活和幸存的多方面的启示。 ——《纽约客》 我毫不犹豫地认为,切斯瓦夫·米沃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诗人之一。即使我们将他的风格宏伟的诗歌从他的母语波兰语剥离(这在翻译时是不可避免的),并将它们消减至赤裸的主题内容,我们仍会发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冷峻和无情的头脑,其强度可与之相提并论的人物,我们能想到的是圣经中的那些人物——有可能的是约伯。但是米沃什所经历的丧失,其范围——不单是从纯地理的方面考虑——或许还更大。 ——布罗茨基,纽斯塔特文学奖“介绍和举荐信” 米沃什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并在二十世纪万神殿占据他的位置,因为他的作品满足严肃与欢乐的胃口,而“诗歌”这个词在每一种语言中呼唤的正是严肃与欢乐……他帮助我们大家保持对那样一些时刻的信念,在那些时刻我们突然意识到身体里生活的甜蜜,然后他不会免除我们作为时代的生活的一部分的那些责任和惩罚。 ——希尼,《世纪和千年的米沃什》米沃什真实地经历了二十世纪的一切人间地狱,也体验过某种天堂。他内心装着我们整个世界的理想和幻想。如果没有米沃什波兰人通过个人经验所获得的,关 于二十世纪的认知将是十分贫乏的,甚至我都不晓得,波兰是否还会停留在跌跌撞撞的步伐上。
文学纪念碑:米沃什传(全2册)(精装) 内容简介
切斯瓦夫·米沃什,伟大的波兰诗人,一九八〇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们的世纪诗人”(希尼语),他一生的故事和他的时代的故事并步而行。这位永恒的旁观者在立陶宛、波兰和法国度过了居无定所、漂泊动荡的大半生。从一九六〇年到一九九九年,米沃什在美国生活,后回到波兰克拉科夫,并于二〇〇四年在此长逝。尽管历尽艰辛、孤立和无名,米沃什始终相信诗歌的变革力量,诗歌是道德抵抗力的源头,是集体希望的源泉。希尼曾说,米沃什的诗焕发着智慧的光芒。米沃什向我们揭示了如何阅尽沧桑、历炼智慧,与此同时依然在滚滚红尘中抱持一颗赤子之心。 为撰写这部获奖传记,弗劳瑙塞克花费十年时间——在米沃什足迹所到之处,在拜内克图书馆和迈松拉斐特档案馆,寻觅其生平资料,还查阅诗人大量书信,*终充分运用于传记文本。 这部传记并未因体量庞大而使读者感到厌倦,弗劳瑙塞克以长篇小说的笔触轻松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与此同时并没有回避那些沉痛的话题,也没有回避诗人在历史事件中的个体漂泊及其悲剧性的抉择。通过深情的文笔,作者向我们展示并让我们深刻了解了这位伟大人物命运的秘密。
文学纪念碑:米沃什传(全2册)(精装) 目录
前言............ ⅰ
**部分天堂花园1911—1920
**章“远处反射的强光打破了黑暗”............ 3
第二章地上天堂............ 19
第三章好坏血缘............ 37
第四章床底下的手榴弹............ 56
第二部分年轻人和他的秘密1921—1929
第五章无花果树做的房子............ 69
第六章痞子猫............ 78
第七章穆霍瓦夫斯基博士............ 90
第八章摩尼教毒果............ 99
第九章“很遗憾,我不能签字”............ 117
第十章俄罗斯轮盘赌............ 127
第十一章俱乐部成员之中............ 142
第十二章赫拉克利特河的声音............ 152
第三部分黑色阿里尔1930—1934
第十三章“我在学习上花的时间非常少”............ 163
第十四章鸡蛋............ 174
第十五章采扎雷·巴雷卡的自卑............ 192
第十六章周五肉饼............ 206
第十七章利维坦军团............ 221
第十八章“真空悬索桥”............ 254
第十九章魔鬼的秋千............ 266
第二十章“当我停止数数时,就去测量每一步”............ 283
第二十一章“如果早期的爱恋成为现实”............ 294
第二十二章“时左时右”............ 310
第四部分**次移民的国家1935—1939
第二十三章“巴黎城中的一名自信学生”............ 325
第二十四章“整个宇宙都围绕我们转”............ 359
第二十五章“在世界黑色草地上”............ 376
第二十六章海关官员............ 389
第二十七章“些许神奇的真相”............ 402
第二十八章“而锡耶纳在光芒中枯萎”............ 414
第二十九章“在我回不去的祖国”............ 429
第三十章老大哥............ 437
第三十一章扬卡............ 454
第三十二章落到人间............ 462
第三十三章血红的星............ 473
第五部分弱者的声音1939—1945
第三十四章行李箱里的勋章............ 481
第三十五章战火中的思考............ 498
第三十六章*后一块钱定理............ 517
第三十七章米兰达岛............ 537
第三十八章怒者............ 558
第三十九章“那可怜的基督徒看着犹太隔离区”............ 586
第四十章诺亚方舟............ 601
第六部分魔鬼的聚会1945—1951
第四十一章“我们是卢布林来的”............ 621
第四十二章华沙的鲁滨逊............ 630
第四十三章魔鬼的契约............ 644
第四十四章母亲的墓............ 658
第四十五章救赎............ 666
第四十六章草垛子............ 677
第四十七章“热衷于做点有用的事”............ 688
第四十八章开源情报............ 709
第四十九章“我们是此地的奴隶!”............ 716
第五十章干瘪的火苗............ 738
第五十一章死亡陷阱............ 750
第七部分自杀的故事1951—1960
第五十二章“你是叛徒”............ 775
第五十三章到底层............ 802
第五十四章“秩序的敌人——人”............ 824
第五十五章驱魔............ 846
第五十六章先知之女............ 859
第五十七章“欲哭无泪”............ 878
第五十八章“这种骄纵和抓挠已经足够了”............ 891
第五十九章“笔耕为生”............ 907
第六十章大领主们............ 919
第六十一章“亲爱的,我不能与你打招呼”............ 941
第六十二章永恒的时刻............ 968
第六十三章大地上的位置............ 982
第八部分魔山1961—1980
第六十四章灰熊峰............ 999
第六十五章创伤的正反面............ 1013
第六十六章荒野............ 1036
第六十七章给自己的信............ 1051
第六十八章美国人在巴黎............ 1066
第六十九章第二空间............ 1084
第七十章乌尔罗囚徒............ 1102
第七十一章“唯有赞美才能将我拯救”............ 1118
第七十二章“如果不是我们时代伟大的诗人,那也是
伟大者之一”............ 1138
第七十三章约伯............ 1159
第九部分老诗人1980—2004
第七十四章伤痛的回忆............ 1175
第七十五章“皇冠掉到了耳朵上”............ 1191
第七十六章爱洛伊丝............ 1215
第七十七章“我奇怪的爱让我追随着你”............ 1226
第七十八章龙............ 1244
第七十九章更远的地方............ 1265
第八十章“一个亮点”............ 1280
后记............ 1291
参考书目............ 1297
原版参考书目............ 1331
人名索引............ 1361
致谢............ 1451
图片源............ 1455
译后记............ 1457
点击收起
文学纪念碑:米沃什传(全2册)(精装) 节选
《文学纪念碑米沃什传(套装全二册)》: 后来米沃什在节日或者暑假时常去苏瓦乌基,他觉得苏瓦乌基只不过是一个省城,那里永远“过节就是喝酒,要么就是举行有乐队奏乐的隆重葬礼(葬礼是一件非常特殊的事件,能够聚齐各阶层的人,是一个仅次于剧院的文化娱乐活动)”,就这样,我的家庭融入了新的环境。米沃什夫妇常去莱舒尔沙·奥贝瓦泰尔斯卡宫殿消遣,并结识了很多人,其中包括博古米乌·克里彭多夫医生和塔德乌什·罗伊凯维奇骑兵上尉,安杰伊还曾在后者家住过一段时间。一九三五年,父亲在格宛波克又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这个地方离波苏边界很近。亚历山大负责一个建筑委员会的工作,在苏瓦乌基附近修建了一个机场,同时还是一所学校大楼建筑委员会的监理,又在县里担任了几个月的建筑师的职务,一九三四年底荣获了国家功勋银质奖章。他行走在用碎石铺就的马路上,负责监督修路工程,尽管没能实现他的远大抱负,但总比坐办公室强多了。他头戴空军帽,眼睛上架着大墨镜,脸被风吹得通红,驾驶着福特公务车或者骑着带拖斗的哈雷戴维森牌摩托车,长时间奔跑在公路上,有时候他还会带上儿子跑趟塞伊内,他们在犹太人驿站还有个自己的“歇脚处”,那里的鱼非常好吃。他有时会走得更远,到达东普鲁士地区,从那里可以带回兴登堡牌纯净水。高中毕业考试之后,切斯瓦夫·米沃什去了波兹南①,参观了一个全国展览,对米沃什来说,普鲁士之旅是他人生**次接触到西方:“过了边境之后看到的是沥青铺就的大马路,那里的酒馆、旅馆取代了驿站,村民和富绰的农民坐在那里,酒足饭饱,穿着体面,抽着雪茄,喝着白兰地。”(《米沃什矛盾自画像:对话亚历山大·菲乌特》,页287)他和父亲*愿意做的事就是去附近库纳特家族的房产处。尼娜姨妈请他们“去克拉斯诺格鲁达喝酒”。 克拉斯诺格鲁达这地方属于切斯瓦夫·米沃什外祖父的兄弟——布罗尼斯瓦夫·库纳特的房产,他娶了弗洛伦蒂娜·格热高舍夫斯卡。这对夫妇育有两个女儿,也就是诗人的姨妈,一个生于一八八八年,叫嘉布蕾拉,小名艾拉;一个晚前者十年出生,叫雅尼娜,爱称尼娜。为了显示贵族的富有,她们家在**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开始到比亚里茨①、巴黎和威尼斯等地旅游,同时还把金钱投向砍伐壮丽的森林。美丽动人的艾拉拍了不少照片,画家鲁道米尔·雅诺夫斯基还为她画了很多肖像,是维尔诺“哇”业余演出团的明星,所有男人都把眼光投向了她,一九一五年她嫁给了身强力壮的工程师伏瓦迪斯瓦夫·利普斯基。雅尼娜精力充沛,性格外向,热情开朗,这位养马女仿照波兰布尔什维克战争期间的爱情冒险故事装扮成男人,加入了枪骑兵,而且差点在哥萨克的剿杀中丧命,她与涅曼托夫斯基上尉有过一段浪漫恋情,但当她发现丈夫要卖掉他姑姑在父亲去世后分得的财产时,便立即抛弃了他。 尽管利普斯基努力使农业现代化,但由于农产品价格日益下降,农业税日益增高,克拉斯诺格鲁达已经没有利润可赚。于是他决定改变这里的营利方式,把这里变成暑假度假地——主要是接待来自华沙的知识分子,那时苏瓦乌基地区的一个导游建议他:“庄园可以接待二十个度假客人。根据书面预订函(塞伊内邮局)给阿乌古斯托夫派了车。庄园附近是一百三十二公顷的森林(云杉和针叶松),田野里还有一块花岗岩巨石。”同时还为三百年的椴树和建于十七世纪的庄园做了广告。尽管庄园郁郁葱葱,地理位置很好,但它并不供人居住,应该说是由尼娜管理的一个专门喂养奶牛、山羊和猪的农场。尼娜与周围农民相处得还算不错,从未过分表现得“高人一等”。尼娜的儿子扎扎,于一九二三年出生于齐格蒙特,时常用汽车把农民的孩子们拉到家里,还在窗台上摆上收音机,让他们的家长听新闻。在主要建筑旁修建了一层附属建筑,里面是客房,客人们能从栗树林荫道直接到达霍乌内湖边,游泳、划船,晚上在院子里玩桥牌和纸牌,客人们享用着当地的树形蛋糕①,在钢琴伴奏下跳舞,弹奏者正是利普斯基,留声机的音乐伴着他们跳探戈舞。从一九二七年的照片上可以看出,在克拉斯诺格鲁达庄园墙上挂满了画,在放有一架钢琴的房间背景的衬托下,客人们摆出各种姿势:照片上有亚历山大·米沃什和他的大儿子——那个一眼就能分辨出来的年轻人,尽管仔细看可能会有些怀疑,这个穿着高筒靴、身穿制服的男子的形象看上去比十六岁的男孩要老成许多。因为米沃什四年后在庄园前拍的一张照片显得要比那时年轻很多——照片上米沃什站在亲友中间高举着双手,英姿勃发。 ……
文学纪念碑:米沃什传(全2册)(精装) 作者简介
安杰伊·弗劳瑙塞克(Andrzej Franaszek),1971年生于波兰克拉科夫,现任克拉科夫师范大学文学教授、作家、学者、文学批评家,波兰现代诗歌及诗人研究学者。赫贝特文学奖秘书。代表作为《米沃什传》和两卷本《兹比格涅夫·赫贝特传》。另有著作多部,包括记录片脚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