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
  • 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
  • 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
  • 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

 本书为目前国内**部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分上、下两编共11章,评述了中国当代诗学由客体诗学向主体诗学流变的基本规律及其复杂性。

88 40 九品

库存3件

四川德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万生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29969

出版时间2014-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286页

定价40元

上书时间2023-04-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 内容简介
  本书为目前国内**部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分上、下两编共11章,评述了中国当代诗学由客体诗学向主体诗学流变的基本规律及其复杂性。   本书历史地、系统地考察了中国当代诗学在新诗格律化方面的演变历程,首次对中国当代诗学的历史流变规律进行评述首次提出中国当代诗学史是由客体诗学到主体诗学变化发展的多元的历史,建立了中国当代诗学史的叙述形态,丰富了诗歌史、文学史研究成果。   本书的附录,收入了近百种诗学研究著作,并有作者简介与著作简介,很有学术积累意义。

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 目录
序 蓝棣之

前言

上编 客体诗学:诗学的泛化、僵化与进化(1949―1976年)

**章 对主体诗学的清算与当代客体诗学的开启

**节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现代主体诗学的清算与当代客体诗学的开启

第二节 艾青与何其芳诗学的转向

第三节 解放区民歌运动与民歌体新诗成为新诗的主流

第二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主流诗学:古典诗歌与民歌相结合

**节 毛泽东新诗学之一――新诗形式不成功

第二节 对新诗不成功原因的分析: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文字与形式

第三节 毛泽东新诗学之二――新诗的方向:古典诗歌与民歌相结合

第三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学者诗学:新诗形式与新诗格律

**节 20世纪50年代的新诗格律体大讨论

第二节 何其芳诗学

第三节 卞之琳诗学

第四章 20世纪50―70年代客体诗学前提下的不同主张

**节 诗歌情感的客体性

第二节 诗歌评论与诗歌艺术

第三节 “文化”时期的诗学

第五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地下诗学”――中国当代“地下诗歌”语言研究

**节 语言视角:“地下诗歌”与公开发行诗歌的对比研究

第二节 透明性与自足性之间语言滑动的诗性得示

下编 主体诗学:重建、发展与多元(1976―2003年)

第六章 20世纪80年代诗学之一:崛起的人道主义诗学与主体诗学的奠基

**节 人的本位与诗的本位

第二节 人的尊严、地位与抒情自我

第三节 个人心灵与主体感受

第七章 20世纪80年代诗学之二:“朦胧诗学”、“三个崛起”与主体诗学的建立

**节 “朦胧诗”与“三个崛起”

第二节 “三个崛起”的诗学理论与主体诗学的建立

第三节 “三个崛起”论争的历史地位

第八章 20世纪80年代诗学之三:第三代诗学与主体诗学的多元

**节 第三代诗人诗学的登台与命名

第二节 第三代诗学之一:后现代的价值倾向

第三节 第三代诗学之二:语言、修辞与叙述

第四节 第三代诗学之三:女性诗歌与诗学

第九章 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诗学的母题:对语与交汇

**节 20世纪90年代诗学的登场:“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概念的浮起

第二节 诗人立场

第三节 诗歌资源

第十章 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诗学的态度:去蔽与敞亮

**节 沟通的可能

第二节 现实语境与历史境遇

第三节 承担的限度

第十一章 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诗艺:复归与并置

**节 日常诗意的抒写

第二节 作为策略的反讽――以伊沙为例

第三节 复调:诗与生活的对话――以王家新为例

附录:诗学研究著作(1976―2003年)

参考文献(音序)

人名索引(音序)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