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亭秋夜錄
  • 蘭亭秋夜錄
  • 蘭亭秋夜錄
  • 蘭亭秋夜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蘭亭秋夜錄

《兰亭秋夜録》是周汝昌先生尘封四十余年的阗于《兰亭序》帖本研究的文章集结。其中《兰亭秋夜録》一篇,并手迹首次问世。该篇主要质疑了【定武兰亭】的价值和地位问题,论证严密,史料翔寅,作为一篇书法艺术类论文,掷地有声。写于同时期的九篇研究和赏析《兰亭序》的论文,从《兰亭》真伪问题的讨论领起

99 49 九品

库存2件

四川德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汝昌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04428

出版时间2011-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上书时间2022-06-1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兰亭秋夜録》:尝见人多言《兰亭》,今亦言之。命曰《兰亭秋夜録》焉。不桑不俞,不姜不翁。岂曰为体有异,直是所见不同。脱有揽者,可以又有不周与夫不不周之作,而《兰亭》之学有进矣。
作者简介

周汝昌,字玉言,号敏庵,一九一八年生,天津人,是我国著名的红学家,古典文学专家,诗人,书法家。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毕业。历任华西大学、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燕京研究院董事,中国曹雪芹研究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五至八届委员。学术论著三十余部,包括红学、中国文学艺术理论等。亦有随笔散文集数种。
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 兰亭秋夜录
第二部分 兰亭秋夜录手迹
第三部分 自藏鱼号帖题跋
一 世称【冯承素异本】
二 诰晋斋藏本定武兰亭五种
三 褚河南黄绢兰亭
四 唐冯承素摹兰亭帖
五 唐褚遂良摹兰亭序
六 褚河南临兰亭绢本真迹
七 唐虞世南临兰亭序
八 唐人摹兰亭叙
九 宋榻薛绍彭摹刻兰亭叙【薛刻硬黄兰亭】
十 三希堂元釪继善双钩兰亭叙
十一 颖上兰亭残石
十二 丰道生摹刻神龙本
十三 秋碧堂法帖
十四 罕见欧楷书兰亭
十五 宋搨玉枕兰亭
十六 明揭天师庵兰亭序
十七宋榻临江戏鱼堂法帖
十八宋仲温藏定武兰亭肥本

第四部分 背临兰亭
背临兰亭(1965年)
背临兰亭(1966年)
背临兰亭(1975年)

第五部分 兰亭杂稿
兰亭旧稿手迹
兰亭真伪忆当年
兰亭综考
《兰亭序》的真伪问题
范本——《兰亭序》
兰亭正解
兰亭奇致
兰亭别趣
《兰亭序》之谜

第六部分 兰亭摹本
唐·冯承素摹本
元·陆继善摹本
编后记
序言

我喜欢父亲的字,特别喜欢他那漂亮的毛笔字,就像父亲本人一样——有骨气、有奇气,精神抖擞、神采飘逸。父亲的字别具一格,让我百看不厌,好像谁写得也不如他的那样让我享受不尽、回味无穷。我把父亲的墨迹像珍宝一样收藏起来,从不向外人炫「富」。
父亲平生致力于中华文化学术史之研究,其中涉及刘勰的《文心雕龙》、陆机的《文赋》、曹雪芹的《红楼梦》和王右军的《兰亭序》。在《兰亭》问题上,父亲下了尤其多的功力。父亲坦言:自己在「书学」上下的工夫要比「红学」多得多。
《兰亭秋夜录》是父亲的一组论学手稿,有将近六十个页面,一律是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小稿纸,其信手拈来,不加思索,一气呵成。父亲从来写文章都是这样,不打草稿,落笔成章。我最初见到《秋夜录》,觉得这个名字好好听,就想到父亲真会起名字,他的选词造句总与别家不同,既文辞雅致,又韵味十足。这种印象一直延续到近些年,比如《红楼夺目红》,比如《定是红楼梦里人》等等,名字漂亮了,书也好卖。翻看《秋夜录》,我就特别喜爱,并非是有关它的内容,而是爱看里面的「字」。我把自己的直觉告诉父亲,他笑着和我说:古典部里一位热爱书法的同仁,也喜欢父亲的这组字,曾表示过索取的愿望,这真让我吃惊不小。
一九六五至一九年间,学界展开对《兰亭》真伪的大辩论。首先是郭沫若先生发文「考证」《兰亭》,说帖连文带字统统出于「伪造」,而反对一方则有高二适先生、商承祚先生、章士钊先生等。一九年的四五月间,父亲与商承祚先生也曾彼此通信讨论过。彼时,周绍良先生也撰写了反驳论文。而《兰亭秋夜录》恰好作于一九六五年的十二月,同一时间,父亲又第二次背临《兰亭》。父亲有一首诗开头这样写道:「说着兰亭意气增,向来腕鬼漫凭陵」,足见父亲对《兰亭》的痴迷程度。父亲的同仁好友陈迩冬先生对父亲背临的这幅《兰亭》,评价说:「此幅总的佳处是精神贯注到底,美不可言。自跋十三行尤妙,无瑕可寻。把玩多日,不忍释手。」一九年的上元佳节,父亲又第三次背写《兰亭》,他的这种酷爱、执着与功力一直坚持到一九七五年,再背写《兰亭》一过,先后得到徐邦达先生、启功先生和王学仲先生的溢美佳评。后来,父亲双眼视网膜脱落,几近失明,背写《兰亭》只好停下来,这不能不说是太大的遗憾与损失。
在我们几个子女中,我跟随在父亲身边的时间可以说是最多最长。父亲是一介书生,除了做学问,一无所好,也一无所求。几十年中,他的研究目标和对象又丰富又复杂。我除了助父亲著书立说外,就是整理他的残稿与旧稿。从残稿中来看,还是有一些别人未能见到未能说出的创见。这些残稿与旧稿原应尽量保存,无奈历史条件、工作环境都不允许。
父亲喜欢收集旧日影印的名碑佳帖,他每买一本必然要用小字记下日期、情景、感想、评论等等,看似零碎的手记,累计多了也就形成一种论述杂着,其中不乏难得遇到有益于研究者的看法和倡议。我总怕这些不被人重视的手稿,日久天长归于乌有,于是下决心在十分繁忙的情况下,还是见缝插针地积少成多,居然也整理出这本小书。现在《兰亭秋夜录》一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鼎力相助,正式出版,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与无限的感叹。这样精美的书递到父亲手中,他目力已不能见,但他会像自己的新生儿一样去抚摩,也一定会感到十分欣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