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原理(第3版下册)
¥
12.8
2.3折
¥
55
九品
仅1件
作者余永宁 著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
版次3
装帧其他
货号0018
上书时间2024-12-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余永宁 著
-
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5
-
版次
3
-
ISBN
9787502484378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0页
-
字数
606千字
- 【内容简介】
-
《金属学原理(第3版 下册)》分为上册(1~4章)、中册(5~8章)和下册(9~11章),共11章。第1~4章论述了晶体材料的结构,包括完整理想结构及结构的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和体缺陷;第5章讨论了材料中各相之间平衡的热力学关系――相图;第6章讨论了材料动力学的一个重要基元过程――原子扩散;第7章概述了相变的基本理论;第8章和第10章分别讨论了凝固过程和固态转变过程;第9章和第11章分别讨论了材料在受力发生塑性变形的结构变化规律和从塑性变形后的不稳定态恢复到稳定态的过程――回复和再结晶。《金属学原理(第3版 下册)》为高等学校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相关人员参考。
- 【作者简介】
-
余永宁,男,教授,1934年10月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自1957年大学毕业留校至今,一直在一线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至今仍坚守在教学岗位上,取得突出业绩;1983年当选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84年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2003年荣获首届国家教学名师荣誉称号;荣获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和*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多项。主讲本科生的“金属学原理”及“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研究生的“弹性力学” “位错理论” “体视学” “材料结构”等课程;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首任院长。
- 【目录】
-
9 晶体的塑形变
9.1 晶体滑移
9.1.1 各种晶体中的滑移要素(滑移系)
9.1.2 schmid因子,schmid定律
9.1.3 等效滑移系与多系滑移
9.1.4 晶体在滑移时的转动
9.2 晶体起始塑形变及流变应力
9.2.1 晶体起始塑形变的分切应力估计
9.2.2 温度和形变速率对晶体滑移流变应力的影响
9.2.3 cottrell-stokes定律
9.3 晶体应变硬化
9.3.1 晶体应力一应变曲线
9.3.2 变形各阶段的滑移分布和位错结构组态
9.3.3 应变硬化理论
9.4 形变孪生
9.4.1 孪晶几何
9.4.2 形变孪生和滑移的差别
9.4.3 孪生的位错机制
9.4.4 产生形变孪生的应力
9.4.5 温度和层错能对形变孪生的宽度的影响
9.4.6 孪生伴随的其他变形协调,孪生与断裂的关系
9.5 不均匀变形的扭折带
9.6 多晶体变形的特征
9.6.1 多晶体变形的显微组织结构的演化
9.6.2 形变带和切变带
9.6.3 影响冷形变金属微观组织结构的因素
9.7 利用严重变形获得纳米级晶粒结构
9.8 形变过程宏观组织
9.9 硬化和回复与屈服现象
9.10 动态应变时效
9.11 包兴格效应
9.12 晶界强化
9.12.1 霍尔-佩奇(hall-petch)关系
9.12.2 超细和纳米尺度的多晶体屈服强度与晶粒尺寸的关系
9.12.3 其他的力学能与晶粒尺寸的关系
9.13 两相合金的塑变形
9.13.1 两个相的塑都比较好的并且两个相的相对量都相当的情况
9.13.2 一个相的塑较好另一个相不易变形的情况
9.13.3 分散障碍点对位错滑移阻力的一般情况
9.13.4 位错越过分散障碍颗粒的情况
9.13.5 含不可变形的硬颗粒的基体变形时的位错分布
9.14 形变织构
9.14.1 多晶体变形织构
9.14.2 轧制织构
9.14.3 纤维织构
9.14.4 影响织构发展的因素
9.14.5 织构强化
9.15 残余内应力及弹储存能
练题
参文献
10 固态转变
10.1 过饱和固溶体分解
10.2 连续脱溶
10.2.1 脱溶前期形成的gp区
10.2.2 脱溶前期形成的其他过渡亚稳相
10.2.3 晶格缺陷在连续脱溶时的作用
10.2.4 形核和长大初期的颗粒尺寸变化
10.2.5 脱溶强化(时效硬化)
10.3 调幅分解
10.3.1 非经典形核理论一漫散界面模型
10.3.2 cahn-hiuiard线方程
10.3.3 cahn-hiuiard方程的改进
10.4 无序-有序转变
10.5 不连续反应-移动的两相界面(mtpb)上的反应
10.5.1 共析转变
10.5.2 不连续脱溶(胞状脱溶)
10.5.3 不连续粗化
10.6 块形转变
10.7 无扩散转变
10.7.1 概述
10.7.2 马氏体相变概述
10.7.3 马氏体相变的特征
10.7.4 马氏体转变晶体学唯象理论
10.7.5 滑动界面
10.7.6 马氏体转变热力学
10.7.7 马氏体形核
10.7.8 马氏体相变动力学
10.7.9 应力和形变对马氏体转变的影响
10.7.10 转变诱导塑(trip)
10.7.11 伪弹与形状记忆效应
10.8 贝氏体转变
10.8.1 贝氏体铁素体(bf)
10.8.2 贝氏体的中脊
10.8.3 碳化物脱溶沉淀
10.8.4 贝氏体转变热力学和动力学
10.8.5 其他形态的贝氏体
10.8.6 贝氏体转变机制的不同观点简述
练题
参文献
11 回复和再结晶
11.1 对回复和再结晶能和组织的测量和跟踪方法
11.2 回复
11.2.1 储存能的释放
11.2.2 物理和力学能的回复
11.2.3 回复动力学的经验关系
11.2.4 回复过程组织结构的变化
11.2.5 第二相颗粒对亚晶长大的影响
11.2.6 回复组织结构与力学能的关系
11.3 单相合金的再结晶
11.3.1 再结晶唯象规律
11.3.2 再结晶形核的一般特点
11.3.3 再结晶形核(再结晶开始)机制
11.3.4 再结晶核心的长大
11.3.5 再结晶整体动力学
11.3.6 退火孪晶
11.3.7 有序结构的再结晶
11.4 两相合金的再结晶
11.4.1 在形变前已经存在的第二相颗粒对再结晶的影响
11.4.2 脱溶与再结晶交互作用
11.5 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
11.5.1 晶粒正常长大
11.5.2 晶粒非正常长大(二次再结晶)
11.6 再结晶织构
11.6.1 典型金属和合金的再结晶织构
11.6.2 再结晶织构理论
11.6.3 晶粒长大时织构的发展
11.7 热加工过程及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
11.7.1 热加工变形的本构方程
11.7.2 动态回复
11.7.3 动态再结晶
11.8 连续再结晶
11.8.1 退火时第二相颗粒演化引起的静态连续再结晶
11.8.2 经大应变量变形后退火发生的静态连续再结晶
11.8.3 几何动态再结晶
11.8.4 点阵逐渐转动的动态连续再结晶
11.8.5 扩展回复的连续再结晶特点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