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美学引论(签名本)
  • 审美学引论(签名本)
  • 审美学引论(签名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审美学引论(签名本)

12 1.8折 68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必新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57

上书时间2024-04-06

丽伟书屋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潘必新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10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70083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8页
  • 字数 3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除绪论之外,《审美学引论》由四个部分组成:审美的发生、审美主体、审美客体、艺术与艺术的美,对审美学的基本问题做了全面的阐述。

  《审美学引论》蕴涵着作者潘必新历年来所创获的拥有独立见解的诸多科研成果,诸如对艺术美作了系统的历史考察与分析,提出并论证了“美是一种价值”,对所谓的科学美提出了质疑,对“美育即情育”说进行了商榷。
【作者简介】
  潘必新,1939年生,浙江绍兴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6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文艺理论研究班。毕业后即到中央音乐学院执教,任文艺理论和美学教研室主任。先后讲授过艺术概论、音乐与各门艺术之比较、美学原理、康德美学研究、黑格尔美学研究、马克思的美学思想等课程。学术研究的方向是美学和艺术理论。
【目录】
绪论

一 审美活动与审美学

二 审美学学科的创立

三 康德的思考:审美学何以能够成立?

四 审美学传人中国

五 审美学的对象

六 从两种审美学体系谈到审美学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审美的发生

第一节 审美是人类的特权

第二节 探索审美发生的几种方法

第三节 历史上的几种审美发生论

第四节 审美发生的条件和过程浅探(一)审美主体的孕育

第五节 审美发生的条件和过程浅探(二)审美客体的产生及其被发现

第二章 审美主体

第一节 审美活动两要素

第二节 审美主体研究的历史情况

第三节 审美主体的特点

第四节 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

第五节 审美体验

第六节 审美主体的养成:美育

第七节 “美育即情育”说商榷

第三章 审美客体

第一节 审美客体研究的历史情况

第二节 审美客体的特征

第三节 美是一种价值

第四节 关于所谓科学美

第四章 艺术与艺术的美

第一节 “没有艺术这东西”吗?

第二节 意象一一艺术的本体

第三节 成功的表现一一艺术的美

第四节 说说现代派艺术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