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甘园】(1865—1942)名培棠,字甘园,陕西蓝田人。陕西“文化巨匠”。民国著名书画家,金石家、字画鉴赏家和收藏家。曾创办陕西有史以来第一家报纸《广通报》,后创办“甘园学堂”!创立“雅阁”,出版《晚照楼书画集》,举办“文艺讲习所”,晚年编写《古籀标准》!精鉴定,富收藏。曾向端方苦学金石学,掌握了丰富的金石考古知识!
  • 【阎甘园】(1865—1942)名培棠,字甘园,陕西蓝田人。陕西“文化巨匠”。民国著名书画家,金石家、字画鉴赏家和收藏家。曾创办陕西有史以来第一家报纸《广通报》,后创办“甘园学堂”!创立“雅阁”,出版《晚照楼书画集》,举办“文艺讲习所”,晚年编写《古籀标准》!精鉴定,富收藏。曾向端方苦学金石学,掌握了丰富的金石考古知识!
  • 【阎甘园】(1865—1942)名培棠,字甘园,陕西蓝田人。陕西“文化巨匠”。民国著名书画家,金石家、字画鉴赏家和收藏家。曾创办陕西有史以来第一家报纸《广通报》,后创办“甘园学堂”!创立“雅阁”,出版《晚照楼书画集》,举办“文艺讲习所”,晚年编写《古籀标准》!精鉴定,富收藏。曾向端方苦学金石学,掌握了丰富的金石考古知识!
  • 【阎甘园】(1865—1942)名培棠,字甘园,陕西蓝田人。陕西“文化巨匠”。民国著名书画家,金石家、字画鉴赏家和收藏家。曾创办陕西有史以来第一家报纸《广通报》,后创办“甘园学堂”!创立“雅阁”,出版《晚照楼书画集》,举办“文艺讲习所”,晚年编写《古籀标准》!精鉴定,富收藏。曾向端方苦学金石学,掌握了丰富的金石考古知识!
  • 【阎甘园】(1865—1942)名培棠,字甘园,陕西蓝田人。陕西“文化巨匠”。民国著名书画家,金石家、字画鉴赏家和收藏家。曾创办陕西有史以来第一家报纸《广通报》,后创办“甘园学堂”!创立“雅阁”,出版《晚照楼书画集》,举办“文艺讲习所”,晚年编写《古籀标准》!精鉴定,富收藏。曾向端方苦学金石学,掌握了丰富的金石考古知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阎甘园】(1865—1942)名培棠,字甘园,陕西蓝田人。陕西“文化巨匠”。民国著名书画家,金石家、字画鉴赏家和收藏家。曾创办陕西有史以来第一家报纸《广通报》,后创办“甘园学堂”!创立“雅阁”,出版《晚照楼书画集》,举办“文艺讲习所”,晚年编写《古籀标准》!精鉴定,富收藏。曾向端方苦学金石学,掌握了丰富的金石考古知识!

26800 九五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题名阎甘园~探梅图

年代1900

类别设色(彩色)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立轴

尺寸90 × 35 cm

款识钤印阎甘园

货号轴1

上书时间2023-12-23

  • 最新上架
【墨道人】&【任法融】书画合璧诗堂!红梅图《清静》墨道人~孙明瑞,宴济元先生赐号“墨道人”,龙门派全真道士、河北道教协会长,中国道教协理事,画梅泰斗,师从何海霞!任法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协第六届、第七届会长,中国道教学院院长,著名道教学者,书法家!
【墨道人】&【任法融】书画合璧诗堂!红梅图《清静》墨道人~孙明瑞,宴济元先生赐号“墨道人”,龙门派全真道士、河北道教协会长,中国道教协理事,画梅泰斗,师从何海霞!任法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协第六届、第七届会长,中国道教学院院长,著名道教学者,书法家! ¥3960.00
【张晴霭】(1897--1961)陕西民国大儒,宝鸡眉县人,初名庭美,字晴霭,又字霁初,晚号山水醉翁。先生书香门第世家,生性颖悟,十五岁入眉县横渠书院就读,诗、书、画皆入佳境,在陕西宝鸡眉县、周至两地名噪一时,作品颇受当地文人墨客称颂,素有“三绝”之美誉。洵为关中大儒。其诗作多方搜集500余首发行,名曰《张晴霭诗抄辑注》先生高祖张鹏翰,清代贡元,例授修郎吏部儒学训导。父张东铭,国子监太学生。
【张晴霭】(1897--1961)陕西民国大儒,宝鸡眉县人,初名庭美,字晴霭,又字霁初,晚号山水醉翁。先生书香门第世家,生性颖悟,十五岁入眉县横渠书院就读,诗、书、画皆入佳境,在陕西宝鸡眉县、周至两地名噪一时,作品颇受当地文人墨客称颂,素有“三绝”之美誉。洵为关中大儒。其诗作多方搜集500余首发行,名曰《张晴霭诗抄辑注》先生高祖张鹏翰,清代贡元,例授修郎吏部儒学训导。父张东铭,国子监太学生。 ¥4800.00
【张晴霭】(1897--1961)陕西民国大儒,宝鸡眉县人,初名庭美,字晴霭,又字霁初,晚号山水醉翁。先生书香门第世家,生性颖悟,十五岁入眉县横渠书院就读,诗、书、画皆入佳境,在陕西宝鸡眉县、周至两地名噪一时,作品颇受当地文人墨客称颂,素有“三绝”之美誉。洵为关中大儒。其诗作多方搜集500余首发行,名曰《张晴霭诗抄辑注》先生高祖张鹏翰,清代贡元,例授修郎吏部儒学训导。父张东铭,国子监太学生。
【张晴霭】(1897--1961)陕西民国大儒,宝鸡眉县人,初名庭美,字晴霭,又字霁初,晚号山水醉翁。先生书香门第世家,生性颖悟,十五岁入眉县横渠书院就读,诗、书、画皆入佳境,在陕西宝鸡眉县、周至两地名噪一时,作品颇受当地文人墨客称颂,素有“三绝”之美誉。洵为关中大儒。其诗作多方搜集500余首发行,名曰《张晴霭诗抄辑注》先生高祖张鹏翰,清代贡元,例授修郎吏部儒学训导。父张东铭,国子监太学生。 ¥4600.00
【张焕旸】字瞻所,号漱石居士,能书善画,工诗,有诗稿留世!生于明末清初!卒于康熙年间,今山西省沁水县宣化坊(今北和社区)人。张焕旸少时负笈寻胜,优裕的家庭条件!背负书籍,边走边读,寻访名师,游历美景,能书善画!因不喜仕途,只想潜心作画,故称“漱石居士”。此幅牡丹图,形象勾勒,皆取自然,精准刻画不掩信手造型之风雅,设色清雅,花蕊点睛细致,花瓣结构妥当,花叶富有生机,观之有轻风送香之感。可谓佳作。
【张焕旸】字瞻所,号漱石居士,能书善画,工诗,有诗稿留世!生于明末清初!卒于康熙年间,今山西省沁水县宣化坊(今北和社区)人。张焕旸少时负笈寻胜,优裕的家庭条件!背负书籍,边走边读,寻访名师,游历美景,能书善画!因不喜仕途,只想潜心作画,故称“漱石居士”。此幅牡丹图,形象勾勒,皆取自然,精准刻画不掩信手造型之风雅,设色清雅,花蕊点睛细致,花瓣结构妥当,花叶富有生机,观之有轻风送香之感。可谓佳作。 ¥2680.00
【李子青】(1909—1991)中国书协会员,陕西书协第一届副主席、省文史馆馆员,宝鸡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宝鸡市书协第一届主席兼市书法研究室主任,市民盟成员。
【李子青】(1909—1991)中国书协会员,陕西书协第一届副主席、省文史馆馆员,宝鸡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宝鸡市书协第一届主席兼市书法研究室主任,市民盟成员。 ¥3950.00
【李子青】(1909—1991)中国书协会员,陕西书协第一届副主席、省文史馆馆员,宝鸡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宝鸡市书协第一届主席兼市书法研究室主任,市民盟成员。
【李子青】(1909—1991)中国书协会员,陕西书协第一届副主席、省文史馆馆员,宝鸡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宝鸡市书协第一届主席兼市书法研究室主任,市民盟成员。 ¥3500.00
【霍明】(1927-2016)号大睡堂主。陕西著名画家,关良弟子,长安名家,历任延安文化馆任馆长!师从冯友石,1946年入国立杭州艺专,随关良、林风眠、吴大羽教授学习。后专攻国画山水、戏曲人物,画作别具一格。
【霍明】(1927-2016)号大睡堂主。陕西著名画家,关良弟子,长安名家,历任延安文化馆任馆长!师从冯友石,1946年入国立杭州艺专,随关良、林风眠、吴大羽教授学习。后专攻国画山水、戏曲人物,画作别具一格。 ¥3860.00
【萧焕】{同一上款藏家}(1938.1—)原名萧焕儒,陕西长安人。 58年西安美院毕业并留校至今!60年师从王雪涛学习花鸟。 历任西安美院国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陕西文史馆馆员,作品多次入国家级美展并获奖。出版 《写意花鸟画技法》 
【萧焕】{同一上款藏家}(1938.1—)原名萧焕儒,陕西长安人。 58年西安美院毕业并留校至今!60年师从王雪涛学习花鸟。 历任西安美院国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陕西文史馆馆员,作品多次入国家级美展并获奖。出版 《写意花鸟画技法》  ¥1800.00
【田登五 】{同一上款藏家}(1897~1973)河北宁晋人,曾师从齐白石学画,与王雪涛、王梦白为画友。中国美术家协会员。与赵望云等在陕西组织“七大画会”,为陕西画坛一重要画家。长安画派的老一辈画家。
【田登五 】{同一上款藏家}(1897~1973)河北宁晋人,曾师从齐白石学画,与王雪涛、王梦白为画友。中国美术家协会员。与赵望云等在陕西组织“七大画会”,为陕西画坛一重要画家。长安画派的老一辈画家。 ¥296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品相如图
商品描述
【阎甘园】(1865~1942) 名培棠,字甘园,自号辋口樵者、晚照楼主。陕西蓝田人。自幼从父读书习字,16岁中秀才,翌年在西安设馆教学,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入关中书院求学。二十三年(1897年),阎与毛昌杰、王立斋、阎培芝诸人创办陕西近代第一家私人报纸《广通报》,任总编兼社长。由于《广通报》宣传维新思想,文笔清新,形式活泼,很受读者欢迎,发行广及京、津、沪、湘等地。二十四年(1898年)阎出任陕西中学堂斋长。1900年关中大年馑,阎回蓝田县办理赈灾事宜,用以工代赈的办法组织施工,完成了两条引水渠道工程,可灌溉农田近千亩。[2]阎甘园擅长绘画、书法,是当时有名的书画家,又是金石、字画鉴赏家和收藏家。1908年甘园学堂停办后,阎开始古物收藏且经营仿制古董,其收集了数以千计的各朝金石文物,阎亲自编写《新知识三字经》一书作为教材,并在学堂开设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物理、生物、美术、音乐、体操、人体解剖等课程。
阎甘园(1865—1942),陕西蓝田人,名培棠,号辋口樵者,斋号晚照楼,以字行。阎甘园13岁时,即通《四书》《五经》,15岁中秀才,人称“神童”。1897年,32岁的他创办陕西有史以来第一家报纸《广通报》。1903年6月,自费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于9月在西安创办第一所私人洋学堂——“绅立蒙学堂”(后改为“甘园学堂”),1904年又创立“雅阁女校”。1923年,在西安成立了陕西第一个以“新剧”(即话剧)为主的“化妆讲演团”。1924年,建剧场,创办“广益娱乐社”,推广京剧。1926年,在“广益娱乐社”的基础上,成立“红芽社”,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1927年,受冯玉祥之聘赴南京。1929年,移居上海,次年在上海举办首次个人画展。1931年,出版《晚照楼书画集》(第一集),是年秋,作为“中国书画代表团”成员访问日本,回国后在上海举办第二次个人画展。1934年,出版《晚照楼书画集》(第二集),举办“文艺讲习所”,编写《晚照楼六书讲义》《晚照楼说文阶梯》,由上海出版社出版。晚年编写《古籀标准》,1942年完成初稿后辞世。

收藏之富,竟惊动了鲁迅

阎甘园精鉴定,富收藏。阎甘园曾向时任陕西布政使的端方苦学金石学,掌握了丰富的金石考古知识,漫游关中平原,翻越秦岭巴山,远跋陕北高原,足迹遍布三秦,收集了数以千计的各朝金石文物。

1905年,阎甘园在西安马良甫开的古董铺偶见一块长、宽各三尺的残碑,断定为汉碑,遂以三百两银子的高价买下,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朝侯小子残碑》。此碑碑阳存十四行,行十五字,碑阴漫漶存十字。残碑首行有“朝侯之小子”等字,故阎甘园以此为碑命名。此碑秀劲峻美,颇类《张景碑》,书体在《孔宙》《史晨》之间,逊其浑厚而劲利过之,当为汉隶成熟期之典型,今藏故宫博物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品相如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