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基础
  • 生态学基础
  • 生态学基础
  • 生态学基础
  • 生态学基础
  • 生态学基础
  • 生态学基础
  • 生态学基础
  • 生态学基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态学基础

正版现货品相看照片!

58 8.5折 68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宝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奥德姆(Eugene P.Odum)、奥德姆(Eugene P.Odum) 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02-2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奥德姆(Eugene P.Odum)、奥德姆(Eugene P.Odum) 著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1
  • 版次 1
  • ISBN 9787040251531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35页
  • 字数 8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奥德姆
【内容简介】
  OdumE.P.是20世纪生态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生态学基础》在出版后的50年内,始终是首选‘的教学参考书,它影响了全世界几代生态学家。本版坚持了经典的整体论方法,强调基于等级理论的多层次方法,注重将生态学原理用于解释人类面临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发展历史,生态系统概念与系统能量学,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调节因素与过程,种群、群落、景观、区域、全球生态学,生态系统发育,生态学专业学生的统计学思维。
【作者简介】
  EugeneP.Odum,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动物学博士(1939),曾任纽约州禁猎区常驻博物学家,于1940年到佐治亚大学任教直至去逝,曾兼任美国生态学会主席(1964-1965)。建立了萨瓦纳河生态实验室,创建了Sapelo海洋生物实验室和生态研究所。出版著作12部,发表论文200余篇。1970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获美国生态学会卓越生态学家奖(1974)、生态学界的最高荣誉——泰勒奖(为环境学成就设立的世界级奖项。
  GaryW.Barrett,美国佐治亚大学生态研究所教授。佐治亚大学动物学/生态学博士(1967)。曾任迈阿密大学生态学特聘教授(-1994)治亚大学生态研究所主任(1994.一1996)。兼任美国科学基金会生态学目主任(1981-1983),美国科学促进会资深会员(1990)。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1章生态学的范畴
1.1生态学的历史及与人类的关系
1.2生物组织层次
1.3涌现性原理
1.4超越性功能和控制过程
1.5生态交叉学科
1.6生态学模型
1.7学科还原论到跨学科整体论

第2章生态系统
2.1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
2.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3梯度和生态交错带
2.4生态系统实例
2.5生态系统多样性
2.6生态系统的研究
2.7地球化学环境的生物控制盖亚假说
2.8全球生产和分解
2.9微宇宙、中宇宙和宏宇宙
2.10生态系统控制论
2.11人类技术生态系统
2.12生态足迹的概念
2.13生态系统分类

第3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
3.1与能量相关的基本概念热力学定律
3.2太阳辐射和能量环境
3.3生产力的概念
3.4食物链及食物网中的能量分配
3.5能质:能值
3.6新陈代谢和个体大小:3/4幂法则
3.7复杂性理论,能量学的尺度及收益递减规律
3.8承载力及可持续性的概念
3.9净能的概念
3.10以能量为基础的生态系统分类
3.11能量的未来
3.12能量和金钱

第4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4.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基本类型
4.2氮循环
4.3磷循环
4.4硫循环
4.5碳循环
4.6水循环
4.7周转与滞留时间
4.8流域生物地球化学
4.9非必需元素的循环
4.10热带的营养循环
4.11循环途径:循环指数
4.12全球气候变化

第5章限制与调节因子
5.1限制因子的概念: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5.2因子补偿作用与生态型
5.3作为调节因子的生存条件
5.4土壤:陆地生态系统的组分
5.5火生态
5.6其他物理限制因子
5.7毒性物质的生物放大
5.8人为胁迫是工业社会的限制因子

第6章种群生态学
6.1种群的特性
6.2有关率的基本概念
6.3内禀自然增长率
6.4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6.5种群波动和周期性振荡
6.6种群调节的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机制
6.7种群分布格局
6.8群聚的阿利氏规律与庇护
6.9巢区和领域性
6.10复合种群动态
6.11能量分配和优化选择和K-选择
6.12种群遗传学
6.13生活史特性和策略

第7章群落生态学
7.1两个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
7.2协同进化
7.3共同进化:群体选择
7.4种间竞争与共存
7.5正/负相互作用:捕食、食草、寄生和化感作用
7.6正相互作用:偏利共生、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
7.7栖息地、生态位和同资源种团的概念
7.8生物多样性
7.9古生态学:古代群落结构
7.10从种群和群落到生态系统和景观

第8章生态系统发育
8.1生态系统发育的策略
8.2顶极的概念
8.3生物圈的进化
8.4与宏观进化、人工选择和基因工程相比的微进化
8.5生态系统发育与人类生态学的相关性

第9章景观生态学
9.1景观生态学的定义及其与组织水平概念的关系
9.2景观要素
9.3群落和景观水平上的生物多样性
9.4岛屿生物地理学
9.5中性理论
9.6时空尺度
9.7景观几何学
9.8景观可持续性的概念
9.9人类主导的景观

第10章区域生态学: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与生物群区
10.1海洋生态系统
10.2淡水生态系统
10.3陆地生物群区
10.4人类设计和管理的系统

第11章全球生态学
11.1从年轻到成熟的过渡:走向可持续文明
11.2生态一社会差距
11.3全球可持续发展能力
11.4情景方案
11.5长期转变

第12章面向生态学专业学生的统计学思维
12.1生态系统和尺度
12.2理论、知识和研究设计
12.3生态学研究单元
12.4推理方法及可靠性
12.5生态学实验与观测方法的比较
12.6生态学中的统计学思维
12.7证据的性质
12.8证据与假说的检验
12.9正确问题的明确表述
12.10出版还是“出家”
12.11证据导向的选择
12.12两条发现之路
12.13证据力范式
术语表
参考文献
鸣谢
索引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