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
  • 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
  • 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

5 1.9折 26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运荣 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4-3-3

上书时间2023-09-07

云夕书屋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韩运荣 著
  •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9
  • 版次 1
  • ISBN 9787810855228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共分三个部分,内容如下: “原理”部分,着重阐述舆论学的基本原理知识。

  舆论的三要素分析,舆论的客体——问题的规定性,舆论的主体——公众的规定性,舆论的存在形式——意见的规定性。

  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与功用,一方面是建立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决策的目标取向;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管理、社会决策的操作后果提供相应的效果评估和反馈。

  舆论形成的过程,即问题的发生、舆论领袖的发现、意见的发生、事实与意见信息的传播、意见的互动与整合以及舆论形成的六个阶段;舆论状态的几种典型标示以及相应的决策意义。
  对舆论的引导与控制等原理的解析,则包括传播的控制,对象和问题的控制以及网络环境下的舆论的引导与控制。

  “方法”部分,对民意测验方法进行了比较详尽、系统的梳理。

  其中涉及舆论测量方法、功能和特点,舆论测量在“调查谁,如何调查 ”上的两个基本问题。关于“调查谁”所经历的两个历史发展阶段,即趣味化阶段和科学化阶段,以及相应的调查方法的演化;关于“如何调查”,则涉及到对不同思路下的不同方法的诠释。

  “应用”部分,具体到运用舆论学原理和方法进行课题操作的具体程序和步骤。

  此部分包括舆论调查课题的确定原理与概念的操作化;问卷设计的组成与步骤;舆论调查的程序以及调查报告的写作规范等。

  《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在整体上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具体不同的部分又有各自的特点:“原理”部分,在揭示舆论领域的知识范畴、基本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时,注重理论的简洁性,突出理论的现实性,在解析具体的舆论原理时,往往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舆论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析理。

  “方法”部分,在对民意测验方法进行系统梳理时,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分别考察,针对不同方法的特点予以案例佐证。

  “应用”部分,展示民意测验调查课题的整个程序,从课题如何确定、问卷设计、调查实施到调查报告的撰写,同时对各个环节的不同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既强调宏观视野,又注重微观操作。
【目录】
序言 喻国明

第一部分 原理

 第一章 舆论的三要素

  第一节 舆论的客体——问题的规定性

  第二节 舆论的主体——公众的规定性

  第三节 舆论的存在形式——意见的规定性

 第二章 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扮演与功用发挥

  第一节 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解析

  第二节 舆论设定社会目标

  第三节 社会操作过程的实现

  第四节 舆论反馈社会效果

 第三章 舆论的形成与状态标示

  第一节 舆论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舆论的状态标示及其决策意义

 第四章 舆论的引导和控制

  第一节 传播的控制

  第二节 对象和问题的控制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引导与控制

第二部分 方法

 第五章 关于舆论测量

  第一节 测量的定义

  第二节 测量水平

  第三节 舆论测量的原则

 第六章 现代舆论测量的特点与功能

  第一节 舆论测量的特点

  第二节 舆论测量的功能 

 第七章 舆论测量的两个基本问题

  第一节 调查谁的问题

  第二节 如何调查 

第三部分 应用

 第八章 舆论调查课题的确定原理与概念的操作化

  第一节 研究课题确定的原理

  第二节 概念的操作化

 第九章 问卷设计

  第一节 问卷的组成,

  第二节 问卷设计的主要步骤和具体方法

 第十章 调查实施与调查报告的撰写

  第一节 调查实施

  第二节 调查报告的撰写

附录 上海居民读报情况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