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与交融:中美证据法论坛
  • 对话与交融:中美证据法论坛
  • 对话与交融:中美证据法论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对话与交融:中美证据法论坛

12 3.0折 40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廖永安、彼得·安德森(Peter Anderson) 编

出版社湘潭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6-5-5

上书时间2022-09-22

云夕书屋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廖永安、彼得·安德森(Peter Anderson) 编
  • 出版社 湘潭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4
  • 版次 1
  • ISBN 9787811282900
  • 定价 4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4页
  • 字数 34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美法律交流文丛
【内容简介】
《对话与交融:中美证据法论坛》作为中美双方的法学专家、学者及法律实务界同仁在共同对话与交流中所产生的一项成果,我们期待着它能对两国证据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廖永安,教授,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湘潭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湖南省诉讼法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程“诉讼证据法学”主持人,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司法部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10余项。代表性著作有《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民事证据法学的认识论与价值论基础》、《民事诉讼理论探索与程序整合》、《诉讼费用研究》等,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报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彼特·安德森,奥伯林大学文学学士,耶鲁大学法学博士。1990年至1999年担任波士顿市布莱顿区法院法官,并于1999年至2005年担任该法院首席法官;2005年至2009年担任波士顿市乐斯贝利区法院法官。任职法官之前,先后任职于大波士顿地区法律援助服务机构,曾任8年诉讼部门主管及11年执行理事。荣休后现任麻州大学迈科马克研究生院资深学术顾问、麻州法官协会司法交流委员会成员兼中美法律合作项目领导。
【目录】
第一篇论坛研讨
第一部分:美国民事案件中的审前证据开示程序
第二部分:圆桌会议之开幕式及主题报告
第三部分:圆桌会议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第四部分:圆桌会议之麻州证据规则(2010年版)
第五部分:圆桌会议之量刑程序中的证据规则
第六部分:美国量刑程序的模拟法庭演示

第二篇主题论文
第一部分:中国诉讼证据规则
比较法视野中的自由心证/吴宏耀
排除何种非法证据——比较法的视角/刘梅湘
浅谈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李宇先许玉君
论供述排除的目的与条件——中美供述排除规则的比较研究/金华
证据协力义务视野下的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熊洋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前景/戴莹申君贵
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困境与出路——以《“两高三部”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为视角/潘伟明
论我国量刑证明标准的构建/胡之芳唐元华
论我国量刑证明标准的构建/范登峰何志远易慧琳

第二部分:美国麻州证据规则
对麻塞诸塞州证据法指引的一些观察/约翰·彼得w.艾格尼斯
《麻萨诸塞州证据规则指南》与《联邦证据规则》的主要区别/厄内斯特·L.小萨拉森
麻萨诸塞州民事案审前证据开示程序的进行/伊丽沙白·费希
证据排除规则/吉尔维伯
麻萨诸塞州证据排除规则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权利之相互关系/蒂莫西·H.盖利
美国无陪审团参与的非死刑案件中证据和辩论在量刑程序中的作用/彼德·安德森
死刑案件的量刑程序/吉尔维伯
致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