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海拾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政海拾零

29-09-32

6.7 2.2折 30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孟庆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9-09-32

上书时间2023-08-14

万丈图书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孟庆
  •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7
  • 版次 1
  • ISBN 9787532620135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0页
  • 字数 292千字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合作创办了文史类杂志《世纪》。这本杂志坚持纪实风格,重视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经过十多年辛勤耕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世纪》诸多栏目中,“笔记掌故”无疑是一道风景、一个亮点。一些同志谈起《世纪》,常提到笔记掌故;在兄弟报刊转载《世纪》的文章中,也以笔记掌故的“点击率 ”为高。尽管它篇幅较小,又以较小的字体排印,却丝毫不减其对读者的吸引力,正合了“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的意蕴。

   笔记和掌故本是两种不同文体。笔记泛指随笔记录,不拘题材、体例。掌故,掌握故事者也。“故”通“古”,古事为文谓之“故”。笔记作文,掌故是史;文以载道,论从史出。笔记掌故既是文与史的结合,就要求写作者具有一定的文史知识及表达能力。我们看内容扎实、明白晓畅的大家手笔,看似信手拈来,又都涉笔成趣。叙事简约,如同画师的大写意,细微处亦有工笔勾勒;议论精当,则如画龙点睛,方寸间显现微言大义。今天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宣传媒体高度发达,人们更喜好兼具故事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笔记掌故一类短文章。

   本书汇集了《世纪》1993年创刊至2005年间大部分笔记掌故.计有500 余篇,分《政海拾零》和《文苑剪影》两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涉及的人物包括革命领袖、军政要员、社会名流,乃至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众多撰稿者中既有馆老耆宿、文史高手,也有文坛新秀、热心读者。他们以丰富的阅历和学识一丝不苟地撰写文稿,核实史料。正是这批作者,共同打造了这一受到欢迎的专栏,倡导了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优良文风。书中一篇篇文章,犹如一扇扇窗口,向人们展示时代风貌,聚焦沧桑岁月,读者通过它们窥睹百年风云,透视人生浮沉,借以提高文学修养,增长历史知识;或者从“随便翻翻”(鲁迅语)中增广见闻,在轻松自如的阅读中怡情养性,进一步培养读书兴趣。

   本书反映的主要是20世纪上半叶的人和事。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这是艰苦奋斗、产生可歌可泣故事的年代,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历史篇章。而当代社会生活又是如此丰富多彩,展现的全球化背景何等错综复杂、波诡云谲,并由此孕育、催生一批批与之相适应的风流人物。这为笔记掌故提供了取之不尽、写之不竭的源泉。但过去这方面内容反映尚少。目前笔记掌故的作者大多年事较高,这支队伍也需要充实更新。今天的中青年作者势将成为笔记掌故写作的生力军,肩负着以史资政、传承文化的责任。新时期笔记掌故的内容,必然与过去文人士大夫的笔记小说、野史趣闻大相径庭,也将与反映旧中国的故人轶事大异其趣。新时期呼唤新文史,新任务要求开新篇。比如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事件,文史资料研究以及笔记掌故可不可以去涉猎、去深入研究呢?一些专家学者已经提出这个问题。关键是我们如何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力量征集各个历史时期的资料,编辑这一段段世纪风云。这也是文史研究馆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目录】


一、中共英才

  王汝霖给同学毛泽东的一封信

  匡互生破格聘毛泽东任教

  毛泽东涉足的海上名园

  毛泽东改定的一副群众大会联

  一则误发的毛泽东讣告

  毛泽东批驳诸青来的怪论

  毛泽东《长征》诗作原稿

  毛泽东哀挽杨十三

  毛泽东的打油诗

  毛泽东改戏词

  毛泽东赏菊

  毛泽东与王人美家人一段缘

  毛泽东手书《长恨歌》

  毛泽东评舞台上的“毛泽东”

  贺学海的毛泽东嵌名联

  罗元贞为毛泽东改诗

  毛泽东说的“不相识的朋友”到底是谁

  毛泽东巧改前人诗

  毛泽东的藏书章

  周恩来演文明戏

  周恩来痛悼抗日名将罗芳珪

  在永康邂逅周恩来

  周恩来棋艺惊山城

  周恩来吃苕叶粥

  周恩来笑释名实

  国共两部长山城抬校长

  周总理召回马连良

  周总理赠苏加诺的国礼

  周恩来关怀影片《伟大的孙中山》

  周恩来礼贤马一浮

  周总理“解放”吴仲超

  瞿秋白为郑振铎刻印

  陈独秀江南乡试遇怪事

  陈独秀勇剪学监“猪尾巴”

  陈独秀怒斥段祺瑞遭逮捕

  陈独秀与茅盾谈古音

  陈独秀索碑

  小茶馆里幸遇陈独秀

  陈独秀拒收蒋介石汇款

  陈毅赞民歌

  陈毅为请名医三访茅山

  亲聆陈毅市长讲话

  陈毅纳诤言

  一方印认识了陈毅市长

  陈毅市长赠《献马图》给朱总司令

  陈毅还债

  彭德怀为石油工人筹款

  彭德怀看戏

  与彭德怀休戚与共的浦安修

  叶挺守纪亲睹记

  叶挺送给郭沫若的生日贺礼

  贺龙与他的外甥

  潘汉年写过民间故事

  潘汉年的“边吃边谈”

  廖承志赠画漆裕元

  余秋里为王进喜起名“铁人”

  张鼎丞训勉溥仪

  田家英为毛泽东找回了“孩子”

  田家英为农民办实事

  听郭沫若三次演说

  吴玉章斥拒陈璧君

  邵荃麟江山遇险

  茅盾为瞿秋白辩诬

  我所知道的何康

  郑振铎智甩“尾巴”

  坐三轮车上下班的省部级干部

二、民国政要

  孙中山据理破礼教

  孙中山逸闻三则

  孙中山购买《二十四史》

  孙中山接生不信邪

  孙中的唯一一部译作

  ……

三、社会人物轶闻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