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王沪宁 林尚立 孙关宏 编2004-09-0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王沪宁 林尚立 孙关宏 编2004-09-01

保证正版,特价新书,新华系统直发! 天津,无锡,成都,广州四大仓库发货,70%城市次日达!

44.7 6.6折 68 全新

库存65件

北京顺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沪宁 林尚立 孙关宏 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052734

出版时间2004-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1892549

上书时间2023-08-29

轻舟飘远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在充分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基础上,根据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基本思想逻辑,全面、系统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原理。力求全面挖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理论。它不仅深刻挖掘了以往人们熟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如阶级理论、国家理论、革命理论、民族理论等,而且也深刻挖掘了以往人们重视不够的一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如政治权力理论、政治文化理论、政治发展理论等,因而,《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向人们展现了内容十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
  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著作各种各样,涉及领域也十分广泛,但至今尚未有一本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和理论、并将其上升到原理高度的著作。为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我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王沪宁任主编、复旦大学政治学教授林尚立、孙关宏任副主编,编著了本书。本书在充分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根据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基本思想逻辑,全面、系统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本书是高校社会学尤其是政治学、行政学学科研究人士的重要参考书,是高校的*教材。



作者简介


  王沪宁,1955年10月6日生于上海,籍贯山东掖县。1977年2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法国语言文学专业,后去上海社会科学院从事自然辩证法研究。1978年9月考取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硕士研究生,1981年7月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86年晋升为副教授,1988年8月晋升为教授。曾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政治与行政研究所所长、日本研究中心政治部主任、美国研究中心成员,北京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心特邀教授,《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等职,还担任中华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全国自学考试政治管理与行政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委,上海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上海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等社会职务。1988年8月至1991年4月曾任国际政治学会(IPSA)候补理事,曾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十大青年精英,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高教精英。曾获得国际政治学会(IPSA)颁发的POKANSTEIN奖和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1994年9月被授予复旦大学杰出教授。现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目录

推荐序言
序言
协作说明
*章 导论:对象和地位
*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
第二节 社会政治的基本构造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方法论
第二章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节 人是社会存在物
第二节 社会是发展的活的机体
第三节 政治上层建筑建立于经济基础
第三章 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节 阶级对抗是一切政治斗争的基础
第二节 阶级产生于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
第三节 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决定阶级差别
第四节 阶级斗争的中心是政治权力
第五节 阶级斗争构成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六节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阶级消亡的条件
第四章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节 社会决定国家
第二节 国家产生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
第三节 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
第四节 无产阶级国家是新型国家
第五节 国家必然走向消亡
第五章 国家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管理机构
*节 国家管理权力反作用于社会
第二节 政治统治和社会职能相辅相成
第三节 国家职能分为对内对外两部分
第四节 国家存在相对自主性
第六章 政治权力是阶级统治的权力
*节 政治权利源于经济权力
第二节 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第三节 暴力以经济力量为基础
第四节 权威与民主
第七章 国家属性决定政治形式
*节 阶级统治需要一定的政治形式
第二节 政治形式的本质取决于国家类型
第三节 政治形式反映一定的民族特性
第四节 政治形式和统治内容是辨证的统一
第八章 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
*节 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
第二节 民主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
第三节 社会民主高于政治民主
第四节 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是共生的
第九章 政治党派划分基于阶级划分
*节 政党是阶级斗争*严整的表现
第二节 资产阶级政党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组织
第三节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形式
第四节 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条件
第十章 政治是一门科学和艺术
*节 政治与经济相比占首位
第二节 民主集中制作为基本原则
第三节 群众路线是基本的领导方法
第四节 划分党和国家机关的职能
第五节 政策和策略是党和政府的生命
第十一章 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
*节 民族在历史中形成
第二节 民族的形成是历史发展成果
第三节 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
第四节 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不能获得解放
第五节 民族融合是各民族高度发展的结果
第十二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政治意识形态
*节 政治文化反映社会存在
第二节 政治文化具有阶级属性
第三节 政治文化兼有现实性和历史继承性
第四节 政治文化发展不一定与社会发展同步
第五节 政治文化要进行灌输
第十三章 社会发展促进政治发展
*节 政治发展依照其内在规律
第二节 政治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第三节 政治发展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第四节 政治发展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
第五节 政治发展是自觉的政治活动
第十四章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节 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
第二节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
第三节 政治革命发展到社会革命
第四节 革命必须具备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第五节 暴力方式与和平方式辨证统一
第六节 不断革命与革命发展阶段相统一
第七节 改良是革命的副产品
第十五章 时代特征决定国际政治总格局
*节 现代国际社会是世界体系
第二节 国际政治格局受阶级划分影响
第三节 国际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第四节 战争与和平是政治的继续
第五节 和平共处是处理过渡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十六章 人类社会必然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二节 共和国应是社会共和国
第三节 政治平等升华到社会平等
第四节 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后记



主编推荐


  本书在充分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根据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基本思想逻辑,全面、系统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原理。……本书具有理论扎实,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的特点。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