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浙东第一船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30.16
5.2折
¥
5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李国妹主编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34998
出版时间2021-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16页
字数147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SC:9787552034998
上书时间2024-12-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李国妹,1968年生,上海市浦东新区人。2012年入党,其父为新四军老战士。2009年开始创作小说、诗歌、散文,内容多以上海浦东地区历史为素材,作品曾在各类刊物发表,并多次获奖。2018年从工厂退休,现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史学会编辑部副主任。2019年,参与主编《枪声激烈——实录抗战中的“边抗四大”》一书。
主编推荐:
本书是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与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史学会共同策划编写的,整本书既展现了战争年代的风云岁月,又粗线条勾勒出改革开放、浦东开发的发展状况,值得一读。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一个家庭祖孙三代人的真实故事。作品中三位主人公分别是黄矮弟(1903—1961)、黄矮弟之女黄素新、黄矮弟的外孙张斌。全书中一代爱国实业人士,无私奉献、建设边疆的建设者,勤奋实干、勇于开拓的知识型一代,他们的经历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不仅真实而客观地记录一家人的人生经历,而且细致而富有情感的描述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他们的故事富有代表性,且饱含红色历史的记忆,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让人动容,引人深思。
摘要:
走上经商路
浦东位于上海东缘,泛指黄浦江以东地区,包括川沙、南汇、奉贤等地的大片土地。浦东西临上海母亲河——黄浦江,北边是江水奔流的长江口,南边是杭州湾,东边是东海。
浦东的成陆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公元4世纪以前,即我国历史上的东晋时代,这里还是一片浅海,而那时的海岸线还停留在古冈身附近。所谓古冈身,就是在远古时期,由于泥沙受到海浪的不断冲击,逐渐堆积成的自然泥沙堤。这些泥沙堤,成了阻挡海水的天然屏障。
公元4世纪以后,随着长江和钱塘江的水流的不断冲刷,从上游夹带来的泥沙在江海交汇处为海浪冲顶而加速沉降,从而不断增加滩地的面积,进而形成海岸线向外延伸,陆地面积逐渐增加,随后居民逐渐在这里定居,他们选择海口及附近滨海一带,围海造田,垦荒种地。到公元10世纪,沿海的居民为了生存与发展,还不断地在海滩上筑堤,抵御咸潮,与海争地。其中最早的一条海塘是古捍海塘。
古捍海塘又名“下沙捍海塘”,位于冈身以东约20千米处,其走向与冈身基本平行。史籍记载,它重筑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始筑于何时,现尚无定论。
随着滩涂向东不断延伸,沿海的居民在东海边渐次修筑了古捍海塘、里护塘、钦公塘、彭公塘等海塘,疏浚了扇面形展开的诸多通浦干河。沿海的居民或“煮海为盐”,或勤事农桑。
清雍正四年(1726年)南汇正式建县。几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南汇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依托围海造田的独特优势,“煮海制盐”,布设盐场、盐团、盐灶、盐仓。南汇面向大海,属海防要塞,为警示敌情而高筑烽火墩,就有了一墩、二墩、三墩等地名。为引水制盐、方便运输,人们开沟引水,形成无数大小河港,如一灶港、咸塘港、运盐河等。另外,由于地处东海之滨,除建塘外,外来贫民纷至沓来,于是就有了因海而兴的小镇,如老港、新港、芦潮港等。
南汇人民历来富有爱国主义和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早在明代中期,倭寇从海上入侵时,南汇人民就奋起抵抗,屡挫倭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南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诸多反帝反封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这片土地上,在战火纷飞、生死搏杀的年代,涌现出无数的仁人志士,他们为革命、为信仰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乃至宝贵的生命。历史的丰碑上,将永远镌刻着他们朴实却闪光耀眼的名字。
在20世纪30年代,南汇地区的彭公塘畔,出现了一位忠诚的爱国商贸界人士——黄矮弟,他虽是无党派人士,也不是军人,但他以经商为名,常年奔波于浦东、浙东、苏北的海上秘密运输线,走南闯北,为地下党、新四军的运输出生入死,作出了不少贡献。
1903年,一个新生命在东海边彭公塘附近的江苏省南汇县小洼港(现属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桃园4组)呱呱坠地,这个婴儿就是故事的主人公黄矮弟(又名黄关根、黄阿弟)。彭公塘,筑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由南汇乡绅彭以藩发起,并筹划开筑,故名。当时王椿荫任知县,故又名王公塘。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塘被冲毁,后在原址外筑新塘,名“李公塘”。黄矮弟出生的小洼港,原属二团二甲地,因临
...
目录:
I序一
V序二
第一代:黄矮弟
003走上经商路
012广交朋友
028组建新的海运码头
033党中央的两份电报
039“浙东第一船”勇立奇功
061逃难生涯
065智筹物资护送领导
070北撤中的“高梢船”
075倾力相助
080护送一位特殊的女同志
085巧卸枪支
088卖产捐资
090抗潮救灾
097为解放舟山出力
099蒙冤
第二代:黄素新
103难忘的蒙冤年代
121赴边疆经受锻炼
130漫漫申诉路
141为了“浙东第一船”
144协助寻找烈士后人
149七十一年的寻亲梦
154组建睦邻点
160创建“返沪知青联络点”
164我幸福的晚年生活
166神秘的小花园
169我的父亲
第三代:张斌
175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78践行“工匠精神”的带路人
188成功企业家的风采
191记忆是一种力量
200参考文献
202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