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270.64
6.8折
¥
3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周琼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81300
出版时间2021-0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796页
字数950千字
定价398元
货号SC:9787030681300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周琼,女,彝族,1968年生,云南楚雄人。云南大学特聘教授、二级教授、首批“东陆学者”、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云南省彝学会副会长、东亚环境史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环境史、灾荒史、西南地方文献整理校勘记、区域历史人物研究。相继主持国家社科基金4项(结项3项)、省部级项目8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出版《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等著作6部,在《民族研究》《清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思想战线》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目前担任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和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模式研究”项目负责人。2019年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云岭学者。
内容简介: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档案、实录、会典、地方志等原始文献史料入手,系统梳理了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及其灾赈机制的发展过程,深入论述了该机制的具体内容、实施效果及社会效应等方面的问题,对清代防灾救灾机制和社会抗灾能力进行了详细探究。提出了清代荒政制度研究的创新性观点,即入主中原的清王朝不仅通过恢复、重建中国赈灾机制稳定了社会经济秩序,而且通过救济灾民的种种措施获取了民心和统治中国的政权合法性。此外,本书还在对清前期灾赈制度的建设及其程序、灾赈人员、机构等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从赈前预警机制及报灾、勘灾机制的重建开始,对清政府灾赈中的审户、勘不成灾、粥赈、以工代赈、灾赈物资、民间赈济,以及赈后的蠲免、缓征及借贷等进行分析、论证,凸显出清前期救灾机制积极与消极的社会效应,强调清王朝在灾赈中通过底层认可的方式实现天下同治。本书可供中国古代史、中国荒政史等专业的师生阅读和参考。
目录:
绪论 1
一、选题缘起 1
二、学术史回顾 4
三、目前研究的不足及本书的研究目标 40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 49
第一章 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56
第一节 清前期的自然、社会环境与重大灾害 57
一、地理环境与灾荒 58
二、气候与灾荒 60
三、人类生存环境的变迁与灾荒区域的延伸 65
四、社会政治因素与灾荒 68
第二节 清前期自然灾害划分的标准 71
一、清代灾荒划分标准述论 73
二、清代灾情等级的划分标准及方法 80
三、关于清代灾荒“初期少、中期多”的观点 84
第三节 清前期的重大自然灾害 87
一、清前期的巨型灾害(巨灾) 87
二、清前期的重大灾害(重灾) 101
三、清前期的大型灾害(大灾) 113
第四节 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的特点 207
一、时间上的经常性、连续性、共时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 208
二、空间上的普遍性、相对集中性、延伸性和复杂性特点 211
三、灾荒类型上的共存性、并发性和群发性特点 216
四、灾害程度上的累积性特点 221
五、灾荒类型及等级的全面性特点 223
六、时间及区域分布上的相对集中性特点 224
第二章 清前期官赈制度的建设及发展的基础 227
第一节 灾赈制度建设的背景暨自然灾害的后果 228
一、农业或歉收或绝收 228
二、粮价飞涨,饥荒严重 231
三、人口的大量死伤及流迁 232
四、公私建筑及财产的巨大损失 242
五
...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