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8.8 6.4折 45 全新

库存3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平原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60258

出版时间2015-0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92页

字数200千字

定价45元

货号SC:9787301260258

上书时间2024-12-22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平原,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
精彩内容:
绪言:炸弹下长大的中国大学
 “连天烽火”与“遍地弦歌”,这本是两种截然对立的情景,而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二者竟巧妙地相互配合,交织成撼人心魄的乐章。我曾不止一次推荐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所撰《阅读史》中的一幅照片[1]:1940年10月22日伦敦遭德军轰炸,很多房子倒塌了,这间西伦敦荷兰屋图书馆,墙壁也已倾颓,地下满是砖石,竟然有人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书架前翻检自己喜爱的图书。我说:这固然是对抗厄运,坚信未来,但也不妨解读为:“阅读”已经成为必要的日常生活,成为生命存在的标志[2]。后来,我终于找到一幅可与之媲美的老照片,那是西南联大教授朱自清、罗庸、罗常培、闻一多、王力的合影(图1)——我故意略去拍照的具体时间及地点,以便将其作为抗战中意气风发的中国读书人的象征。在一次专题演讲中,我提及这幅照片:“联大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联大有精神:政治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联大人贫困,可人不猥琐,甚至可以说‘器宇轩昂’,他们的自信、刚毅与聪慧,全都写在脸上——这是我阅读西南联大老照片的直接感受。”[3]今天的中国大学,从校园建筑到科研成果,都正朝“世界一流”飞奔,但再也找不出如此明亮、干净与自信的合影——那是一种由内而外、充溢于天地间的精神力量。
 战火纷飞中,中国大学顽强地生存、抗争、发展,其中蕴涵着某种让后人肃然起敬的神秘的力量。历朝历代,凡狼烟四起时,最容易遭受毁灭性打击的便是手无寸铁的师生及学校;只有当战乱平息,统治者才有心思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重建教育。借用建安八年(203)曹操所下《修学令》:“丧乱以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中国历史上几次影响重大的衣冠南渡,就其实际效果而言,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教育、文化及科技的转移,但从未有过在战争中为保存
...
内容简介: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作者借助档案、报道、日记、书信、散文、杂感、诗词、著作等不同史料的仔细辨析,讲述了抗战中中国大学内迁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呈现战时中国大学的精神风貌。书稿跨越虚构写实的鸿沟,让日渐遥远的"老大学的故事"重新焕发光彩。
作者在论述中注重历史资料的发掘,着意生活细节的勾勒,强调教育规律的总结,凸显读书人的心境与情怀,引入国际视野以及当下的问题意识。
目录:
“大学五书”小引 
绪言:炸弹下长大的中国大学 
此情可待成追忆——中国大学内迁的历史、传说与精神 
一、炸不垮的中国大学 
二、1941年的统计 
三、不该被埋没的文本 
四、笔落如何“凉风雨” 
五、“奇迹”该怎样讲述 
永远的“笳吹弦诵”——关于西南联大的历史、追忆及阐释 
一、战火摧不垮中国大学 
二“光荣”不仅属于西南联大 
三、必胜信念、学术关怀以及师生情谊 
四、以本科教学为中心 
五、“人和”的另一面 
六、“应叫青史有专篇” 
岂止诗句记飘蓬——抗战中西南联大教授的旧体诗作 
一、漂泊西南多唱酬 
二、百一篇成聊自遣 
三、诗史更愧无君才 
四、还将孤愤托长吟 
六位师长和一所大学——我所知道的西南联大 
一、从“宏大叙事”到“私人记忆” 
二、师生之情与同窗之谊 
三、“新文学”教学之披荆斩棘 
四、湘黔滇旅行团的故事 
五、政治与学术的纠葛 
六、物质与精神之张力 
参考书目 
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