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银行业对外开放比较研究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33.32
6.8折
¥
49
全新
仅1件
作者倪东明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9611446
出版时间202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92页
字数162千字
定价49元
货号SC:9787519611446
上书时间2024-12-1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倪东明,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信用经济,在《亚太经济》《现代经济探讨》《现代财经》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两个省部级科研项目。
主编推荐:
对外开放,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银行、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走在前列,通过对比可以收获经验与教训,才能摸清自己银行对外开放改走的路。
媒体评论:
对比、分析得比较细,语言也不似学术那般枯燥,颇具文学性。
内容简介:
本书共包含六章,其中第一章概括性地介绍写作的国内外背景、前人研究成果、篇章结构与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论述日本和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原因、历史进程和效应;第四章是著作的核心部分,详细进行了中日银行业对外开放在风险调控、经营管理、利率接近市场化方面的比较;第五章则进一步从监管、汇率、货币国际化等方面进行比较;第六章作为主旨部分,结合日本银行业的对外开放,论证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未来取向。
摘要: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二战以后,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银行的国际开放是一个时代的突出现象和发展潮流。贸易和服务国际化推动的金融资本国际化、风险的繁殖和防控的复杂性、银行体制差异带来的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诸多困难,以及主观意识与客观挑战的冲突等,均能体现银行业所面临的全球性多变潮流。在这个潮流中,有些国家的银行业开放是主动的,例如美国和欧洲;有些则是被动的,甚至可以说是被迫的,例如中国和日本。不管怎样,它们都要汇聚到这样的大潮流中。
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要追溯至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因为正是此期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敲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钟声,相伴而来的是银行业对外开放新纪元的开始。最初的银行业开放情景主要体现为外资银行的“引进来”,例如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其后外资银行分别以其他各种形式出现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包括分行、子公司等。a尤其是2006年12月11日后,由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过渡期的结束,引致外资银行的法人化,包括直接形成和转型所致等,使中外资银行同台竞争气氛日渐趋浓。同时,中资银行“走出去”的步伐亦呈稳健趋势,继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在海外建立子行之后,2011年11月9日交通银行在英国设立子行,从而形成内外交融的资本竞争格局。
然而,中国银行业40余年的对外开放,累积和面临的诸多问题亦不容忽视。从公司治理结构到内部控制机制、从自身分业经营与监管为主到世界金融混业经营与监管的变化、从衍生工具的缺乏到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降低、从国际金融风险的频发到自身应对策略的有待完善等,无不显示对外开放进程的博弈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逐步深入,如何适应国内、国际经济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对此既要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也要借鉴别人的教训。日本的开放路径选择及其经验教训,就是值得重视的典型例证,因为日本经由“道奇计划”“金融自由化”“广场协议”“金融大爆炸”和“金融再生”等一系列步骤,建构了日本银行业对外开放被动而独特的、与经济增长呈波浪式前进的情形。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选择中日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比较,旨在挖掘二者的运作规律和优劣特征,通过比较研究获得中国的启示借鉴,为推进下一步改革开放提供参考。
……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2
第二节文献综述3
第三节结构与方法7
第四节本书的创新点9
第二章日本银行业的对外开放11
第一节制度变革的开放12
一、“道奇计划”13
二、“广场协议”19
第二节经营主体的开放21
一、“走出去”式的开放22
二、“引进来”式的开放24
三、“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协同26
第三节货币的开放28
一、日元国际化29
二、汇率形成机制的变化31
本章小结35
第三章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37
第一节“扬帆之源”38
一、“环境文化”的促升38
二、“三驾马车”的驱动42
三、“金融脱媒”的导引44
四、加入“WTO”的联动46
第二节演进历程49一、“引进来”稳步开展49
二、“走出去”步伐加速54
三、开放与监管并重57
第三节开放效应59
一、显著的积极成效60
二、凸显的主要考验66
三、对开放经济下宏观调控政策的评价68
本章小结75
第四章中日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比较77
第一节风险调控策略78
一、中日银行业的风险形势78
二、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80
三、风险调控策略分析83
四、中国银行业风险调控的未来取向87
第二节经营管理体制91
一、公司治理结构91
二、业态模式的战略效应94
三、问题因子探究97
第三节利率接近市
...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