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造过程哲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创造过程哲学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8.08 6.8折 56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裴晓敏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53617

出版时间2018-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02页

字数220千字

定价56元

货号SC:9787513053617

上书时间2024-09-18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裴晓敏,湖北随州人。2010年师承创造学家刘仲林教授攻读科技哲学专业创造学方向博士学位,201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湖北文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创造学会大脑开发研究会秘书长。近年来主要从事实用发明学、创造学、TRIZ创新方法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及TRIZ创新方法的推广和应用研究,长期面向广大企业科技工作者,开展以TRIZ为核心内容的创新方法系列培训活动。曾先后主持和参与省、部、市级、校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靠前外发表论文三十多篇,经国家专利局授权认定的专利成果八项。在创造学教学方面,先后主讲“创造性思维与方法”“实用发明学““创造学”“TRIZ创新方法学”等课程。主讲的“创造学”课程被立项为湖北文理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创造性思维与方法”课程被立项为湖北文理学院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创造方法学》被立项为湖北文理学院特色教材;本书也是孔学堂2015年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kxtzd201501)。
精彩内容:
译者序一这本书谈抑郁。有趣的是,作者乔纳森自己就抑郁过,而他也研究抑郁。但这本书的特色,显然不在这里,这很表面,顶多是个噱头。这本书很独特,跟很多谈抑郁的书都不一样。不过,在奔向这个主题之前,我想说点别的,它们都跟抑郁有关,也跟这本书有关。翻译时,我突然想到,自己也抑郁过。多年以前,我失恋了。每晚入睡前,我都会无端流泪。白天也无心向学,常跑去香港的郊野,一个人徒步,有一次遇到了蛇,还有一次差点从山坡上栽下去。我特地跟一个朋友去了西藏,但雪山和圣湖也没改变什么。回来之后,我还是老样子,心情并没有好一点。悲伤漫长,有如永夜。大概18个月之后,我才复原。这件事告诉我,抑郁是个难缠的对手。要摆脱它,你得有足够的耐心。而另一件事也印证了这一点。来林大后,有一天跟同事闲聊。他告诉我,某名校有位心理学教授在外头开了公司,兜售各种心理学产品,还对外宣称,只要一次性支付几万块钱,他就能保证治好抑郁。但另一位做咨询的同事听了,很不以为然,他说,这分明是虚假宣传,误人子弟。没有谁敢打包票,说自己一定能治好抑郁,除非这人是骗子。我想,乔纳森一定会对这位同事伸出大拇指,因为他说得太对了。“任何简单化、一刀切的抑郁解决方案,我都表示怀疑,你优选也这么干。”在这本书中,乔纳森如是写道。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抑郁是个复杂现象。说实话,科学家到现在也没弄清楚,导致抑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很可能,这个单个的“根本原因”根本就不存在。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专业意见”认为,抑郁就得吃药。这背后的逻辑是,抑郁的根本原因是生理病变。但乔纳森用权威数据否定了这一点。无论是抗抑郁药,还是心理治疗,它们都有用,但总是对某些人有用,对某些人没用。以抗抑郁药为例,它们的效果很多时候跟安慰剂差不多,但副作用又远远超过了安慰剂。很遗憾,吃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抑郁治疗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因此,乔纳森勇敢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正在
...
内容简介:
裴晓敏著的《创造过程哲学》以“创造技法”为切入点,以“创造过程”为主线,以传统和现代交融、中西方创造观贯通、科技与人文会通的“创学”思想为引领,综合分析靠前外创造理论研究成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用比较与融合的途径,从创学视角分析和定位创造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尝试克服传统的从创造主体、创造思维过程和创造成果等视角对创造过程进行割离式的微观或中观的定义范式,从主客体关系的统一性出发,提出集创造技法、创造认识与规律、创造价值取向与境界追求于一体的整体的、系统的创造过程理论。读者对象:本书适合普通读者,特别是有志于创业的读者。也可作为创新课程的教材使用。
目录:
第1章 中西创造观与创学
1.1 东西创造观的演进
1.2 东西方创造理论研究
1.3 中国创学的源与流
第2章 创造过程理论基础
2.1 创造过程哲学的提出
2.2 创学视野下创造过程哲学理论
第3章 创造过程方法论的嬗变与反思
3.1 前技法时代
3.2 “技法时代”对创造方法的认识
3.3 “后技法时代”的创造方法理论
3.4 对创造方法理论的哲学反思
3.5 无法而法: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造方法学
第4章 创造过程认识论追问
4.1 以我观之:创造过程中的第二性问题
4.2 以物观之:创造过程中的第一性问题
4.3 以道观之:第一性问题与第二性问题的同一性
4.4 基于知识、面向人的创造实践
第5章 TRIZ创新过程认识辩证观
5.1 TRIZ技术创新理论:一种辩证式的创新观
5.2 有限的原理可以解决无限的问题:普遍联系观点
5.3 技术系统的进化机制:矛盾对立与统一
5.4 技术进化的S曲线法则:量变质变规律
5.5 技术系统的进化方向:“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6章 创造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与境界追求
6.1 西方技术创新价值追求——IFR
6.2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创造价值观——道
6.3 “IFR”与“道”:创造价值向度上的天人共轭
6.4 天人合一:两种创造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