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田余庆(1924~),历史学家。湖南湘阴人。北京大学教授。兼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等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东晋门阀政治》、《秦汉魏晋史探微》等。
戴逸(1926~),历史学家。江苏常熟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兼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中国近代史稿》、《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等。
彭明(1924~2008),历史学家。河南夏邑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名誉会长等职。主要著作有《五四运动史》等。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先后组织的3万余名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他们以精当简洁的文字,系统概括了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的全貌。具体内容包括西汉政治和汉末社会危机、西北地区各民族的内徙十六国、周边各民族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摘要:
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在王畿,诸侯在国中,都可以以亲疏为准,把土地按卿大夫一士的等级逐次分封。土地上的臣民也随同封授。受封者对封者有相应的义务。这是一种土地分配与宗法相联系的制度。主要劳动者是庶民。有人认为庶民是半自由的农夫,所以这种制度是典型的封建领主制;有人认为庶民是奴隶,所以这种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周朝实行的井田制,其性质亦因上述的见解分歧而无定论。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井田”最早见于《毂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夏代曾实行过井田制。商、周的井田制因夏而来。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还要交一定贡赋。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井田制瓦解。
西周农具种类增多,主要还是用石蚌骨木做成,也出现了一些青铜农具。农产品种类增加,畜牧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青铜器制作地点比过去广泛,铜器风格逐渐呈现地域特点。铜器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资料。出现了作为交换媒介的贝和铜块,但常见的还是实物交换,例如用一匹马和一束丝交换五个奴隶。
西周经历了一个稳定发展时期后,逐渐走向衰败。周厉王垄断山泽之利,又压制国人言论,引起暴动,出现了“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古史有确切纪年之始。公元前771年,申侯引犬戎攻西周,杀幽王,西周亡。
……
目录:
原始人群和氏族制社会——从远古到公元前21世纪
中国大地上的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国家的形成,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的逐步出现——夏至秦的统一(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
统一、分裂的交替和民族融合——秦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年-公元589年)
秦(统一以后)
西汉政治和汉末社会危机
东汉专制体制的加强和外戚宦官擅权
两汉社会经济
三国西晋
西北地区各民族的内徙十六国
东晋南朝
北朝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域外交往的扩大——隋至元(581-1368年)
隋
唐朝的政治和经济
周边各民族的发展
科学和文化的繁荣
五代十国
北宋与辽、夏
北宋社会、政治与王安石变法
南宋与金南方的社会经济
元
宋、元科技与学术文化
唐、宋、元的域外交往
专制统治的延续、衰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明清(1368-1911年)
明朝的建立及其政治、军事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后期的社会矛盾和明末农民起义
满族兴起清朝入关
清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加强
明清的思想文化
明清(1840年前)的对外关系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
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
新经济、新阶级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