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空白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37.12
6.4折
¥
5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陈晓萍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84063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288页
字数180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SC:9787301284063
上书时间2024-09-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陈晓萍,美国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副院长、菲力浦·康迪特讲席教授。中英文双语杂志《管理视野》(Management Insights)主编。曾多次获得教学和科研大奖,包括2016年中国管理研究靠前学会(IACMR)“杰出学术贡献奖”,以及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杰出博导奖” (两度荣获)。曾在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印第安那大学任教,也曾担任IACMR的第二任主席。
主编推荐:
《没有空白》: 凸显管理哲思,剖析现实生活。 文笔清新优美,仿若喧嚣尘世中的心灵净土。 图文并茂,四色印刷,提供丰富的视觉盛宴。
精彩内容:
人生没有空白(代序)人生短暂,没有时间可以用来浪费在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上。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做过的每一件事,遇到的每一个人,去过的每一个地方,读过的每一本书,看过的每一部电影,听过的每一首歌,见过的每一处风景,写过的每一行文字,都会在我们的身心留下痕迹,成为塑造我们精神气质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经历过的每一分钟都不是虚无的,人生没有空白之处。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是毫无选择地被抛进某段历史、某个事件之中。首先,我们的出生总是极为偶然的,既不能选择时间、地点,也无法选择父亲、母亲。其次,在幼年时期,我们很难选择生活的环境,抑或接受教育的场所和程度。再长大一些,我们发现要接近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工作甚至配偶好像也不大容易。我们好像始终是被某些神秘的因素裹挟着向前行走;到最后,连自己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离开人世也常常无法确定。那么,我究竟是谁呢?我来到这个世界又有什么意义?关于这两个问题,我大概从十岁起就开始思考了(难怪我的中学老师一直说我少年老成)。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有一阵迷上纸牌算命,不仅给其他小朋友算,也给自己算,不亦乐乎。结果发现接连有两次算出来,我的命里都写着“未来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而其他小朋友的命运都与寿命长短、富有程度关联更大。这个抽象的“高尚的人”的描述让我困惑了相当一段时间,之后就忘却了。多年后我开始学习心理学专业,大量阅读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心理分析著作,并开始对自己的思想、情绪、行为和梦境加以深入的剖析,用第三只眼睛观察自己的一言一行,写下累累日记。慢慢地看清楚自己,知道自己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憎恶什么;擅长什么,畏惧什么;相信什么,不信什么。与此同时,突然发现自己对他人的理解也变得十分容易,而且很快可以感觉到自己与某个人的气味(气场)是否相投。这种神奇的知觉在我开始冥想之后愈发明显,而且透过别人反观自己也使
...
内容简介:
《没有空白》收集了作者在过去两年中写下的管理思考、书评、散文和旅行笔记。作为一名研究组织管理的杰出学者、优选很好心理学杂志的主编,以及美国知名商学院的副院长,陈晓萍教授独特的观察视角、思想深度,以及对人生敏锐细致的体验,都在本书中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凸显出来。这些文章有些温馨亲切,有些尖锐犀利,有些清新朴实,有些诙谐幽默,有些忧伤动人,有些说理透彻,不仅很容易让读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而且能够给读者带来多维度、多层次的体验。
摘要:
经典管理理论是怎样炼成的?没有比一个好的理论更实用的东西了。——科特·卢温一个好的理论不仅能够解释并预测现象,而且能够启迪人心。—— 卡尔·维克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人类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之前几个世纪的总和。与之相对应地,社会制度的变迁和组织形态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更新、企业成长壮大的速度可能也是很快的。有趣的是,作为研究组织和组织中人的管理学者,我们发现如今在管理学领域中耳熟能详的经典理论大多起源于过去半个世纪的早期(1960—1990)。那是一个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刚刚诞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而这些理论日后不仅成为管理学者所依赖的研究基础,也成为解释实际管理现象并指导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在这个意义上,这些管理理论也许是促进企业运作不断发展、进步,从而使整个人类经济不断优选化、不断提高效率的幕后英雄。可是这些经典理论是怎样产生的呢?《管理学中的伟大思想——经典理论的开发历程》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重大的问题。该书的编纂者肯·史密斯(Ken Smith)和迈克尔·希特(Michael Hitt)两位教授带着这个问题,邀请经典管理理论的原创者,如提出社会认知理论的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目标理论的埃德·洛克(Ed Locke)、高阶理论的唐纳德·汉布里克(Donald Hambrick)、心理契约理论的丹尼斯·卢梭(Denise Rousseau)、非理性承诺升级理论的巴里·斯托(Barry Staw)、资源基础理论的杰伊·巴尼(Jay Barney)、战略五力理论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交换成本经济学理论的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体制/制度理论的理查德·斯科特(Richard Scott),等等,进行回忆,并娓娓道出自己提出理论、检验理论、完善理论的历程和故事,为未来的管理学者和实践者描述了真实的理论创造路径。有意思的是,阅读这些理论创造背后的故事,似乎比理论本身更有味道。首先,这些故事被讲述者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和我们的距离很近,触手可及。其次,这些故事中的每一个都很独特,有强烈的个人和时代色彩,因此读起来总觉新鲜,没有乏味之感。再次,因为我们已经熟悉这些理论,而且它们的提出者的大名也如雷贯耳,现在从书中发现他们的一些“隐私”以及出名之前的状态,一方面觉得理论本身更为亲切,另一方面对自己未来成为理论家也更充满希望。很后,在读完所有故事、掩卷遐思、抽丝剥茧之后,又发现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其实还是存在相当多的共同之处的,因此感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比如,在班杜拉叙述自己的社会认知理论(so cognitive theory)之来龙去脉的一章里,他首先指出该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是可以通过观察、模仿习得知识、技能和行为的。这个理论现在看来平淡无奇,而且我个人几乎对该理论中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概念的泛滥运用心生厌倦。可是在20世纪60年代,正是行为主义理论和控制理论盛行之时。这两个理论强调外
...
目录:
目 录篇 新经济 新管理有车同开,有屋同住 公司可以有良心吗? 借助商业实践推动社会进步制度背后的逻辑一位工程师的好奇和一家公司的名誉扫地商学院排名的秘密迪拜的商业模式:无中生有跨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藩篱:想象力 实现中国创造的前提 中国管理三十年 公司的品德、创新与自然垄断 恐惧,以及内容的缺失 第二篇 读书:知史识人 南美出现的块冰与迪拜的繁荣有什么关系? 经典管理理论是怎样炼成的? 草根的力量 聚万念于一念的决策法则 放空自己:滋长生命的内在能量 在直面死亡时寻找生命的意义 女儿是妈妈的永世情人 创造力的轨迹:从沉思到顿悟的快乐 以身作则,以正压邪 生得偶然,死得孤单 第三篇 迷思:人生人死 有一种悲哀无法言说 辟谷鱼 不食人间烟火:辟谷七日记 千吻之深:破碎世界里的孤绝诗人 人生的前后呼应 第四篇 旅行:看世界观内心 为什么旅行?矫正对世界的感知 瑞典的森林 张家界的三千奇峰 沙漠之旅江南游记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