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怎的,总想逃
  • 不知怎的,总想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不知怎的,总想逃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0.67 6.8折 59.8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国脑内探险队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42749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12页

字数176千字

定价59.8元

货号SC:9787521742749

上书时间2024-09-17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脑内探险队,由通过Podcast分享故事的精神科医生组成。
脑内探险队以“年轻精神科医师的真实精神科故事”为口号,一跃成为Podcast圈的新宠。
创立脑内探险队的金知勇、孙桢呟、吴东勳、尹熙宇、许圭亨五人,在延世大学医学院结识,并先后于塞布兰斯医院完成精神科学业。秉持着从脚本、主持、演出、编辑全都一手包办的精神,正式开辟了“脑内探险队”这个节目。推出不过一年,深受听众喜爱,2017年更在iTunes获得全年下载数量第六名的佳绩。
这些让人听了非常有代入感,忍不住惊呼“听起来就像我”“大家身边应该都有这种人”的故事,加之简单介绍精神科信息、提供诊断,以帮助听众解决问题的主持方式,让他们很快拥有一群忠实的追随者。这五位认识了十多年的老友,将透过这本书将他们最令人着迷的成果分享给更多人。 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韩文系,职业翻译。 视觉中国签约插画师
主编推荐:
1人物故事贴合当代人的生活,其中包含复杂的生活细节,能戳中大家普遍面临的痛点:害怕听到别人的评价、因为孩子撒娇而生气、控制不了暴饮暴食等生活、工作、育儿、与人交往常常面临的问题,让读者能对号入座,感同身受。
2是一本零基础、无压力的心理入门书。通俗易懂,风格温暖、解压、治愈,以心理咨询为主要话题的相关图书进来比较流行,类似《蛤蟆医生去看心理医生》,给人舒畅放松的阅读感受,给人成长的力量。
3.将心理学知识巧妙融入故事情节,同时带读者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如移情作用、强迫性人格障碍、产后抑郁症等),并根据每位主人公的症结,简要地提出针对性实践方案。
4.“脑内探险队”的频道推出不过一年,深受听众喜爱,2017年更在iTunes获得全年下载数量第六名的佳绩,很有口碑。
5.绘制精美内文插画,四色印刷,代入感极强,富有感染力。
内容简介:
每种不安都有原因,每个伤口都有帮助。如果不愿正视自己受了什么伤,不愿解读自己的不安,就无法看见自己真实的一面。在这本心理治疗师的治疗笔记中,我们会看到五个来访者的故事,它们是:一个灵感迸发的编剧,总是在写到重要剧情时分神摸鱼;一个对心爱的孩子莫名发火的母亲,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经历恐慌障碍的准就业者,无法忍受别人有不一样的想法;一个不想上班的网络漫画作家,紧张和压力之下便暴饮暴食;一个事业有成的整形外科医师,因为和女朋友吵架开始失眠。他们因不被爱而不安,被混乱的情绪困扰,不被肯定,害怕受伤,担心自己的不完美……为了自我保护,他们启动防御机制,在内心竖立起保护网。结果是,逃避并没有解决内心的问题,反而因一次次陷入同样的行为模式受到更大的困扰。在一次次与医生对话的过程中,他们终于卸下心防,拨开迷雾,解开内心的谜团。从他们的故事里,我们能看到自己的投影,与自己展开对话,并与自己和解。
摘要:
        (节选自第二章:因为无法控制情绪而混乱吗?)
    舞台剧中,
    要进入下一幕之前,
    为了整理舞台上的摆设和道具会暂时关掉灯光,
    这称为“黑场”。
    身为一位精神科医生,偶尔会遇到好像站在舞台上表演的来访者。
    比如在准备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时,
    会经历一个如告别仪式的成长之痛;
    或是要离开熟悉的对象、失去固定的居所时,
    会深深地为这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所困扰。
    那难以面对的过去会像幽灵一样,
    不断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折磨自己。
    洪珠就是在面临这种成长之痛时前来求诊的。
    ——“脑内探险队”金志容
    明明是自己珍惜疼爱的人
    上班路上,外面下起了秋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下雨气温下降,天气变得凉飕飕的。上次谈话结束3天后,洪珠打电话来,将下次谈话的时间延后。她说自己没有对孩子生气,也没有打孩子,好像不需要急着进行下一次谈话了。没想到她今天竟冒着这样凉飕飕的秋雨前来,解开围巾,一脸疲惫地坐在我面前。
    “我一直想起以前的事情,在想我为什么会那么做,也很想知道父母为什么会这样对我。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很生气,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个礼拜生气的频率比上个礼拜更高,但为什么把愤怒发泄在女儿身上,我真的不明白。我实在太想知道答案了,所以上礼拜也买了一些心理学的书来读,并且到处去搜寻答案。有一个名词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那就是‘移情作用’,但不管怎么想,我都想不出女儿跟我妈的联结在哪里。如果不能解开这个疑惑,我真的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又会再对孩子动手,这实在让我很不安。”
    移情作用是将对过去某个重要对象所持有的情绪转移到现在另一个对象身上的一种心理现象,两个对象之间通常有某种共通点。因为很常见,所以在跟洪珠谈话初期,我也曾思考过移情作用的可能。我甚至为了确认是不是因为两人长相相似才引发移情作用,而请洪珠让我看看他们的全家福照片,但两人之间接近找不出任何诱发移情作用的共通点。
    “就像我曾经说过的,我也有两个儿子。孩子虽然真的很可爱,但有时也很烦人,这是很正常的,很多大人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也会打小孩。当然,这并不是正确的行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因为打小孩来求诊,他们不觉得这是什么特别的问题。不过你却来了,这是因为你觉得对孩子发脾气、动手的自己,好像哪里怪怪的。‘我明明不是这种人’‘以前明明不会这样’‘当时明明不是该打孩子的情况……’当你觉得自己的行为很奇怪时,通常就是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你说过最近直接对孩子发脾气的次数减少了吧?也不会打孩子了?如果你能告诉我哪些地方有改善了,那我们就可以明确整理出尚未改善的地方。”
    “以前我好像是因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在对谁生气而不耐烦。但现在既然都知道原因了,应该要有所改善才对,可却还是一直想起父母做过的事情,心里觉得很难受、很不舒服,这让我很痛苦。但我知道这和孩子无关。所以如果太难过、太痛苦,我就会把玩具塞到孩子手里,跑进房间把脸埋进枕头里放声大哭,哭过就会觉得舒服
...
目录:
自序 每颗想逃跑的心都是有原因的

故事1 因为害怕不被爱而不安吗?

工作快要完成了,却临阵脱逃

回避→遇到问题时,你会下意识地想逃避吗?

你眼中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子?

自尊心→爱自己竟是这么困难的事

如果拼尽全力还是得不到好评,那就干脆不努力了

心理利益→内心的利害关系决定个人行为

“是不是我喜欢上医生了?”

移情作用→把对一个人的情感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

每个人都有想逃跑的时候

情绪日记→找到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绪

故事2 因为无法控制情绪而混乱吗?

太太变得很奇怪

产后抑郁症→当最棒的祝福成了最痛苦的时刻

为什么总是对妈妈感到愧疚?

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心态→老大很独立,老幺很自私?

被妈妈拒绝,真的没关系吗?

反向形成→被压抑的情感,会转向意想不到的地方

打破心理界线令人痛苦

转移→为什么总是对那个人发火?

完美的家长真的存在吗?

弗洛伊德vs. 阿德勒→遭遇不幸,还能否得到幸福?

故事3 因为不被肯定而受伤吗?

无法平息的恐慌和不安

惊恐→强烈的恐惧扑面而来

当“放弃”成为一种习惯

自恋→内心有一个“了不起的自己”

“我不在乎他是什么人,只在意他如何评价我”

认同渴望→我们心中的双刃剑

自恋与羞耻心的关系

认知扭曲→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

独自留在游乐场中的孩子

个性形成→健康成长所需的镜子

故事4 因为担心被批评而退缩吗?

暴饮暴食不是问题所在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