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视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视野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2.48 5.8折 56 全新

库存10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秦朔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54805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60页

字数200千字

定价56元

货号SC:9787505754805

上书时间2024-09-16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秦朔   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发起人,秦朔朋友圈(chin@moments)新媒体平台创始人,曾任《南风窗》总编辑、《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第一财经总经理。复旦大学新闻系学士,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中山大学企业管理博士。曾被《中国青年》杂志评为“可能影响21世纪的100位中国青年”。著有《文明寻思录(第一辑)》《文明寻思录(第二辑)》《文明寻思录(第三辑)》《时刻: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韧性与创新》《无止之境:中国平安成长之路》《新工业时代》《会见基金领袖》《大变局:中国民间企业的崛起与变革》《大脑风暴——文化工业探寻》《感动中国》《美国秀:一个中国知识青年的边看边想》《告别GDP崇拜——中国发展的一种解读》等作品。
主编推荐:
不确定性之下,中国企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与共识全球经济低迷,“去全球化”升温,中国经济转型……把脉热点事件,探讨中国企业和经济未来发展的大问题,推演中国商业文明新维度。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小确幸”和“大变局”不断深刻发生的时代。新冠疫情、全球经济低迷,失业潮、倒闭潮、债务潮,“去全球化”升温,中美关系降温,让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中国迎来“十四五”规划重要节点,立足于“内外双循环”新格局,积极连接世界,新技术、数字化发展也迎来新风口。
    中国该如何应对逆全球化暗流的挑战?
    未来10年,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在哪里?
    中国企业得以逆势成长的基因何在?
    企业家如何把握大变局下的新潮流、新方向?
    这个时代呼唤怎样的商业文明和企业家精神?
    在本书中,资深媒体人、财经观察专家秦朔从世界和中国的经济金融时事、商业热点及企业故事出发,探讨事件背后与经济发展、企业创新转型、商业文明变革等相关的关键问题。其思考有温度、有深度,不乏对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关怀,以及对商业文明的探索推动,颇具启发价值。
摘要: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2021年到2035年的重大发展战略。
    中国有巨大的内需市场,这是内循环的坚实根基。与此同时,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已经深度融合。世界需要中国制造,具有成本效率优势的中国制造能力也需要世界的市场。中国“入世”后的这20年,货物进口、出口在世界上的占比从2001年的3.8%和4.3%,分别增长至2020年的11.5%和14.7%,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国内与出口相关联的产业带动了2亿左右的就业人口。可见国际大循环对中国同样意义重大。
    展望未来,中国要在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全球经济中,建立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商品、服务、投资也是很好的载体。
    从2016年和深圳卫视“共赢海上丝路”节目组到中东、非洲、印度采访开始,过去5年,我没有停止过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关注,曾随华为、比亚迪、联想集团、海信、中国巨石等企业到国外调研,对海尔、TCL、小米、ViVO等企业的全球化也一直在跟踪。
    我写这篇文章,是希望分享以下三点看法:一是要建立“双循环”而不是“单循环”的观念;二是要增强全球布局意识,而不是把全球化只当成出口;三是要努力把一批中国企业打造成全球公司和国际品牌。    目前,很多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切不可因为“逆全球化”的一些回头浪,遮蔽自己的眼睛,走向内卷。
    为什么一定要全球化?
    企业的全球化意味着立足全球,在全球配置资源,打造全球公司。
    按照生命周期来说,大概分为5个阶段:出口;初始扩张(开始在国外建立组织和管理系统);多国化公司(注重本地化经营,但各国的分支机构间更像独立公司,较少协同);跨国公司(建立全球组织、人力、治理结构,与本地化经营相结合);全球化公司(更关注以一个大型整合的组织形式运转,依据全球的资源状况,建立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与合作体系)。
    根据经济学家江小涓的研究,可以用海外资产比重、海外市场比重、海外雇员比重三个指标来衡量企业全球化的程度,三个指标合成为跨国指数。全球优选的25家跨国公司的跨国指数在2009年达到57%,2016年为49%。之所以下降,首先是部分产业链的分工抵达“天花板”,再细分下去,效率反而不高了;其次,产业链上的东道国努力提高本土化水平;最后,产业链上的输出国推动“产业回归”。也就是说,全球的高效供应链开始向“高效安全可控”的方向演变。
    既然全球化确实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加上不少人认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无所不有,接近可以独立循环。为什么一定要全球化呢?
    我来举几个方面的例子。    一是以资源为导向的产业链的需要。
    我和青山实业创始人项光达先生交流过。青山实业旗下的青山钢铁是全球优选的不锈钢企业之一。在不锈钢产业链的原料环节,成本占比优选的不是铁,是能起到耐高温腐蚀作用的镍金属。青山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市场低点切入,在印尼投资,获得规模巨大的红土镍矿开
...
目录:
第1章 逆全球化的逆行者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全球化

莫让浮云遮望眼:从脱钩说起

中美关系,关关难过关关过

中国再开放,万重山外,还有无限江山

中美信任危机,中国怎么办

如果世界倒退,我们如何前进

第2章 中国经济的底气

从抗疫中寻找中国出发的新力量

持久战最关键的战场在哪里

双循环的真义

中国大循环:从有限到无限

一只打火机里的中国制造

第3章 中国企业的韧性

下一个美好时代在哪里

“国企弱势说”争议背后

每个企业都该有一张“负面清单”

中国的脖子,生来不是为了让别人去卡的

伟大是创造出来的、逼出来的,唯独不是口水里出来的

第4章 商业文明“再出发”

跨越两个甲子的12代中国企业家

中国企业家公益3.0:从捐,到助,到创

像扶贫一样安抚企业家的心

“创业代企业家”的挑战与“职业化企业家”的到来

重构企业家之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