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99.36
7.2折
¥
13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赵坪锐,刘学毅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78419
出版时间201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59页
字数420千字
定价138元
货号SC:9787030578419
上书时间2024-09-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赵坪锐,男,(1978.11-),山东胶南人,副教授,专业方向为高速重载轨道结构与轨道动力学,主要从事铁路轨道结构与动力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刘学毅,男,四川中江人,教授,长期致力于轮轨系统动力学与高速、重载轨道结构及其维护等方面的研究。在轮轨系统动力特性、无砟轨道结构、高速道岔结构、轨道变形失效理论与维修技术等方面,有着较丰富的研究经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刘学毅教授所著的《列车-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的基础上,参考众多车辆动力学、轨道动力学以及轮轨系统动力学书籍、论文等文献,面向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研究生编写而成,主要包括车辆构造与车辆动力学、轨道构造与轨道动力学、路基构造与路基动力学、轮轨关系、车辆-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常用动力学软件的介绍等内容。本书重点在于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过程,由于系统动力学应用方面的研究资料众多,本书难以全面覆盖,可参考相关领域的专著。通过阅读本书,可了解系统动力学的一般建模与求解方法,结合本领域特定研究问题可对模型灵活改进以适应不同专业问题的研究。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随着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的发展,旅客列车的运行速度与货运列车的牵引质量不断提高,轮轨系统中的各种振动加剧,动力学问题表现越来越突出。应用动力学的原理和分析方法,研究解决轮轨系统在线路线型与结构设计、施工与运营维护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与平稳,优化系统动力学特性,延长结构使用寿命,是轮轨系统动力学的主要研究目的和应用途径。
本章简要介绍我国轨道交通运输(包括高速、重载、提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概况及其主要技术问题,以及轮轨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历程和车辆-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等。
第一节 我国轨道交通发展概况及动力学问题
我国地域广阔、地区资源和发展不平衡,长期存在着运能与需求间的巨大矛盾,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高速、重载和提速铁路的建设。迄今已建成1.6万km高速铁路,在运煤线路上推广万吨列车的重载运输技术,在既有铁路上经过了六次提速,将繁忙干线的大多数区段的车速提高到160~250km/h,使我国铁路交通格局大大改观。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也蓬勃发展,全国规划里程达5020km。
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我国高速铁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2004年,国务院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km,其中建设客运专线1.2万km以上。2008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有了调整,即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km以上,其中建设客运专线1.6万km以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运营速度达到350km/h。2011年,全长1318km的京沪高速铁路通车运营,基础设施设计速度380km/h。2012年底,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京广高铁全线开通。截至2015年3月,中国运营高铁里程已达1.6万km,占世界60%以上,基本形成“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主骨架,在建高速铁路规模约1.2万km,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以高速铁路为骨架的快速客运网,运营里程将达到5万km以上,基本覆盖80%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我国已开通运营的部分高速铁路概况如表1-1所示。
表1-1 我国已开通运营高速铁路概况
1.“四纵”高速铁路
 
...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我国轨道交通发展概况及动力学问题1
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1
二、我国重载运输发展概况6
三、既有铁路提速发展概况7
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9
第二节轮轨系统动力学的发展概况12
一、轮轨系统动力学相关研究12
二、轮轨系统动力学发展概述15
三、随机振动理论及其在轨道振动分析中的应用17
第三节车辆-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内容19
课后习题22
第二章轮轨关系23
第一节轮轨接触几何关系23
一、轮对基本特征23
二、钢轨基本特征24
三、刚性轮对导向原理25
四、轮轨平面接触几何关系29
五、轮轨三维接触几何关系32
第二节轮轨接触力学关系35
一、轮轨赫兹接触理论35
二、轮轨非赫兹接触理论38
三、轮轨蠕滑与蠕滑率38
四、线性蠕滑理论43
五、非线性蠕滑理论45
课后习题47
第三章车辆振动分析方法48
第一节车辆构造及振动形态48
一、转向架49
二、轮对及走行原理52
三、弹簧装置53
四、减振装置55
五、车辆振动形态57
六、坐标系定义及车辆振动自由度58
第二节车辆垂向振动分析模型59
一、单自由度车辆垂向振动模型59
二、二自由度车辆垂向振动模型64
三、应用哈密顿原理建立车辆振动方程66
第三节车辆横向振动分析模型74
一、摇动台的等效横向刚度75
二
...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