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 1861-1949——以汉口为主体的中国娱乐业近代化道路的历史考察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66.56
5.2折
¥
128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傅才武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ISBN9787515107332
出版时间2022-09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572页
字数547千字
定价128元
货号SC:9787515107332
上书时间2024-09-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傅才武,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先后4次担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次担任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课题主持人。著有《中国文化市场的演进与发展》《近代中国国家文化体制的起源、演进与定型》等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180余篇,向相关国家部委和省市政府提供咨询报告120多种(篇);先后10多次获得教育部以及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主编推荐:
本书由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评审专家傅才武教授历经三年全新打造,并邀请有名历史学家冯天瑜、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长朱英作序。全书以近代汉口都市文化场馆(剧场、电影院、茶馆、游艺场等)和文化娱乐业组织(湖北剧学会、楚剧进化社、楚剧同学会、汉口评书研究会等)的发展进程为主线,将地方政府的职能和大众文化消费行为纳入都市文化空间和文化活动场景中来进行考察,描绘出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轨迹。另外,本书从总体上反映出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在都市文化市场中的融合过程以及对居民思想观念的形塑过程,从文化社会学层面对近代中国文化现代化中所面临的传统—现代、全球化—本土化、民族性—时代性等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回应。本书研究视野令人耳目一新,史料扎实、运用娴熟,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探索,体现了当代学者的历史使命感。
内容简介:
本书以汉口为主体,就中国娱乐业近代化发展道路进行了详细考察和研究,尤其就1861年汉口开埠以来,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期,汉口在戏曲、电影业、茶馆、民众乐园等方面的发展为主线,并以此为契机,探讨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从传统到近代化转型的原因。
本书利用社会与国家的理论分析框架,从都市剧场、电影院、茶馆、游艺场和文化同业公会的变化,涉入文娱行业的政治参与、近代都市公共文化领域的结构等方面,描述了近代汉口城市文化空间结构转型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文化生活方式变迁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全书以近代汉口都市文化场馆(剧场、电影院、茶馆、游艺场等)和文化娱乐业组织(湖北剧学会、楚剧进化社、楚剧同学会、汉口评书研究会等)的发展进程为主线,将地方政府的职能和大众文化消费行为纳入都市文化空间和文化活动场景中来进行考察,描绘出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轨迹。
目录:
导论:汉口文化娱乐业的研究对象及其构架
一、文化娱乐业的研究对象
二、汉口文化娱乐业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
三、近代汉口文化娱乐业的研究现状述评
四、汉口文化娱乐业研究的理论构架
第一章 汉口的兴起与江汉平原文化艺术发展格局的裂变
第一节 汉口开埠与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
一、两江三镇的地理空间建构了汉口城市文化形态
二、商业功能城市特征孕育汉口独特文化性格
第二节 江汉文化艺术格局的裂变:从平行并进到归拢集中
一、汉剧四大流派向“汉河派”聚集
二、楚剧从乡间向汉口城市转移
第三节 汉口社会对大众文化娱乐业的催生与孕育
一、汉口市民社会的形成
二、市民结构对大众娱乐形式的内在约束
三、文化娱乐业塑造市民阶层的文化认同
四、开埠城市娱乐业仍脱不开农耕文化的烙印
第四节 新式剧场重构近代城市文化空间
一、从茶园到剧场:汉口新式剧场的兴起
二、新式剧场对优化城市文化空间的作用
第五节 近代大众传媒拓展娱乐市场的影响力
一、报刊市场的繁荣助推娱乐市场
二、汉口娱乐市场进入唱片时代
三、汉口娱乐市场进入广播时代
第二章 步入大众文化娱乐多元化时代
第一节 近代文化娱乐主流形式的变迁:以汉口为例
一、中国大众主流娱乐形式流变概略
二、近代汉口文化娱乐业的发展轨迹
三、娱乐市场变迁遵循“四技术阶梯”逻辑
第二节 汉剧在汉口舞台的成熟与式微
一、皮黄合奏与汉剧的形成
二、汉剧在汉口娱乐市场上走向高峰
三、汉剧的式微与改革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