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问学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哈佛问学录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5.21 6.0折 42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张凤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01503

出版时间2015-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29页

字数292千字

定价42元

货号SC:9787229101503

上书时间2024-06-28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凤,美籍华人,密歇根州大学历史硕士,曾任职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二十五年,现为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主持人,另担任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秘书长、海外女作家协会审核委员、常务理事等职。其作品具有浓厚的历史感、文化感、民族性,为近年来少有的有创见的作家,著有《哈佛心影录》《哈佛哈佛》《域外有名华文女作家散文自选集――哈佛采微》《哈佛缘》《一头栽进哈佛》等。
精彩内容:
序  一
杜维明

张凤女士的《哈佛问学录》是因对一批当代旅美学人“所学所思所感所行的关切”,而加以引介论述的文集。这本文集所采的笔法,既非扣紧文本的学术批评,也不是浮光掠影的品题人物,而是通过和每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逐字逐句地阅读有关文献,再加上“寻觅根苗”的思索,让心影渐有雏形才勾勒成篇章的。
自从1982年,学历史出身而偏好文学的张凤和夫婿黄绍光博士迁居剑桥一带以来,她即苦心于笔耕开拓人文天地,并借方块汉字建构自淑淑人的文化事业。张凤选择了一批文史哲工作者为书写和评介的对象,与其说是对海内外媒体特别重视政治和企业人物(不必提明星和歌星)的反应,毋宁说是为自己提供了一吐胸中块垒的园地。我们这批乐观其成的学人对象,为她的热忱、敬业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所动,也都感到能和一位有志趣投身人文领域的道友谈天、谈心或通信,不是责任而是欣然的承诺。
多年来因为李欧梵教授,以及现在王德威教授、张凤女士召集主持的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郑培凯教授和我们主持的中国文化研讨会(原《九州学刊》)年会及哈佛儒学研讨会,赵如兰教授和陆惠风教授做东(张凤联络)的剑桥新语,还有张凤创会的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纽英伦分会及通过大波士顿区中华文化协会安排召集的艺文小集等,哈佛已经成为在英语世界中经常用普通话谈论“国学”(中国学问)的道场。
《哈佛问学录》生动地刻画了协力使哈佛大学成为“人和”胜境的一批求道者的学思历程。我们不能改变新英格兰的严冬和酷暑,我们虽然希望面向大西洋的美国历史发源地可以为东亚文明的再生创造契机,但我们有自知之明,真正塑造剑桥话语的是现代西方的启蒙心态。
不过,如果我们真像张凤描写的那样(她带着深情,怀着厚意,用褒而不贬的热笔替一群在海外为“文化中国”招魂而不知自己魂归何处的智识分子,绘制了一幅具体图像),我们的“想象社群”也许在花果飘零之后还有一线“灵根再植”的生机!
(杜维
...
内容简介:
哈佛大学是世界上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华人精英的荟萃之所。
    《哈佛问学录(与哈佛大学教授对话30年)》作者张凤女士也因地利人和之便,得以长时间亲炙赵如兰、张光直、杜维明、李欧梵、王德威、孙康宜、叶嘉莹、夏志清、鹿桥等多位汉学名师,在风景优美的哈佛校园中倾听这些大师畅谈人生、点评学术雅事。她用独具慧眼的气魄与创见翔实叙述了教授们的人生经历,内心世界、学术成就,着力呈现这些大师个人经历中富有人情味的片段,见证了他们在异乡撒播汉学种子的努力和对中国文化深沉而庄严的爱。
目录:
一怀孤月映清流——汉学名师杨联陞教授 
叫我如何不想他——语言与音乐学家赵元任、赵如兰教授父女 
启发汉学的中国考古文明——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 
为往圣继绝学——致力于儒学现代化转化的杜维明教授 
铁屋中的呐喊——解读城市现代性、中国现代浪漫文学教授李欧梵 
如此繁华——首开哈佛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王德威教授 
论性别格局升降——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系教授汪悦进谈《红高粱》 
明清文学的审美风尚与女性研究——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李惠仪 
古典与现代的学术及诗情——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 
中国之美典与审美态度——普林斯顿大学高友工教授 
改变现代文学史生态谱系——感时忧国的小说史家夏志清教授 
融汇古今卓然有成——开拓古诗词现代观的叶嘉莹教授 
文学的声音——孙康宜教授的古典文学研究与生命情怀 
老男人现代化——创办《女性人》杂志的陈幼石教授 
《未央歌》歌未央——鹿桥吴讷孙教授的艺术史和文学深思 
论中国文化与史学意识——诗人郑培凯教授 
欲识乾坤造化心——剑桥新语社创办人陆惠风教授 
生爱死与生死智慧——探索生命哲学的傅伟勋教授 
论近代戏剧和表演艺术的还本归原——台益坚教授谈戏剧 
红尘里的黑尊——高能物理专家郑洪教授 
黄金岁月——航天结构动力学专家卞学教授 
美国东亚图书馆第一位华裔馆长——哈佛燕京图书馆首任馆长裘开明博士 
中国赴美教学第一人——哈佛1879年首聘中文教师戈鲲化 
绣荷包的缘分——哈佛中国古典小说史家韩南与张爱玲 
附录 
哈佛燕京学社的汉学贡献 
哈佛理科人物掠影 
诺贝尔奖得主的启示 
哈佛三百七十五周年庆散记 
作者小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