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5.42 7.7折 46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者:唐力行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73219

出版时间201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96页

定价46元

货号SC:9787100073219

上书时间2024-06-27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第2期)》内容提要:老船票作为昔日水上运输的实用凭证,承载了江南水运、城镇与商业的诸多信息。透过迄今已颇为难得的实物,遥远的历史记忆渐渐复苏。本文主要利用近十余年来在皖南陆续收集到的数十张徽州老船票,对新安江水运与江南的城镇与商业作一初步的概述。 
摘要:
    汪世儒是汪文明的另一个儿子,本来也有一番科举抱负,少时“攻苦绩学”,但科举考试却一直不顺,“不得已,弃笔研习计然业”,随汪文明一起到紫堤从事商业。面对自己举业的失败,他“延师课子日浚”,使得汪日浚“得早游庠”。汪日浚后来也“寓贾龙江,娶韦氏,生之蚬及之蛟”。但是,由于家境贫寒,社会动荡,汪之蚬、汪之蛟兄弟都只能继承父业,在江南一带从事商业。汪之鲲“业贾四十年”,汪之蛟则“年十六,复随兄至龙江。理旧店业”,“中岁以贸布寄迹吴门”。汪之蛟在诗歌文学上颇有成就,“有逸士风”,交游活跃,时评甚高。汪之蛟在此生活的时间,是石田汪氏在当地社会影响优选的时期。
    
汪之蚬的儿子汪起,字颖侯。他“少失学”,“随父贾龙江”。汪起性喜读书,在紫堤有很大影响,曾几次被选任“乡饮宾”和“乡约正”。汪起育有五子,其中四个都是庠生,并且“人本村籍”。经过汪永安,到其子汪宜耀任舒城县学训导。汪起的后人汪羽、汪印人籍紫堤村以后,各自变换姓氏(庠姓),入学为华亭、嘉定等县的庠生。此前,石田汪氏在紫堤属“流寓”,在《紫堤村志》人物传中被归为“流寓”,而到汪起这一代,他们就被归为“土著”一类。但是,总体上看,他们在本地的影响逐渐衰落,到嘉庆年间汪承宗以后,“书香未有继者”。这样,自明嘉万年间汪文明迁居紫堤以来,直至清嘉庆年间汪承宗,休宁汪氏完成了迁入本地、人籍并兴盛,以及衰落的过程。
    
根据“紫堤三志”中的传记资料统计,截至咸丰六年沈葵《增修紫堤村志》,石田汪氏共有十代人在紫堤村的生活记录。
    
紫堤村所在的蟠龙塘,在元代以前就已经形成村落。最早有来自祖籍吴兴、迁到昆山,又迁到此地的沈氏,以及吴越钱氏之裔,北宋秦观后裔秦氏、诸氏、翟氏等几大姓。参与汪永安编订《紫堤村志》的秦立和沈葵,就是秦氏和沈氏之后。“紫堤三志”保留了关于这几大姓的很多历史资料。 ……
目录:
江南经济
王振忠
徽州老船票:新安江水运与江南的城镇与商业
张海英
从明清商书的内容比较看明清时期的商品流通
李勋
清中期江南市镇的桑叶流通和市场网
——以南浔镇和乌青镇为中心
王兴亮
化“流寓”为“土著”
——从上海紫陡村的三部清修乡镇志看徽州汪氏的移民史
邢丙彦
20世纪30-40年代松江“典于记”地租形态变化与国家政治变动
——上海市档案馆藏松江“典于记”收支账册研究之
江南文化
樊树志
盛世的投影——民间信仰与迎神赛会的记忆
王健
明清以来松江府及其附近地区的杨老爷信仰研究
中岛乐章
明清绍兴府的科举及其移动战略
戴鞍钢
历史记忆:晚清江南城市的新式教育
江南社会
李孝悌
顾起元的南京记忆
洪煜
地方戏曲与城市生活——苏州评弹在近代上海
马学强
近代江南的街区生活
——近代上海法租界的里弄街坊与街区特色研究
吴志远
清代、民国年间苏州壅业述论
——兼谈市场机制下城市环卫与基层政府机构改革
小田
共同体·村妇·整体史——以地域江南为中心
池子华
城市记忆:1926年无锡“做厂”女工同盟罢工
钱杭
冲、繁、难:萧山历史与萧山经验
卞利
明代中叶以来徽州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以婺源为中心
罗晓翔
明中后期南京士绅家族的社会形态
吴强华
转型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