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安之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不安之书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4.57 6.3折 39 全新

库存8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葡)费尔南多·佩索阿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316384

出版时间2022-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64页

字数182千字

定价39元

货号SC:9787576316384

上书时间2024-06-27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费尔南多·佩索阿(1888—1935),葡萄牙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被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在葡萄牙现代文学目前,享有极高的地位,在西方文学界也备受推崇。他用数十个异名创造出一个独特而瑰丽的文学世界,死后以《不安之书》这部未完手稿,令欧洲文坛为之癫狂。代表作有《不安之书》《守羊人》《使命》等。罗伟,1984年出生于江苏泰州,自由翻译人。英语文学学士和世界历史硕士学位,早期从事英语教育培训和出口贸易工作,后投身于人文社科类英文图书的汉译工作。现已累计翻译三百多万字,已出版作品有《美联储传》和《运动损伤处理指导手册》(合译)等。
主编推荐:
葡萄牙传奇诗人佩索阿一部未完之作,用二十余年以不同异名创作的几百篇日记体散文随笔,被世人称为“灵魂之书”。一部接近打破文学传统的奇作,一个焦虑不安的灵魂之呓语的记录。佩索阿与《不安之书》堪称葡萄语文学的代名词。在葡萄牙文学目前,被视为现代主义作家的领军人物之一,被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佩索阿与卡夫卡、博尔赫斯等人代表“20世纪的精神”。
内容简介:
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用二十余年以不同异名创作了百余篇日记体散文随笔,由后人收集编纂成本书。每一个异名者,都是佩索阿的一个性格侧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代大师那孤独而又瑰丽的思想宇宙。《不安之书》以有名佩索阿学者热罗尼莫·皮萨罗的编订本为底本,忠实地还原了佩索阿创作的阶段性特征和这位文学巨匠的人生心路历程。写出了现代人内心的种种感受,靠前地展现了人性的孤独和决绝之美,以无比的诗意和哲理引起了我们的共鸣。
摘要:
        信仰的背离
    我出生时,大多数年轻人已经不信上帝了,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何要信;他们的前辈和长辈们倒是信上帝的——不过,他们却不知道为何要不信上帝。然而,人们总是喜欢在感觉的驱使下,而非在经过理性思考后做出判断——此乃人心使然。因此,在这些不信上帝的年轻人中,大多数人都选择以人欲来替代上帝。不过,我却偏偏是那种总是游走在自己这个圈子边缘的人。我不光看到圈内有不少志同道合者,我还看到,在这个圈子外围还有着更加广阔的天地。因此,我这才没有像别的年轻人那样接近抛弃了上帝,此外,我的心中从来都没有给人欲留下过一席之地。在我看来,上帝或许显得不接地气,但却是可能存在的,因此,人们应当敬拜他。反观人欲,它充其量只是个生物学概念,顶多告诉我们,我们是人类。人欲根本就不值得人类敬拜,人如果要敬拜它,还不如去敬拜别的动物。敬拜人欲就意味着要礼遇自由与平等,这种信仰总是会令我大惊失色。这就好比那些把动物视为神祇,或是神祇都长着动物头的古代教派,又借尸还魂了。
    于是,既然不知道如何去信仰上帝,也无意去信仰形形色色的动物(神祇),我便和圈子边缘的其他人一道,与各类事物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我们一般把这种疏远叫作堕落。堕落即的麻木不仁,它才是生命的底色。倘若堕落也能思考,心脏就不用跳动了。
    那么,对极个别像我这样浑浑噩噩度日、不知道该如何活着的人来说,抛开被我们放弃的生活方式、被我们思考过的命运不谈,我们这些人的生命中究竟还剩下些什么呢?我们不知道或者说无从得知,为宗教而活是什么样的,因为理性无法理解信仰;我们也无意去信仰人(欲)这一抽象概念,甚至都无法对这一概念做出回应;我们之所以还算是个人,接近是因为我们对生命还有点儿美学意义上的思考。我们对大千世界的肃然安之若素,对上帝的神性无动于衷,对人类的本性不屑一顾;我们百无聊赖地被盲目的感觉牵着鼻子走,以一种精致的享乐主义耕耘着生命之田,只是为了取悦自己的脑神经。
    我们只记住了最基本的科学准则——万物终究摆脱不了各种致命的法则,可我们却偏偏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应对这些法则,因为它们决定着应对的结果——我们还知道,这一准则如何酷似那更加古老的万物宿命论这一神性法则。于是,我们便放弃了一切努力,就像铁了心不想当运动员的身体羸弱者,我们这才如同一个对感觉充满疑虑的学者,俯身研读起了感觉之书。
    我们拿什么都不当回事,认为感觉才是我们专享可以当真的现实,我们一头扎入感觉的天地,像发现了未知的疆域一样在其中游走探寻。如果我们不仅孜孜以求美学上的沉思,同时还煞费苦心地想披露这一沉思的方法与结果,那是因为我们写下了那样的诗或散文我们之所以写它们,并不是想改变别人的意志,也无意去影响他人的理解——我们其实就像是朗读者,想通过大声朗读将阅读这一愉悦的主观感受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个客观事实。    我们都很清楚,每一件创造出来的作品都是不完美的,而我们最拿捏不准的美学沉思对象莫过于我们所写的文章了。但是,话说回来,万物都是不完美的。落日没有好看的,因为总会发现更美的;轻柔
...
目录:
空洞无物的自白

信仰的背离

我独自写作

被上帝剥削

艺术就住在生活所在的那条街上

祷文

蜕变

画中的眼睛

个性与心灵

我的父亲母亲

悲伤的间奏

我嫉妒所有人

预感死亡

与死亡的约定

我看到多远,就有多大

理解与毁灭

对文明的怀想

得了一种名为浪漫主义的怪病

阅读理解

一张合影

万物有灵

我不快乐

我为不完美的文章哭泣

耸耸肩

风景与心境

你的铃鼓哪儿去了

被生活毒打

上帝或诸神

无用

沉思

虚幻世界

我没有过去和未来

我生活的样子

梦使我迷醉

幻灭

活着就不要思考

爱意萌发后的两三天

人工美学

写作就是遗忘

被动抵抗

何必去旅行

生活不是必需的,感受才是

我的停滞期

不被理解的好处

如出一辙

担子

那时的弥撒

梦想

荒谬的意识

我无法停止写作

感觉的仆人

我害怕

心灵的支撑

抽象的命运

暴风雨来临前

要是早晨不会破晓就好了

新奇感

如果有人欣赏我的作品

感伤时间的流逝

孤独的甜蜜

这就是我要过的人生

写作即物化梦

诗人

内心生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