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诚与见独之间 中国哲学论集
  • 思诚与见独之间 中国哲学论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思诚与见独之间 中国哲学论集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58.96 6.7折 88 全新

库存8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立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19260

出版时间2022-05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A5

纸张胶版纸

页数428页

字数310千字

定价88元

货号SC:9787301319260

上书时间2024-06-27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立华,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儒学、道家与道教,近年来主要着力于宋明哲学及魏晋哲学的研究。出版专著有:《庄子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中国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三联书店,2018年)、《宋明理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中国儒学史(宋元卷)》(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郭象〈庄子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气本与神化:张载哲学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和《匿名的拼接:内丹观念下道教长生技术的开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译著五部:《王弼〈老子注〉研究》《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宋代思想史论》《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帝国的话语政治》等,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主编推荐:
二十二篇杨立华教授的重磅学术论文,具体而精当地把握天理概念的哲学内涵,理解优选实体在不同时代的揭示,一览作者走进哲学的初心。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杨立华教授二十二篇学术论文,内容主要集中于儒家和道家哲学研究。其内在的线索是:理解优选实体在中国哲学目前不同时代的揭示,特别是尝试对天理概念的哲学内涵做具体地、精当地把握。
用儒家、道家这样的固化标签来把握中国哲学的历史展开,往往会错失哲学洞见的内在理致。作为生生之本和价值之源的道体在中国哲学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呈显,其中诚体(思、孟)和独体(庄子)的完整揭示是极具奠基性的。以“思诚与见独之间”为题,标示出作者独特的致思道路。
目录:
序1

论宋学禁欲取向的根源及其在思想目前的结果

——从韩、李异同说起1

一、救赎与觉世2

二、思想组合的有限性及其禁欲的归趣12

三、结语26

方法的“幻相”28

一、方法的“缘起性空”29

二、实证研究的前提和边界31

三、实证研究与游戏心态37

四、纯学术与经世致用39

五、“持之有故,言之成理”43

六、作为资源的传统45

七、最后的荆棘47

物境之开敞:以无为用,或天地之心50

一、域,作为敞开的物境52

二、天地之心,作为敞开者58

三、以无为用,使万物得以敞开61

玄学之外的可能:魏晋思想研究中的玄学话语68

施特劳斯的底色85

一、施特劳斯与海德格尔85

二、历史与虚无主义94

三、学者还是思想家109

四、三种诠释学路向及其可能的后果113

读中译《存在与时间》札记123

一、细节上的质疑124

二、理解性的讨论137

论张载哲学中的感与性142

一、物与感142

二、感与通146

三、感与性150

四、圣人用感156

五、余论158

《人物志》与魏晋思想的政治哲学基础160

苏轼人性论辨证174

一、辨孟与斥荀174

二、相忌与相爱177

三、道义与真存180

卦序与时义:程颐对王弼释《易》体例的超越186

一、卦才187

二、卦序与时义193

三、结论201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