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意识的文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无意识的文明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6.46 5.4折 49 全新

库存7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加]约翰·拉尔斯顿·索尔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220944

出版时间2018-0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80页

定价49元

货号SC:9787305220944

上书时间2024-06-26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约翰?拉尔斯顿?索尔(John Ralston Saul)
加拿大作家、政治哲学家、公共知识分子、加拿大公民协会(the Institute for Canadian Citizenship)联合创始人兼联合主席。1947年出生于渥太华,1972年获得伦敦国王学院博士,2009—2015年担任国际笔会(PEN International)主席。曾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加拿大勋章、法国艺术与文字勋章等荣誉和奖项。出版作品覆盖小说、政治、哲学等领域,被翻译成25种语言,在36个国家出版。另著有《全球化崩溃》《均衡论》《天堂食客》等十余部作品。
主编推荐:
◆“现代人小丛书”的作者是一群世界一流的知识分子和专家,他们从各个不同的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或问题出发,向公众提供面对后现代社会诸多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批判性思考。
◆ 本书作者约翰?拉尔斯顿?索尔是加拿大著名作家、政治哲学家,曾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加拿大勋章、法国艺术与文字勋章等荣誉和奖项。
◆ 《无意识的文明》是加拿大总督文学奖非虚构类获奖作品,书中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深刻剖析在西方主流媒体引起激烈讨论。
精彩内容:
前言 十年以来 

集体无意识的状态始终难以被评判。在撰写这些“梅西讲座”的讲稿时,我深信它们会引起震惊。毕竟,我是在以一种公众相当不熟悉的方式描绘西方的这一状态。我认为,尽管最后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赫然在目,但法团主义一直风头不减,持续增长。而这种增长还在继续。为什么这会令人震惊?因为法团主义不仅是法西斯意大利的反民主基础的构成部分,也是纳粹德国的反民主基础的构成部分。法团主义藏身于统一着装、军事野心、独裁领袖和种族主义之下。它是法西斯主义的知识基础。它理应于1945年与上述两个政权一起灰飞烟灭。
可以肯定,人们对这些演讲的反应显然是前所未见的。但这种反应不是震惊。对其更为准确的描述是承认。仿佛公众—不只是在加拿大,而且在许多其他民主国家—已经感觉到了该论点,仅仅是在等待有人将它开列出来。我猜想,这正是一位作家所要提供的东西。一种识别服务,一面镜子。
现实是存在的。人类需要一面镜子以清楚地鉴别它。
在表面上,承认这一局面是相对困难的,因为我的写作是在大多数被委以重任的精英都自信满满的时期进行的。这些精英们对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的专家解决之道的常规断言似乎相当不容置疑。人们对他们的功利态度抱有一种平静的肯定。
十年后,这种局面改变了吗?我可以想出两种可能的答案。
首先,存在各种各样的公民参与的新信号,其参与类型可以赋予以公民为基础的民主政体以真实的生命,从而破坏法团主义。这是个让人们感到乐观的好理由。另一方面—这也是我的第二个观点—法团主义本身甚至可能比以往更加强大。

※ ※ ※

我应当纠正我的论点中的一个重要细节—或是把它说得更准确一些。十年前,在涉及法团主义时,与我们社会对其的普遍承认相伴随的是一些误解。许多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法团主义—我正在谈论的这一种—仅涉及私有部门法人团体之权力。这并不令人吃惊。法团主义这一思想要么被忽视了50年,要么已经被降
...
内容简介:
法团主义曾作为法西斯主义的知识基础而臭名昭著,但它并未随着法西斯的溃败而灰飞烟灭。本书作者提醒我们,我们仍生活在一个法团主义社会中,民主政体仅仅是其软装饰,合法性与专家或利益群体同在:在数以万计的公共和私有的法人团体中,我们作为一个顺从者而存在,卸下对社会的责任,跳入顺从者所喜爱的无意识状态,去拥抱每种意识形态都会提供的被动的必然性。
从文化领域,到政治领域,再到经济领域,索尔全方位勾勒了一种落入法团主义之手而不自知的文明:权力的语言如何被设计来阻止交流?个体的合法性怎样被否定和破坏?市场、技术、全球化和金融如何被牢牢掌握在管理阶层手中?技术官僚管理和技术官僚投机把我们拖入了怎样的危机?通过回答这些问题,索尔使我们对意识形态的操控保持警醒,并提供了一种抵制从众性、被动性和必然性的可能。
摘要:
    “谁能比蔑视关于其自身之知识的人更为人所不齿?”
        一个真正的问题――一个寻找真相却仅期望找到真相碎片的问题――将历经百年而始终清晰明确,令人无从回避。索尔兹伯里的约翰(John of Salisbury)于1159年提出了这个有关自我认知的问题。正如你将会看到的,我在本书中将要谈论的许多内容都是对他的问题的扩充。
        索尔兹伯里的约翰远非第一个将“值得经历的一生”置于自我认知的中心位置的人。自我认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意识。自我认知,值得经历的一生,个人主义,人道主义,文明社会。这一描述人类实验中好看好和最有趣的事物的术语清单可以非常长。
        索尔兹伯里的约翰不仅不是第一位,而且12世纪的他被一群规模大得令人惊讶的作家和思想家所包围,他们遍布欧洲各地――其中许多人是僧侣或教师――他们忙于重新发现个体的概念,甚至首次探寻假如他(以及后来的她)愿意的话,现代西方个体有可能变成什么样。
        无论当时还是在那之前,在所有这类质问中,没有一处属于被视为私利之单一、流动的核心的个体。作为当今之主宰的个人主义思想代表着西方思想的一种狭隘而肤浅的变形。这是一种对术语的劫持――既然个人主义是个核心术语一而且是一种对西方文明的劫持。
        我将要在这五章之中做的其中一件事,就是描述那一劫持。其最终的结果将是对一个沉迷于意识形态的社会的勾勒:一种此时此刻正牢牢掌握在一种主导性意识形态――法团主义――手中的文明。对法团主义的接纳使得我们否定并破坏了作为民主政体中的公民的个体的合法性。这种否定的结果是一种日益增长的失衡,它导致我们崇拜私人利益,否定公共利益。法团主义是种声称理性是其核心品质的意识形态。它对个体的总体影响是,使其在重要的领域中被动和顺从,以及在不重要的领域中不顺从。
        鉴于索尔兹伯里的约翰赋予友情和社区的重要性,我们很难想象,他不会提出关于社会之整体的相同问题――尤其是我们的社会,它是如此斩钉截铁地声称个体是其顶梁柱。
        有什么比一种蔑视关于其自身之知识的文明更为人所不齿?
        我要说得更准确些。我们的所有大学都在教导的,我们的智囊团不厌其烦地解释的,责任在肩的人在公共论坛上令人倒胃口地一再重复的是:民主诞生于经济学,尤其是一种被称为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的经济现象;民主的基础是个人主义;现代个人主义也是工业革命的产儿。(这些声音中的一些不那么断然地肤浅的声音把某些功劳归于宗教改革,这只是使它们稍微没有那么不准
...
目录:
前言 十年以来 
第一章 大倒退 
第二章 从宣传到语言 
第三章 从法团主义到民主政体 
第四章 从管理者和投机商到增长 
第五章 从意识形态到均衡状态 
致谢 
注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