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4.18 6.2折 39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宏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87046

出版时间2015-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246页

字数261千字

定价39元

货号SC:9787302387046

上书时间2024-06-26

文源文化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士、硕士,美国城市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豆豆妈妈工作室首席专家,女性心理和家庭教育培训师,父母效能系统培训认证讲师,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和企事业单位特聘家庭教育专家。擅长子女教育与家庭关系调节,具有近三千名青少年儿童问题解决经验,能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洞察孩子的问题,90分钟就能解除家长的烦恼!出版《豆豆妈妈的成长》《宝贝的72变和我的36招》《父母效能培训手册》。
主编推荐:
  家有熊孩子,爸妈一定要懂的那些“治孩”心理学
孩子有“36变”,妈妈有“72招”
学点心理学,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轻松搞定熊孩子

★ 北师大“豆豆妈妈”王宏30年教育精华
★ 华语世界杰出的亲子教育专家钟思嘉教授倾情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对爸爸妈妈而言,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美丽而漫长的过程,既为你带来了惊喜和满足,也常常伴随着烦恼与困惑。他们的行为具有两面性,时而乖巧可爱似天使,时而磨蹭拖拉、马虎粗心、注意力不集中、胆小怕生、逆反冲动、任性捣乱、暴躁撒谎等,仿佛魔鬼附体,简直就是一个熊孩子!
《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依据作者王宏咨询实录,通过对这些熊孩子的心理进行分析和诊断,帮助年轻父母理解儿童的行为目的、了解自己生气的原因、学习亲子沟通技巧,并施以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
摘要:
    我的孩子非常聪明,在幼儿园里无论学习、人际关系、自理能力等各方面都表现极好,深得老师赞赏。可是,一到家里就变得脆弱、急躁、依赖妈妈,总要跟妈妈一起玩,动辄哭泣,攻击爸爸,与爸爸对立。我们总希望她性格开朗、坚强、稳定,妈妈的观点是要在充分的爱中建立安全感,培养自信,建立规则,走向自立自强;爸爸则认为女儿的脆弱、喜怒无常都是妈妈惯的,要严格培养。为此,两人不断争论、探索。
    
我们读过许多育儿的书籍,可是对于孩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仍然缺乏有效的处理方法,比如,昨晚吃晚饭时,孩子对我说“谁需要什么要举手,不能直接说我要什么”。我想这是她在幼儿园学到的规则,就说好。我先吃完,就对她说妈妈挺累,到客厅休息一会儿,然后就坐在客厅沙发上看报。不一会儿,女儿在餐厅朝我不满地大声嚷起来:“我举了好久,怎么看不见!”我这才发现,她在那里举手想要什么东西,还没等我解释,她就委屈地跑到小屋大哭起来。她爸爸也在客厅看报,说:“看这孩子现在脆弱成什么样了,你不要去,要忽视她这种无理行为。”我尽管觉得他说得对,但同时我又觉得父母都在客厅看报,无论孩子哭多久都置之不理,这种方法不只是冷淡,简直就是冷漠,这不仅不会使孩子坚强,反而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情感,造成亲子隔阂。
    
我不顾爱人的阻拦,在孩子哭了十几分钟之后,假装去小屋干别的事,当她发泄完了,需要台阶下的时候可以制造机会,不致再造成冷漠的伤害。我只是去干别的事,像一本书里面所教授的办法,进进出出,并不去关注她,但让她知道妈妈就在旁边。第二次我拿东西时,女儿用腿挡住我,不让我出去,这时她已躺到地上了,我就顺势把她抱起来,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紧紧抱着她,她仍在大哭,在我怀里扭动身体,又继续大哭了有10分钟,然后,她突然就平静下来,懊恼地说:“你怎么不说话呀!”我平静地说:“你心里还有什么不痛快吗?”她也平静下来说:“没有。”我又说:“妈妈跟你说累了,到客厅休息,妈妈低头看报,怎么能看见你举手呢?你要是叫妈妈就能听见了。告诉妈妈,你想要什么?”她说:“我想再吃一碗饭。”“好,妈妈给你盛。”然后,她就平静而高兴地坐到餐桌前把饭吃完,情绪一直很好。
    
但当我到厨房,碰到我爱人时,他对我大吼:“我对你失望透顶!你就是被那本书给毒害了!”当然,我也和他大吵几句,幸好,女儿正在餐厅吃饭,没有受到影响,而后爸爸也没当着孩子再表露什么。他总认为我把孩子娇惯坏了,而我总认为充满爱、尊重、理解才能培养孩子真正的自信和坚强,因为,冷落高压下并不能培养出真正的自信和坚强,只能造就弱者的沉默和对父母的隔阂。才4岁的孩子,她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爱、原则,我怎么会把孩子惯坏?正如以上事例,也许她只是需要父母的关注,也许处于规则没有被遵守的愤怒,也许白天在幼儿园有什么别扭事需要发泄,在人与人之间,谁能明白究竟对方发生了什么事,谁能接近测知孩子的心灵?但有原则的爱,总不会有害吧,我们终其一生最需要的就是爱、尊重和理解,我们有什么理由干巴巴地对待孩子,把孩子像机器一样培养,面对孩子首先是面对另一个生命,生命与生命之间首先是关怀。这就是我们之间观念和认识上的分歧。
    
P3-5
目录:

前言 做家长是要学习的
Chapter 1 情绪篇
1 晚餐大哭大闹的女孩
父母教育不一致导致孩子爱发脾气
2 谁弄坏了我的纸飞机
孩子宁愿激怒家长也不愿意被忽视
3 揭开“校园多动症”的谜底
理智对待老师告状
4 不想上幼儿园的孩子
家长的智慧在于正确区分孩子的话,是负向情绪还是吸引注意
5 除了哭,你还会什么
接纳孩子的情绪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6 都是儿童椅的错
哥哥哭闹有原因:要和弟弟争妈妈的爱
7 爸爸妈妈,你们不爱我了吗
父母前后不一致地替孩子解决问题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
8 谁偷了我和儿子的快乐
改善的基础是重塑良好的亲子关系
9 “愤怒”的墨水瓶
父母的双重标准导致孩子情绪化
10 我控制不了自己
父母过度挑剔导致孩子情绪靠前压抑和无度爆发
Chapter 2 习惯篇
1 早晨磨蹭一声吼
姐姐磨蹭有原因:要和妹妹争妈妈的爱
2 10岁的爱情女“专家”
老师告状怎么办
3 搞砸了的母子关系
培养孩子好习惯要从良好的亲子关系开始
4 好习惯是打出来的吗
孩子越打越逆反
5 做不完的作业,玩不够的花样
父母教育冲突导致孩子缺乏规则意识
6 刁蛮公主丁丁的“七宗罪”
父母生气时不是教育而是教训孩子
7 令人头疼的淘气包
孩子总是被批评就会给自己贴上“坏孩子”标签
8 孩子,你为什么撒谎
家长期望过高导致孩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